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休闲食品 > 一杯花生牛奶的故事

一杯花生牛奶的故事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8 23:51   浏览 N 次  

  2006年11月16日,商报创富曾以“一杯豆浆引出的花生奶生意”为题,报道了王泉钟的创业故事。随后,王泉钟陆续接到了300多个电话,希望考察项目。

    目前,已有27个家庭与王泉钟签订了合作协议,有16位合作者已经开店经营。这些店不仅在郑州市区多处开花结果,还在洛阳、新乡等地生根发芽,甚至湖北、山东等地也有人打来电话要求合作。

    不仅如此,这一杯花生奶还带出来了一串的亲情故事。

    [最有趣的合作]

    拿到报纸读了5天投资选址巧遇表兄认可

    家住郑州市惠济区惠济桥村的欢广俊和王惠贞夫妇是商报创富的老读者,此前曾经卖过酱肉,“冬天,手常常被冻得像发面窝窝。”王惠贞看到花生奶的报道后,研究来研究去,王惠贞觉得这生意应该比卖酱肉强,用机器加工,而且还是在室内现做现卖,看起来热腾腾的,应该不会像以前那样遭罪。

    5天后,夫妻二人坐不住了,通过创富热线找到王泉钟,要求亲自考察项目。

    考察项目后,因为表兄家住在南阳路附近,欢广俊夫妇决定把店址选在那里。巧的是,表兄家的一楼,曾租给过一个经营泉钟花生奶的老板,只是因为后来表兄家的一楼改造成了超市,那家花生奶店不得已搬走了。表兄就告诉他们:“错不了,人家的生意挺好的。”

    这更坚定了欢广俊夫妇的信心,目前,他们的花生奶店正在装修,即将开业经营。

    [最执著的合作]

    认准项目不回头坚持创业终获妻子理解

    新乡封丘农民毛振营以前在家乡做墙面粉刷,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体力渐渐不支,就一直待在家里务农。

    看到商报创富介绍的花生奶生意之后,毛振营来到郑州考察项目。然而妻子说啥也不同意他出来做生意,“把地种好就行了,折腾啥?”

    不得已,毛振营把妻子“骗”到了郑州,让她也亲自考察了项目。然而,考察后已经认同了丈夫选择的她,回家后经不起亲戚朋友的三言两语,再次变卦。

    此时的毛振营已横下心来,对妻子说:“如果失败,我也没脸再见你,就不会回来了。”随后,他把自己的小妹和女儿送到郑州学习花生奶的制作和经营技巧。

    “夫妻没有隔夜仇”,开业那天,生意红火,毛振营的妻子还是赶到了封丘县城帮忙。如今,毛振营的花生奶店每天已经有了400多元的收入,夫妻二人自然笑逐颜开。

    [最感人的合作]

    上海打工惦亲人为照顾丈夫回郑州创业

    已经在郑州市财经学校开店的曹莹女士,每天累得够呛,丈夫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没办法帮忙。

    4年前,曹莹的丈夫突发脑梗塞引起中风,落下了后遗症,一直瘫痪在床。经过悉心照料,曹莹的丈夫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2004年,曹莹应邀去上海发展,做了一家超市的店长。她心想,再工作几年,一定可以存些钱。可是有一天,女儿来电话告诉她,隔壁家患脑梗塞的大雷去了,因为没人在身边抢救不及时――那一刻,曹莹决定回郑州照顾丈夫。

    回到郑州的曹莹得想办法挣钱还债、养家。发现了花生奶的项目后,曹莹像发现了希望。曹莹的事迹感动了王泉钟的妻子李彩玲,就免去了曹莹3000元的信誉保证金。

    见到曹莹的时候,她的店刚开业第一天。曹莹满脸笑容说:“我也不知道已经卖了多少钱,反正有好几桶了,等到晚上再盘点吧。” (商报记者王俊伟)

    [记者手记]

    创富路上,他们努力着

    常常有读者通过热线电话或QQ等询问我们,这个项目是好项目吗?那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上一篇:2007--2010 下一篇:要创业得有一个支点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