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休闲食品 > 明英宗及明代北京简史

明英宗及明代北京简史

luyued 发布于 2011-06-02 15:17   浏览 N 次  

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年号正统,他只活了37岁,于朝政豪无建树,却两度即皇帝位,一度当太上皇。
朱祁镇即位时,还是个九岁的孩子,朝政实际上是由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主理。“三杨”是永乐,洪熙、宣德三代老臣,经验丰富,多谋能断,他们的辅政,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但是,随着“三杨”的谢世和离任,朝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部分大权落到了太监王振手里。不过几年,终于酿成了皇帝被俘的震惊朝野的大祸。
太监王振原在太子宫当差,他极善察言观色,迎风拍马,把太子哄得难离他半步。朱祁镇即皇帝位后,便把他提拔为宫中地位最高的司礼监太监,替皇帝管理和批阅所有奏章。王振成了正统皇帝最为信赖之人。
明朝在洪武年间,本来定有严格的管束太监的制度,“三杨”主政时,王振还不敢过于嚣张,“三杨”去任后,王振下令摘去太祖所立严禁太监干预的铁牌,开始明目张胆地干预朝政。满朝文武尊呼王振“翁父”。
明朝灭元后,蒙古族各部经过几十年修养生息,逐渐强大起来,其中与明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一支称作瓦刺的蒙古部落,已成为明廷最大的边患。面对日益强大的 瓦刺,朝臣多次上疏要求增加军备、整顿兵制,但都别王振驳回。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的主政人太师也先,寻衅发兵,分四路向内地进攻。明廷由于多 年军备废弛,军队不堪一击,瓦刺军很快就越过边塞,引起明廷一片混乱。王振为邀功讨宠,不顾军力疲惫,粮草不足,竟怂恿皇帝率军亲征。结果号称50万的明 军,出征仅一个月,便在北京西北土木堡地方全军覆没。王振为部下所杀,御驾亲征的正统皇帝,被瓦刺军生擒,史称“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后,其弟朱祁玉 继位,改元景泰,英宗被尊为太上皇。次年被释归京,居南宫。景泰八年(1456年)朱祁玉生病,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及王振余党太监曹吉祥等乘机发 动“夺门之变”,英宗再复帝位,改年号天顺。后杀害抗击瓦刺保卫北京有功的大臣于谦等多人,而重用宦官曹吉祥等。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崩,遗诏罢宫妃殉葬。谥法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北京昌平裕陵。
洪武元年,明军攻下元大都,改其为北平府。永乐元年该北平为顺天府,建为北京,十九年正式迁都于此,成京都。明首都平面呈凸字形,面积约25.4平方公 里。内城九门。宫城在内城中央,又名紫禁城,四周有护城河,即筒子河。宫城以午门--玄武门为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前三殿:奉天殿(后改皇极殿)、午盖殿(后 改中极殿)、谨身殿(后改建极殿);后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前者主要是用于举行大典和重要朝会,后者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生活的场所。此要建筑 配置在两次,严格对称。宫城后以人工堆成万岁山(今景山),宫城外筑皇城。皇城的正门承天门向南至大明门市一条宽阔的大道,南郊建筑了规模巨大的天坛和山 川坛,又在东、西、北郊建日坛、月坛和地坛。嘉靖三十年(1553年),为加强北京防卫,筑了包围南郊的外罗城,即所谓北京外城。自洪武初至永乐中,先后 移民数十万充实京师,北京地区农业有所发展,手工业、商业繁荣。但是每年都需要南方输入大批粮食,又距离塞外蒙古统治区和后期勃兴的后金(清)政权很近, 长期受到北方人入侵的威胁。崇祯十七年(1664年)三月,李自成军攻入北京;五月,清军入北京;九月,清顺治帝自沈阳迁都北京。

http://www.zhihuatemple.com/yzjs.htm

上一篇:台湾机械制造业ERP案例 下一篇:吊秦淮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