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休闲食品 > 心理学史3上

心理学史3上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6 11:52   浏览 N 次  

第三讲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理解并掌握教育心理学思想、释梦心理学思想、心理卫生思想的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点和难点

1. 教育心理学思想的内容

2. 释梦心理学思想的内容

3. 心理卫生思想

教学方法设计:教师以讲解为主,辅以讨论,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习指导:首先通过预习,在相关典籍内容熟悉的基础上学习。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思想

一、学习心理观

学习是指有机体经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知识、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一)、“学习”的语义分析

据《辞海》解释,“学习”一词的含义有二:

(1)《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学,效;习,鸟频频飞起。指小鸟反复学飞。

(2)求得知识技能。《史记·秦始皇本记》:“士则学习法令辟禁。”引申为效法。

可见,“学”的本义是指小鸟效法大鸟,“习”的本义是指小鸟练习飞翔,将“小鸟效法大鸟”的“效法”的内涵稍加扩大,很容易引申出后觉之人效法(模仿)先觉之人的“效法”,而这本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的“教”字的含义,并且,在通常情况下,是先有“学”后有“教”,这样,在汉字史上,“学”与“教”起初是一个字,“教”是从“学”而来的,因此,一旦将“学”用于人,其含义就变作是指后学者效法先学者之义,换言之,“学”本指鸟的模仿学习,后来引申为指人的模仿学习。

(二)、基本观点

一是学知论,一是生知论。

荀子《劝学》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宋代王安石认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受之天”,即先天的禀赋;另一是“受之人”,即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王安石说:金溪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丐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王安石自称,引者注)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矣邪?”

人之所难得乎天者,聪明辨智敏给之材;既行之矣,能学问修为以自称,而不弊于无穷之欲,此亦天之所难得乎人者也。天能以人之所难得者与人,人欲以天之所难得者徇天,而天不少假以年,则其得有不暇乎修为,其为有不至乎成就,此孔子所以叹夫未见其止而惜之者也。

(三)、学习过程

1.立志

2.博学

3.审问

4.慎思

5.明辨

6.时习

7.笃行

(四)、学习的原则与方法

1.“乐”、“虚”、“志”:正确的学习态度

一是乐学。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是注意力要集中,因为注意力是学习的“门户”。《孟子·告子上》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说明,在一定意义说,学习的好坏不是由于智力的差异,而是取决于一个人是否“专心致志”。

三是要有意志。

2.“学”:学习原则和方法

(1).修学务早“盖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而易失。故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

(2).循序渐进 “揠苗助长”

(3).自求自得

(4).熟读精思

(5).触类旁通

这是讲学习的迁移规律。为了做到触类旁通,先哲主张一个会学习的人要做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

(6).博约结合

(7).反复练习 王充在《论衡·程材》里说: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目见之,日为之,手狎也。使材士未尝见,巧女未尝为,异事诡手,暂为卒睹,显露易为者,犹愦愤焉。方今论事不谓希更,而曰材不敏;不曰未尝为,而曰知不达。失其实也。儒生材无不能敏,业无不能达,志不肯为。今俗见不习谓之不能,睹不为谓之不达。科用累能,故文吏在前,儒生在后。

二、品德心理观

(一)、理论基础

1.人心本具善端论

正如《孟子·公孙丑上》所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孝为德本论

孝为德本论:人发自内心的、自然的亲情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根基。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主张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一切品行的教化都由孝派生出来;并将行孝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是侍奉好自己的双亲,中间阶段是效忠自己的君王,最高阶段是建功立业,扬名于后世,让父母荣耀显赫。此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备受尊崇,以至于“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一语也成了妇孺皆知的口头禅。先哲把道德伦理规范体系建立在个体发自内心的情感之上,它的好处在于将个体的修养与社会的教化融为一体,打通了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界限,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提高了德育的效果。不过,这样做的缺陷也颇明显:此种道德常常带有个人的私情,往往只是一种私德。如据《论语.子路》记载,孔子就赞许子为父隐的行为。这样,从此种道德传统中难以开出诸如正义和兼爱等公德。

(二)、品德心理结构观

1.品德的心理成份

2.品德心理成份之间的关系

(1).“知行合一”: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结合

如王守仁在《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里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去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