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休闲食品 > 谈“玉”

谈“玉”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7 16:37   浏览 N 次  

  引用 墨香斋主 的 谈“玉”

  玉是一种奇特的矿物质结晶体,与岩石共存,和谐相处。汉语里有“玉石”一词,说明玉与石头相依为命;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成语又道出了二者的差异,“玉石俱焚”这个成语更是鲜明地道出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中国的玉文化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涉及玉的开采与雕刻的。玉未被开采前宛若含羞处子,精工雕琢后即成雍容华贵之少妇。不过,最好的玉是无须雕琢的,犹如人的好品德,一旦被错误修正,反倒画蛇添足甚至本末倒置,这就是所谓“美玉不琢”的道理。

  石头的本质是质朴,素面朝天,那是一种美德。玉的本质是纯洁,纯洁自然也是一种美德,而且是更高层次的美德;二者都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人类的优秀品质。这可能是自古迄今人们更喜欢玉的真正原因,也是玉身价百倍的重要原因。在我们的生活中,收藏奇石的人远远多于收藏玉的人,自然也是由于奇石的价值远低于玉。玉面光滑洁净,美玉更是光滑得几乎没有一丝杂质,晶莹剔透,浑然天成,愉人眼目,供人玩赏,让人爱不释手。玉通体冰凉,体温很低,是因为它内心杜绝贪欲;但它并非没有热情。它从混沌初开之时起就一直在修炼自己,经过亿万年的耐心等待之后,在它的身上蕴蓄了冰般的冷静,而这种冷静又是与谦逊同步的。这应该是玉生命旅程中的最大特点。

  石头有一种野性,但玉没有。石头很像一位淳朴的农夫,而玉则像一位品德高尚、修养深邃的隐士。玉是无知与野蛮的最大克星;古人将玉比作谦谦君子,不无道理。古书上赞美玉有“六德”,说它“温润而泽比于仁;缜密以栗比于智;廉而不刿比于义;垂之如坠比于礼;扣之其声清越以长,比于乐;瑕瑜不掩比于忠;孚尹旁逵比于信。”故有“君无故,玉不去身”之说。如果将石头比作人类,玉无疑即是人类中的精英。人才可分为天地人三才,玉亦可分为极品、上品与佳品。极品的玉都是美玉。我国产的玉主要有和田玉、蓝田玉、梅花玉和广东绿玉,其中以和田玉最为著名。和田玉属于高质玉――软玉,产自昆仑山,远自尧舜时代就已有开采;这为新疆自古就是华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中华民族自古视玉为宝,素有“金有价玉无价”之说。在人类社会中,金子向来贵重而价高,也有相当的审美价值,但若与玉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地球上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对玉更其钟爱,更加敬畏。史前,玉的文化意蕴基本上包含美、神、瑞三个原始基因,因而中国人把玉看做是天地精气的结晶,是一种可以获吉避凶的精灵,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从而使玉具有了非比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相传至黄帝时代,人们开始视玉为神物,或以玉为媒介去沟通神灵,听取神的旨意。自西周以后,又加上了“德”的文化内涵;“玉德”的伦理观念将玉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品质高度,堪为后世楷模。在中国玉文化中,玉涉及传统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的几乎一切方面。例如,玉作为服饰和首饰是权力、地位、财富与审美的重要标记,或者佩戴在子女尤其是独子身上以作为命根子的符记。玉可制成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和氏璧故事脍炙人口,闻名遐迩。玉还与气节紧密攸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成语生动地道出了玉的气质。

  在汉字文化中,凡物质名词前冠以“玉”字,则立即变成绝佳事物;甚至抽象名词与动词前都可以加“玉”字作形容词修饰,以示美好。例如,用“玉京”来形容天都,李白诗:“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用“玉宇”来形容殿宇之丽伟,苏轼词:“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用“玉堂”来形容宫殿或官署,宋玉辞:“徜徉中庭,北上玉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中国的玉文化中,一直弘扬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其中含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品质、“化干戈为玉帛”的和谐理念,等等。所有这些(尤其是后三项),都体现出难能可贵的“玉和”精神,为我们今日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充分的历史渊源、精神象征与实物图解。

  美石之美(玉文化与和谐社会)

  赵祖平《 人民日报 》( 2008年9月2日 16 版)

  玉与石相伴,故有美石之称,玉与石不同之处在于石是无知无觉之物,玉是有情有性之物。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所谓五德,是指坚韧的质地,莹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的结构和舒畅的声音。

  玉的发现,据说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的昆仑山为群玉之山,其山下的和田地区有两条著名的河流,一条是玉龙喀什河,产白玉。一条是喀拉喀什河,产墨玉,形同泾渭,和田玉以羊脂玉为最,其透闪石成分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上好的和田籽玉每千克在百万元以上。盛产美玉的和田被誉为“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就取材和田玉。

  知玉,始于成语,几十上百,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有玉的成语生动,美丽。懂玉,在于文化,尤其是戏剧,《玉蜻蜓》、《拾玉镯》、《玉钗记》、《玉簪恨》,玉作为道具,一为守身如玉之盟,一为洁身而返之意,玉无言,通人性,意深远。

  玉石文化源远流长,有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传说;有《红楼梦》宝玉出生时口含通灵宝玉的神奇,红学专家评说此书之文化三纲,玉为首纲;《山海经》中有黄帝食玉膏的记载;《道德经》中有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之说,即玉清、上清和太清,是道教敬奉的最高神灵。

  子贡请教孔子:“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子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

  玉可以趋祥避祸,璀璨的三星堆文化;玉可以逢凶化吉,惊天地、泣鬼神的“和氏璧”,之后的“完璧归赵”;玉可以食玉成仙,屈原有诗云:“登昆仑兮食玉英”;玉可以裹尸不腐,徐州楚王陵的金缕玉衣。

  玉很女人,脆弱而温婉,经不起凌辱和劫难;玉有生命,与其他饰品相比,唯此物与人对话,融入人、物合一的境界;玉无价可标,黄金讲分量,钻石论大小,玉有万种面,有价格而无价值可沽。玉耐看,一块好玉吸引眼球的时间比其他饰品的要长久。多看玉,能养心,怡神,静气,修身明志,心胸开阔。

  玉是物之精华,是价格、尊严、美德和情爱的象征,君子比德于玉,在中华文明字典里,没有其他物质能与玉相提并论的,我们民族自古就有薄金银而厚玉的习俗。玉之秀,秀在和谐,黄金俗气,钻石张扬,玉金贵有内涵,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玉之美,美在经典,女人爱玉,特别是中年女性,更知用玉装饰,晚年的宋美龄一身上佳翡翠饰品,显得高雅、端庄、富贵。

  玉也有健身治病之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至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民间有孕妇分娩时手握玉镇痛的习惯,现代科学对玉有了新的发现,玉石中有对人体有益的十几种微量元素,对健康的人有保健作用,对病人有治病的疗效。

  玉在国人眼中是神物,其精气远望如在,近看却无,可望而不可即,但玉在人的心底,永久念想,永远无价,故而有了养玉的风气,盛世更为烈。

  美玉不琢的哲思(玉文化与和谐社会)

  倪国栋《 人民日报 》( 2008年9月8日 16 版)

  远古时代我们伟大的祖先培育了粮食种植技术,发明了使人类免于饥馁的农业,从而也带动了人口的增长。随后的时间里,人们陆续地学会了炼铜和冶铁,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生产力在发展,人类的智慧,使越来越多的自然被冠上了“文明”的帽子。

  曾几何时,人们还沉浸于毁林造田的丰收之中,津津乐道着粮食的增产增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无度的索取终于激怒了自然,肆虐的沙尘暴,泛滥的洪水,恐怖的海啸和地震……科技文明的辉煌方兴未艾之时,自然就敲响了警钟甚至说是开始了报复。当从战天斗地的勤奋努力中抬起头来的时候,人们发现自己已经走得太远了,再远,或许人类就将要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然而事实是人们已经习惯了索取而无感恩之意,习惯了奢侈而无节约之心。或许反省的人并不在少数,然而行动的人则是凤毛麟角。

  美玉不琢可以说既是思想者又是行动者,她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理念指导下的实践。

  “不琢”在号召人类保持自然,崇尚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栖息地,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所,如果没有了适宜的自然,人类的发展啊,进步啊,文明啊,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单纯的“保护自然,崇尚自然”的口号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关键是切实的行动。“不琢”正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慎用资源的范本。

  审美意识的力量之不可低估会让我们在看到满大街的服装式样和颜色的时候深有体会。一种新的审美意识将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美玉不琢”将新的审美意识带给了人们,她将让人们认识到天造胜于人造,自然美才是最伟大最不可超越的美,她告诉人类共同的物质需求和审美意识均是原生态、自然美。这一审美意识的流行将对人类保护资源的倡导做出重要的贡献。

  这事实上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是一种感恩和奉献。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其实爱自然也就是爱自己,也就是为人类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想想看,如果我们更爱更珍惜自然生态一些,沙漠对我们生存空间的侵蚀也就不至于这么快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更知道感恩一些,更知道奉献一些,不索取那么多,淡水的污染可能也不会这么严重吧。她告诉我们一个哲理,人如果不想着索取,获益反而越大,而一心想着索取的人却往往什么也得不到。这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感恩和奉献之心。

  其实美玉不琢是一种新的文化,比之于玉不琢不成器的古代玉文化,美玉不琢背后站着的是中国现代玉文化,这种玉文化既讲求人的内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又讲究人与社会和谐。她是新的玉文化的精髓,这种新的文化理念是对中国8000年玉文化的最好弘扬,并将成为人类和谐的一大标志。

  伴随着美玉不琢而生的既有新文化,又有新物质,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她都有利于当今时代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这种和谐的思想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她表明了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的最新的认识,也是多少年来人们对自己与自然关系的最深刻的认识。

  这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音符之一,也是最响亮的音符之一,我们相信这样的哲学思考是必须的,也是大大有益于社会的发展的。沿着这样的道路发展下去,更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终将建立起来。

  美玉不琢蕴涵着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这个世界,是因为创造才发展才进步的,我们需要更多这样既利于自然又利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的创造是和谐的创造,和谐,是多么美好!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享受。有玉茶喝,会喝玉茶,更是一种清福。

  靠在玻璃窗前,坐在环境幽雅的院落里,窗前有叫不清名字的花儿,很普通的那种,却有着极郁的甜香。和决意弘扬玉文化,要将玉文化进行到底的人一起坐在那儿很优雅地泡玉茶、谈玉茶、品玉茶,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大概这位藏了十几年玉,玩了十几年玉,琢磨了十几年玉的人爱的不仅仅是玉茶,而是他创造发明“原石玉茶”的过程和那份淡泊宁静的心情。感觉,感觉到了才会爱上。面前的这个盛世宝玉公司创始人倪国栋已经成熟得波澜不惊。我问他,你以前做房地产做得好好的,怎么就不做了呢?怎么想起来要全身心地投身于玉文化这一创意产业呢?他的回答让我久久回味。他说:“当一年到头看不了几本书,只和人民币和单位面积打交道时,我就感到枯燥,感到心烦意乱,就想走进玉的世界。到玉的世界里去会想起所有的美好,能品味到玉一样的人生,在玉的世界里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看着他的眼睛,有这种理念,用透明的心执着地经营自己的世界,我相信:他一定会成功!

  临走时,他留下了一盒茶,一盒“中国和田玉原石养生茶”。

  打开精致考究的玉茶盒,一个水晶茶杯,里面有和田籽玉、水晶,还有一些矿物质原石。我用眼睛看着,总觉得太奢侈。倪国栋告诉我,这个水晶杯、籽玉及矿物质原石可以长期重复浸泡,而且浸泡的时间越久效果越好。

  记不清谁说过:“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饮茶是一种禅,道士品茶是一种道,而文人饮茶是一种文化。”我不敢以文人雅士自居,但玉茶已融入了我的生活。打那以后,我感受到了玉的魅力。朋友圈内经商的,办企业的,做文化的,都会说玉,玉已经把人给玉化了,玉茶也把我养滋润了。

  心静之时泡上一杯玉茶,看着那晶莹透明的水,让身心浸泡在玉洁冰清中那感觉太美好了。品玉茶需要好心境。静心独坐,捧杯入定,慢慢喝,用心品,从一口玉茶中可品出山川风景与玉文化的丰富。

  玉茶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精神。玉茶是大自然和谐的标志,是日月运行,生命成长的清醒,是沧桑岁月的洗礼,是天人合一的纯净。它平和、恬淡、宠辱不惊,它纯真、优雅、不沾染一尘世俗。喝玉茶是一种境界,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创造。

  君子如玉

  古人贵玉。玉被用于饰物、器具、乐器、钱币的制作以及礼仪、祭祀等重要活动中,是美好、吉祥、尊贵的象征。古人常用玉比喻和形容美好、高尚的人或物,如:亭亭玉立、珠圆玉润、冰清玉洁、金科玉律、琼楼玉宇、抛砖引玉等。孔子曾把自己比做一块待价而贾的美玉: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回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自视甚高,他希望统治者能赏识自己的才能予以重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礼记

上一篇:蝴蝶玉结 下一篇:如玉人生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