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民间故事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3 12:32 浏览 N 次雁荡山民间故事·美丽姐妹花
套句“人杰地灵”的老话,古往今来,雁荡山周遭出了不少人物。不过,哪儿都出人物,不独雁荡山如此。倒是有一样颇可一说:雁荡山出“姐妹花”。 雁荡姐妹花,有真实的,有传说的,有分不清是真实的还是传说的。 先说和观音洞有关的一对姐妹花。观音洞是雁山第一大洞,原名灵峰洞,后改罗汉洞,再改观音洞(改名观音洞已经是清代的时候)。传说唐代咸通年间(860—874),洞中山鬼作怪,变现百端,有禅僧善孜独处其中,日夜诵《法华经》,乃有天神下来,麾神兵剿灭群怪。日久,灵峰洞又荒废。到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有个叫刘允升的人耗资两千金,雇工搜剔沙石,重新开发了灵峰洞,在洞中建殿堂,塑观音大士和十八罗汉像。这刘允升何许人?明人郑汝璧、慎蒙都只说他是“土人”,即当地人。能拿得出两千金,可见是个富户。也有人说他是温州太守。清代乐清文士施元孚所撰《雁荡山志》中有一段话: 刘守,不知何许人。尝携二女及家人,经雁山至灵峰洞,爱其奇绝,倾囊驱土石,筑台砌,护以石栏,塑罗汉像台上,而营屋其下居之,二女皆不嫁,从事父。守卒,二女辟谷,不知所终。后人貌守及二女像,祀于洞。明陈罗江谓为宋郡守刘允升,命刻石以志。 据这段记载,刘允升变成了宋代的温州太守,而且还有两个女儿一起在灵峰修行。后人在观音大士像的旁边增塑刘氏父女的像,显然也将他们当成神了。 据明代乐清人侯一元作的《刘守辩》,那刘允升的像塑在观音大士的右边,峨冠博带,俨然像个官儿,他的两个女儿“艾而绯衣”,意为很年轻,穿着红色衣裙。侯一元是不相信有刘守什么的,他认为“谓刘为瓯郡守,创始此洞,其二女得道洞中”是不可信的,因为“稽其遗事无传焉”,就是说没有文献依据。温州历史上根本没有一个叫刘允升的太守。推测刘允升重开灵峰洞或是事实,而说他是太守,又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随他修炼得道,则是民间传说而已。这一传说的形成并见于文字记载可能就在明代。宋元人的诗文中有写到灵峰洞,如王十朋就有句“洞中大士半千身”,李孝光写过《灵峰洞记》,但都没提刘守及二女塑像的事。 观音洞刘允升和二女的塑像直到清代都还在。乾隆年间袁枚来游雁荡山,见刘家二女“塑像甚美”,居然被迷得晕晕乎乎,“低回久之”,下坡时还一步一回头,口占五绝一首: 垂老出仙洞, 一步一踌躇。 自知去路有, 断然来时无。 袁枚还把此事写进《随园诗话》。在袁枚笔下,那刘允升是按察史,嘉靖三十年偕二女成仙于此。这又是一种说法。 袁枚恋刘女塑像事颇受后人嘲讽。60年后,退休的两江总督梁章钜来游雁荡,就在日记中把袁枚讥刺了一番,说他七十老翁,居然对着年轻女子的塑像想入非非,简直不成体统。梁章钜回家后,大概把观音洞里看到的情景对家人说了,他家女眷似乎对刘允升父女的故事印象颇深。梁的三儿媳婉蕙在和公公的诗中说:“何物当年刘允升,枯寂山中我甘让。”长女筠如也道:“最笑刘家父女痴,千年苦守观音帐。非仙非释定何物?踪迹如斯岂倜傥!”在姑嫂俩的眼中,刘允升父女舍弃人生欢乐真是不值得。 雁荡山另一对姐妹花是金家姐妹。《广雁荡山志》引旧《乐清县志》: 石门潭内有龙井,龙常为患。有金都尉奉敕伐龙,断其尾。龙拍山去,都尉亦溺。二女追之不及,亦投水中。后封都尉为龙王,同二女庙食潭左山上。 金都尉伐龙的故事发生在元代至正年间。这是雁荡山不多的几个真正的民间故事之一。他们是作为英雄人物世代流传在雁荡山民众口中。当然,伐龙本是荒诞之说,金家这对姐妹花也只能视为神话人物。 和刘家、金家两对姐妹不同的是鲍家姐妹,是见于史料记载的真实的历史人物。她们是宋末雁荡山抗元义士鲍叔廉的侄女,一个叫娘,一个叫婉娘,都是绝色女子。宋末德 年间,元蒙铁骑南下,南宋都城沦陷,皇帝和太后降元被羁押北上。城破前,年幼的益王、广王在部分臣子的卫护下事先逃到温州。文天祥、陆秀夫、陈宜中等在温州组织抗元统一阵线,号召天下勤王,家住雁荡山北边的杨公岙( 谷岙)村民鲍叔廉起而响应,组织义军,结七十二寨抵抗南下的元兵。德 二年(1276)正月,元军追袭而来,其时婺、处、台三州都已相继降元,元军主帅命降将范文虎率军由台州后路进袭温州,雁荡山是必经之地。鲍叔廉树大旗于山顶,旗上大书:“台州虽降,温州不愿为之氓”,对元军进行殊死抵抗。最后,鲍叔廉战败自刎殉国。娘、婉娘避兵西坑山,不幸为元将发现,元将欲得之,二女乃投崖而死。 鲍家二女死后被草草收葬。直至明代中叶,乡人在杨公岙大台门建忠烈祠,塑鲍叔廉和娘、婉娘姐妹像,重修鲍家二女墓,鲍氏姻亲、礼部尚书黄绾为作《义烈祠记》,并为重修的娘、婉娘墓书碑:宋杨川鲍氏二烈女之墓娘子、婉娘子。 康熙《乐清县志》收有邑人所作凭吊鲍氏姐妹的一首诗: 捐躯碎骨志何烈, 万壑千岩魂断绝。 冰肌不待金屋藏, 霞映墓间埋碧血。 娘、婉娘这对美丽的姐妹花,初开即凋零于国难之中,自是人间悲剧。其实,像传说中的刘允升的两位女儿,青灯古佛中了却一生,还有传说中溺水而亡的金氏姐妹,也何尝不是悲剧角色?雁荡山姐妹花的故事因此而带了一层凄美的色彩。
雁荡山民间故事·雁湖的两个传说
雁湖是雁荡山的得名所本,却因僻在雁荡西隅海拔一千米的高冈之上,道路崎岖难行,古时候上去的人很少。直至清代,方尚惠还在《游雁湖记》中说:“山峻而高,上逼霄汉,包藏深谷中,无线路可跻,游者鲜知,而荡中人(指雁荡山中人)亦罕至也。”冈顶有湖,秋雁宿之,本就希罕,因亲见雁湖的人少,更使雁湖带上神秘色彩,许多传说因此而生。其中文献记载较多的传说,一是雁湖沉钟,一是雁湖铁船。这两个传说最早见于南宋温州学者薛季宣的《雁荡山赋》,只有短短的两行字:“浮铁船之荡漾,沉古钟之逸响”,据此可以断定,早在南宋时期,这两个传说已在温州民间产生。
较详细记载雁湖沉钟传说的是元代李孝光的《雁名山记》:“湖旁有比丘尼塔寺,一夕沉湖中,至今五百余岁,然犹余遗地败址。棠梨花数十百株,皆俨然成行列……”(据近出的陈增杰校注《温州地方文献丛书》本)有些版本“塔寺”前无“比丘尼”三字。到底是一般寺庙还是尼姑庵,这已难搞清,且不管它。按李孝光的记载,那塔寺是在距李孝光写此文时5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突然倒塌沉入湖中的。照此推算,事情应发生在唐代。如果此事属实,说明唐代雁湖冈顶已建有寺庙,这可为雁荡山兴于唐代再增加一个例证。只是李孝光这一记载是根据“长老相传”,缺乏准确的文献印证,只能供参考,不能当凭据(清人施元孚就持否定看法)。雁湖边开始建有寺庙,有文字依据的还是宋代,有薛 的《荡顶》诗可证。至于李孝光对雁湖古寺遗址的描绘,应该说是有事实依据的,李孝光虽然从未上过雁湖,但他曾接触过一位在雁湖畔呆过一段时间的僧人,棠梨花云云可能从僧人口中得知。至于那“遗地败址”是唐寺遗址还是宋寺遗址,则无从判断。“遗地败址”上“棠梨花数十百株,皆俨然成行列”,那情景有几分凄美。崔颢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不见昔人,总还有座楼在,而雁湖却唯有棠梨花数十百株,聊以供人缅想当年了。
确切说,李孝光记载的是雁湖沉寺,实未涉及沉钟。沉钟说见于后来的地方志书。如《乾隆温州府志》引旧志:“相传古有寺,一夕陷于湖。湖旁石础石磨至今尚在,山下人犹时闻钟声。”《东瓯遗事》中也有类似记载:“雁湖上,旧有比丘塔院,钟声闻百里。一夕方鸣钟,忽陷于湖。”沉钟之说是对李孝光沉寺之说的延伸和补充,而追根究底,这些记载实都是来自民间传说。相比,《乾隆温州府志》引旧志的描述更见诡异,说多少世纪以后山下人尚不时听到山上传来的钟声,那岂不是鬼敲钟了?
比雁湖沉钟更富于荒诞色彩的是雁湖铁船的传说。《广雁荡山志》引施元孚雁山志:“相传雁湖中有铁船,时浮水上。今人有见之者。盖蚌蛤之属,甲长而黑,岁久化为船形。”按施元孚的说法,这雁湖铁船不仅是故老相传,今人也偶有所见。他解释所谓铁船,其实是湖中的蚌蛤之类,日久长成庞然大物,蚌壳变得坚黑如生铁,露出湖面,远看便如铁船。这蚌蛤,本是海中之物。何以见得?朱谏的《雁山志》可以印证:“雁湖水石间有牡蛎,似海崖所产而小”,“雁湖中有红蟹,盖大如指甲,赤色善走,于湖旁作土穴,有惊辄入穴,绝类海滨所产”。牡蛎也是海水中的贝类软体动物,不可能生活在淡水中。朱谏说的小红蟹,就是浙南海边常见的招潮蟹,爱在土海堤上钻穴而居,行动敏捷。朱谏是乐清人,对于这些海生的小动物当极为熟悉。既然雁湖里有牡蛎、红蟹生长,那么雁湖应该是咸水湖吧?薛季宣的《雁荡山赋》里有这么一段文字:
征鸿攸聚,牡蛎生之。浮铁船之荡漾,沉古钟之逸响。派旁泄之奔波,羌不以五水九旱而为之消长。传或为沧海此遗波耳,今固莫详于既往矣。
前面四句列举了雁湖有鸿雁、牡蛎之属和铁船、沉钟的传说。接下两句是说雁湖水下注,分为许多支派,水量不受旱涝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传或为沧海此余波耳”这句,这是说雁湖有可能是大海的遗存,不过这只是传说,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详知它的过去了。
这话无意中猜出了雁荡山的一个大秘密。现在我们已经搞清了雁荡山遥远的履历,原来雁荡山是在距今大约一亿两千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由于火山喷发而诞生的。雁荡山火山先后经历了四个时期,数十次的喷发,这个过程大约花费了两万来年时间。爆发、塌陷、复活、隆起,在大海里三度沉浮,嗣后又在上亿年的时间里经受沈括所言的大水冲激和风化剥蚀,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地貌。说雁湖曾是大海的一部分那是没错的。几十年前,花冈屿拦海大坝未建的时候,乐清湾的海水直接芙蓉镇,雁湖水下注不久就可与大海汇合,牡蛎、招潮蟹在芙蓉海滨一带多的是。当然,说脱离大海上亿年以后的雁湖仍是海水遗波、有活体海生动物那是不可信的。但视“雁湖铁船”的传说为冥冥中蕴含着雁荡山来自大海的古老信息,却是未尝不可。古人称雁荡为海上名山,良有以矣。
八九年前我曾在雁湖冈顶呆过三四天。自然没有看到蚌蛤、牡蛎、小红蟹之类,最大的东洼边倒有古寺留下的断垣残壁,不过那也不会是唐代或宋代古寺的遗存。棠梨花也不见踪迹。雁湖沉钟和铁船彻底地成了传说。这传说是美丽的,因此我相信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雁荡山民间故事·异兽踪迹
雁荡山的兽类,清人曾唯纂辑的《广雁荡山志》列有仙马、山牛、山羊、熊、猴、金丝猿、犺獚(猿属之大者)、獾猪、野猪、竹豚、田狗、竹狗、玉面狸、香狸、五段狸等十五种。遗漏肯定是有的,例如老虎不见于“广志”著录,而古人写雁荡山的诗文中却每有提到。《清稗类抄》里有一条记宣统二年(1910)冬芙蓉人包某等设计在能仁寺前山坑里焚毖三虎,可见到清末雁荡山尚有老虎。曾唯著录雁山物产有一个原则:“与他处无异者不录”,换言之,他著录的都是有点特别的。 其实,曾唯著录的山兽本身也是平常之物,并无麒麟一类的神兽。所谓“异”,乃是民间有关这些兽类的传闻给它们涂上的神秘色彩。比如熊,原是分布很广的兽,世界各地皆有,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非洲都有熊的踪迹。雁荡山的熊,“形似人而长大,山中人呼为野人,有力能拔树,又名为人熊”。这些“人熊”生活在雁荡山西北深林之中,善于攀树,能将几棵并立的大树树枝拉拢扭结成一个巢,夜里栖息巢中,白天下树觅食。这种生活很像传说中的有巢氏时代的人类生活。雁荡山的熊有时也横木为榻,山志记载:“康熙十一年,西北谷北山深处,有‘野人’横大木十数枝,上履茅苇如榻。僧出樵,见之,遂记以归。聚众往,共相骇异,亟还,恐‘野人’至。” 仙马,又叫山马。《广雁荡山志》引《瓯江杂志》:“一名山马,似马而大,长颈而多鬃。能历险如山羊,山中人间有见之者,呼为仙马。”施元孚记载,乾隆二十年(1755),有三个游方僧人曾在道松洞前与仙马相遇,开始以为是怪物,一时被吓呆了,后来看清那怪物像马,见人就回头朝千佛岩飞奔而去,如履平地。施元孚还说自己曾亲睹仙马,那是乾隆二十八年初春,施元孚带着儿子过雁荡桐岭(东岭),见一匹马立在半山坡上,相隔仅一箭之地,那马脖子特长,躯体特大,身躯和尾巴漆黑,只有鬃毛是雪白的。父子俩盯着马看,那马良久一动不动,待到儿子向它呼叫,它才飞奔山冈而去。仙马也好,山马也好,实为野马。野马只有人迹罕至的大草原上才有,江南原不产马,雁荡山怎么会有野马呢?委实有点怪。 牛倒是江南常见之物,山区多黄牛,平原多水牛,但都是家畜,不见有野牛。《广雁荡山志》所列的“山牛”是指野牛,施元孚说它“状若水牛,角锐而坚,能历险,逐虎豹”。《东瓯遗事》记载:“南閤散水岩下有巨潭,大雨潭涨,见兽如大牛,自潭乘流东下石门潭入海,居人呼为木兕,谓三年辄一见之。”“兕”在古书中是指雌性犀牛。《东瓯遗事》所说的“木兕”,恐怕和施元孚说的“山牛”是同一物,即野牛。但野牛只栖息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竹林或稀树草原,成群生活,雁荡山的地理环境不像是野牛所能生存。 雁荡山还有一种叫狗头虎的兽,《广雁荡山志》没有记载,而见于《清稗类抄》,其中有一条记载人兽搏斗的故事,开头说:“温州雁荡山产一兽,全身为虎形,头略小,类狗,人呼之曰狗头虎。威猛不及真虎,而凶狠过之。喜搏食牛羊,牧者常戒备。狗头虎见人众,亦无惧,且往往被其伤害。” 某年春,一日午饭后……隔溪竹林中有一兽,狗头虎也。黄毛蒙茸,止于林中,搏一羊,吮血嚼肉……时有周某欲击之,谓若能获得,作下酒物,岂不大快。蒋与同侣各携坚木棍以出。蒋力较诸人强,遂绕道伏于桥之南端墙侧,盖预知其必向此而行也。周率三人出大门,大声发喊以吓之。虎乃弃残羊向桥而奔,蒋举棍突起,击中其耳府。耳府鼻观,为兽之要害,最易受伤之处也。虎大吼,回身跃墙出,超过四丈余地。五人亦大喊追之。虎沿溪狂奔,溪中白石累累,有粗如杯者,大如碗者,被虎爪打击,若弹丸之出于炮口,呜呜四射。适以老人肩物止路旁,警告蒋曰:君等无火器,欲与之搏乎?五人闻言大慑,勇遂顿减,为之木立。虎渐奔渐缓,向溪东十井阬而去,至阬口,频频回顾,其目光炯炯,虽距离较远,尚极可怖也。 别处,如本省的台州、江苏的镇江以及北方的一些地方,也有狗头虎的叫法。狗头虎何物?有人说就是狼。但从上文对狗头虎的描述,似乎又和狼有所不同。“温州雁荡山产一兽……”作者的语气分明不把狗头虎当成狼。我家乡有一种野兽,俗名“大猫狗”(大猫即老虎)或“狗豹”,大概也是此物。可能都是狼在各地的不同叫法。《清稗类抄》此文不知抄自何书? 《清稗类抄》还有一条《金香国杀狗头虎》: 金香国家雁山东内谷之芳垟村,其豚栅(猪圈)旁有柚树一,大可合抱,倚墙而植,与墙相距尺许。一夜,有狗头虎经墙外,闻豚鸣,即自墙外跃入,正落自柚与墙之空中。墙以乱石砌成,厚数尺。虎腹部柔软,树又上锐下丰,四足悬空,渐渐挤下,至不能动。翌晨,为香国之仆所见,虎目突口张,涎沫纷垂,尚挣扎思出,唯绝未号叫,盖惧为人所闻也。旋集众取枪械击杀之。 这只狗头虎运气不佳,自取灭亡。但我读这段文字至“尚挣扎思出,唯绝未号叫,盖惧为人所闻也”,却深深为之感动。对生命的留恋,这是众生的本能,佛家戒杀生,动物保护主义者反对虐待动物,你虽不能奉行,但得承认他们的情怀是伟大的。
雁荡山民间故事·树葬高逊志
“燕燕,飞过殿,殿门关,飞过山……”已流传6个世纪的这首温州童谣,蕴含着明代历史上一桩震天撼地的大变故,一出帝王之家骨肉相残的大悲剧:明太祖朱元璋太孙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皇帝的宝座还没坐热,向怀觊觎之心的皇叔、燕王朱棣就乘建文削藩之机,打着“靖难”、“清君侧”的旗号,从封地北京起兵南下抢夺侄儿的帝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军从金川门攻进南京城,宫中火起,皇后死于宫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以后,就有许多扑朔迷离的故事流传民间。许多人都相信建文帝没死,而是从地道逃出,剃发为僧,流落蜀、滇、贵、浙多家寺庙,直至明英宗时尚在人世。明人史仲斌《致身录》记:“甲申八月十三日清晨,斌随师为两浙之行。杭州计游廿三日,天台、雁荡计游三十九日。”这里说的“师”即出家后的建文帝。据此,建文帝还曾到过雁荡山。但建文出亡的事史无确证,对史仲斌的《致身录》和《从亡随笔》,不少后世史家都认为是伪书。朱彝尊对“靖难之役”这段历史做过认真研究,认为两书都不可信,近代史家孟森称朱彝尊“所言皆极公允”。 这样,建文帝到过雁荡山的事自然也随之被否定了。但建文帝的一位旧臣——洪武时当过吏部侍郎、建文时任太常少卿的高逊志,却的的确确在靖难之役后出亡雁荡山,最后还埋骨于雁荡山芙蓉峰下。 高逊志,字士敏,原籍河南萧县(今属安徽),徙居浙江嘉兴,有一个时期客居苏州北郭(北门),与大诗人高启为邻。其时卜居北郭的还有王行、徐贲、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等。这十人结诗社,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后高启被朱元璋腰斩,王行、孙贲坐蓝玉案死。高逊志则活到靖难之役后。燕兵攻陷南京,朱棣称帝(永乐皇帝),建文旧臣被杀或自杀的甚多,《明史》道是“靖难之役,朝臣多捐躯殉国”。但高逊志结局如何却说不清:《明史》谓“燕师入,(高逊志)存殁无可考”,也有人说他自杀,而刘琰《嘉兴府志》、赵灜《嘉兴图纪》则说他“卒于官”,“卒谥文忠”,属正常死亡了。直到清代康熙年间,朱彝尊才搞清真实情况。 朱彝尊是清初大诗人、大词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学者,参加过《明史》的修撰。朱彝尊有个朋友叫蒋楚樨,一次,蒋楚樨让朱彝尊看蒋家的族谱,朱在谱中发现蒋楚樨远祖蒋竞的一篇祭高逊志的祭文。蒋竞是高逊志的学生,建文时曾任文渊阁侍书。朱彝尊是嘉兴人,对有关高逊志这位乡先辈的事很感兴趣,就把这事写进了他的《静志居诗话》。文中引录了蒋竞《祭高太常文》的主要内容,大意为: 壬午(建文四年)九月三十日,我的老师高士敏先生去世。老师因国破家亡,隐居到东瓯的雁荡山中,衰残之年,备受疾苦,仆人逃遁,身单影只的老师自誓做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多谢老天成全,小子蒋竞也以未死之身,来偷安于此山,得与老师邂逅,我们师弟两人相对如梦寐,泪流不止。哪知我侍奉老师才50天,老人家竟遽尔长逝。临终之时,老师以手指划一个“恨”字,过了片刻,又说道:“复何恨!”“复何恨”三字,表露的正是老师泣血椎心万古耿耿的长恨啊。穷途末路之际,我实在无力安葬老师,连为他老人家买一副棺木都不能。幸好林中有山民砍倒一棵大树,树身有一空洞,大可容人,我求得砍树的老樵夫同意,将老师的遗体收殓进树洞里,埋葬在芙蓉峰北…… 祭文的结尾写得极为悲怆,可谓字字血泪: 呜呼!天降丧乱,萧墙祸起。君国殄瘁,臣所当死。博浪无椎,环柱失匕。遁迹空山,洁身以俟。邂逅之间,师师弟弟。命之穷兮,师疾不起。为营一坏(pī),山涯水涘。杖履莫追,涕泗曷已! “博浪无椎”、“环柱失匕”用张良、荆轲刺秦王典,分明把朱棣比作残暴的秦始皇。在建文忠臣的眼中,朱棣以武力推翻合法的建文帝,是篡位,是窃国,对建文旧臣大开杀戒,乃至株连十族,残忍不亚于秦始皇。而从当时的情况看,一般民众,尤其是江南的老百姓,对建文帝也多持同情态度,甚或有以身殉之者,如《明史》列传三十五所记:“台州有樵夫,日负薪入市,口不贰价。闻燕王即帝位,恸哭投东湖死。而温州乐清亦有樵夫,闻京师陷,其乡人卓侍郎敬死,号恸投于水。二樵皆逸其名。”盖因建文帝为政宽仁,省刑轻赋,一改其祖朱元璋的酷苛,百姓对他印象颇佳。孟森说:“建文之政,若不轻弄兵,或能用将之贤者,其举动无不优于列帝。”今人或可因永乐皇帝后来的有所作为而不计其残暴的一面,但当时的人们却有自己的是非爱憎标准。 朱彝尊在引录蒋竞的《祭太常文》后,又举了高逊志的两句诗:“生死若无慑,宠辱何足惊”,赞叹高逊志坚守气节“盖矢之有素矣”。高逊志是诗人,他遁迹雁荡山时有否写过诗,无从得知。今存高逊志《啬庵遗稿》,诗文各一卷,乃其十世孙博采其遗作汇编而成,集中无雁荡篇什。想来诗人在雁荡之时,正是贫病交加之际,纵有所作,一瞑之后,人琴俱亡,也无从寻觅了。雁荡山民间故事·世缘巧绝奸臣梦——秦桧游雁荡的故事
雁荡山以峰、石、洞、瀑著称于世。其中“二灵一龙”即灵峰、灵岩、大龙湫为最。古往今来,众多僧徒墨客、官宦士绅、群民百姓慕名接踵游览,兴趣所致,形诸翰墨,留迹山崖,现有摩崖石刻三百来处。大奸臣秦桧曾游于此,尚有石刻碑文,筑《丁堂》,企望流传百世。
秦桧为南宋宰相,性阴险,任职十九年,易执政二十八人;串通与金构和,诛锄忠臣良将残尽,曾一日十二道金牌召抗金节节胜利的“精忠岳飞”而杀之。从此臭名昭著。
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吓得宋高宗赵构逃往浙江沿海地区,甚至乘船下海。朝廷形势恶化时,于1134年(宋高宗绍兴四年)五月初,秦桧诡称梦一石室,置身于吃素易俗之中,偕万俟 等人来游雁荡山。
昔时雁荡山灵峰寺有一方丈名辉老,壮年不得志结寺为僧,他为本地大秀才王十朋莫逆之交,“伴读于寺观,偕游于琼景”。对秦桧在朝的丑恶行径早有所闻:曾把绍兴的大秀才陆游殿试得中改换他的孙儿秦埙中举,把王十朋抑压得自叹“儒冠误身世,偃蹇二十年”后才中状元。秦桧施政奸诈阴险,辉老义愤填膺。得知秦桧来游,颇感蹊跷:“莫非策划于石室,点火于朝廷。”遂吩咐僧徒多加戒备。
秦桧等人轿马并行,威及嶙谷,踏上名山,见层峦叠嶂,洞壑幽深,林中百鸟竞鸣,石间醴泉相泱,灵气妙生,如入仙境,与梦中景物一模一样,叹道:“神灵赐梦,老朽找到归宿,在此颐养天年!”见方丈侍门迎候,便说:“久闻名山,眼见翔实,如此圣景,天赐机缘。”
方丈作揖,迎秦桧一伙至寺内,香茗侍候。秦桧询问山缘由概况,方丈讲了宋真宗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发现名山。介绍八大景区,五百零九风景点,一百零二峰,一百零三岩,六十洞,二十三湫瀑,如数家珍。秦桧见山崖险峻,恐歹徒侵扰,便命万俟 带几人在左边白云庵戒备,汤思退在右边草堂守卫,自己居中在灵峰寺内下榻。
对于石室,秦桧早已梦寐以求。方丈带他们遂级登高至罗汉洞即石室,又名观音洞,状似仙人合掌,外貌雄鹰展翅。洞内峭岩陡壁,宽畅幽深。九层叠楼,秦桧层层游览,叹为观止。方丈至顶层时,顿觉骇然:原先端立正中的观音塑像不见了,环观洞口峭壁,一指大的观音贴立巅峰。辉老顿悟:观音佛母也不愿见这坠世奸雄。可右首山巅那庞大犀牛不知何时停立?左首山峰那金鸡宠然若啼。凡处怪景栩栩如生,但不敢声张。秦桧如入梦境,似痴似醉。至《洗心泉》旁,见一石刻:“天可阶升,心能泉洗。”秦桧领悟,便命从者在洞顶左壁罗汉塑像后刻石留念。据《东瓯金石志》载:“五月十一日……既至罗汉洞中恍符宿梦,因向大士前求准许出家立志……愿订出家缘。绍兴四年五月十三日。秦桧。”现存“五月十一日”石刻正书、直写。其他文字因游人痛恨奸相而被毁。
秦桧沉醉在石室中。对方丈说:“天公赐梦,老朽晚年在此修身超度,念佛诵经,共享清福,焉了世缘,愿订出家缘,高僧认为如何?”
方丈暗忖:奸贼瞒天过海,心狠手辣,却之恐遭灾祸,沉思片刻说:“太师在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尽荣华富贵,何必在此混个苦行僧?”“老夫晚年艰辛,事不随愿,讥讽塞耳,感佩汝等清净安闲而效之。”方丈连忙摆手作揖,说:“太师出家之事,老僧不敢做主,汝若真心可斋戒沐浴三日,拜佛求签以卜吉利如何?”
秦桧愣了一下,点头称诺。
两天斋饭下来,秦桧皱眉乍舌。万俟深知底细,晚饭时差人邀他到白云庵。秦桧即去。只见餐桌摆的猴脑山珍宴。秦桧上座吃得津津有味。食后至石室商讨与金议和及施计戳杀岳飞、岳云等军机要事。此刻,山巅一声轰响,秦桧等人陡然一惊。原来山岩脱落乱石从他面前飞滚。
求签期至,秦桧等人衣冠楚楚来到正殿,方丈已做过早堂,僧徒匍匐侍候,佛像神威显赫,香烛通明,鼓钵齐鸣。方丈请秦桧等人跪拜,自己手摇签筒,念念有词,筒内一签长出,秦桧伸手扯来,方丈命僧徒至殿后取出长条签诗,念道:
“世缘尚未了,不宜捷足登;
名山留青史,凡人莫贪心。”
秦桧听罢一愣,万俟戟指怒目,络腮胡子翘得老高。秦桧连忙说:“烦方丈再求一签,兴许能得真谛!”第二签取出,诗曰:
“日照洞天幽,善恶两地分;
奸佞诛忠良,会子奚出家?”
刚念毕,万俟拔剑直逼方丈。秦桧喊住。万俟道:“太师,泥塑木雕的那能知道太师名字?岂不是这秃驴搞的鬼花样?”原来,秦桧号“会之”。秦桧嘴一呶,眼一挤,万俟意会,即到殿后取出一叠签诗检看:大多印的“会子奚出家”句,少有几张木刻磨损,字糊涂,剩下“会”字。秦桧只好作罢,遂说:“既然神灵不让出家。那就在灵峰寺前筑一《了堂》留念吧!”于是拟就碑文。据《东瓯遗事》载:“秦桧尝于梦中至一石室。后游雁山观音洞,诡称此即梦中石室,因而愿订出家缘。‘僧谓吾世缘未了,姑去、今睹此始知所梦,因筑了堂,为诗以纪。’碑文内还有‘欲了世缘那得了’句。宋时状元乐清籍的王十朋以诗讥之……”秦桧命随,从即日动工,限半月内完成。求签之后,一伙人又去游览灵岩、能仁寺、三折瀑去了。
雁荡山民间故事·神人驱石与语言禁忌
雁荡山北閤仙溪有一个来斯滩,滩上散布着许多大石头,远望似兽群蹲伏。关于这来斯滩的来历,旧《温州府志》上有一段记载: 北閤仙溪,昔有神人驱石之海,祝曰:“苍苍为牛,凿凿为羊。牛羊来斯,曰骧而骧。”石群皆奔,鞭之流血。既出谷,遇一老姥,问之曰:“见吾羊否?”姥曰:“奔石也,羊吾不知。”又问:“见吾牛否?”曰:“奔石也,牛吾不知。”神人曰:“惜为汝道破。”因忽不见,惟群石存焉。 来斯滩就是这样得名的。 这个故事显然来自民间传说。形成文本时,可能经过文人加工,但基本内容不会改变。仙溪东流汇入蒲溪入海,所以故事中的神人驱石,目的地是海。神人为何要把石头赶到海里?故事中没有交代,比较顺理成章的解释应是为了填海。中国古代填海故事中最有名的是精卫填海。“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是陶渊明的著名诗句。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征服风波险恶的大海,是沿海历代先民的愿望,和精卫填海故事一样,神人驱石填海的故事也曲折反映了先民的这一愿望。雁荡山所在的乐清市,依山傍海,山和海之间的那点平地,只占总面积的26%,几乎全是先民围海垦田形成的。 神人驱石的故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流传,鲁班鞭石成羊,秦皇驱石下海,黄初平叱石成羊……不一而足。驱石的典故在诗词中也经常为人引用,如杜甫有“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句,李端有“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句。浙南一带驱石故事的版本也挺多,主要情节差不多,但驱石的目的各有不同。玉环(清雍正六年前也属乐清县)石蜂山传说神人驱石为方国珍造寨城,石化为蜂,群飞空中,结果被人说破,蜂纷纷坠地复化为石。 乐清白龙山驱石传说更具特色:神人驱石是为造九州岩。白龙山在雁荡山之南,可说是雁荡山的外围之山,古时南边来的游客,多是越白龙山经芙蓉村,然后沿四十九盘岭(丹芳岭)入雁荡。南宋以后,温台驿道也取此线,白龙山北麓的芙蓉村和南麓的窑岙村皆设驿站。白龙山也是乐清的一处名胜,山上遍布巨石,石皆光滑可爱。山头一岩高耸,岩由多层巨石叠成。这岩叫九州岩。传说当年有神人欲在白龙山顶叠此岩,登岩以观九州。叠岩的石头取自白龙山北麓的芙蓉溪,神人鞭石成猪,猪们前赴后继一个劲儿往白龙山上跑。天亮时,在后驱石的神人遇一樵夫,不合问了樵夫一句:“见到我的猪吗?”樵夫答道:“哪有什么猪啊,我只看见一群石头在跑!”这一说,奔跑着的“猪”全都停住不跑了。神人的九州岩只叠了九分之一,成了永远无法完成的半拉子工程,因此现在若登上岩顶,也只能看到一州——温州。 填海是为了延展陆地的广度,叠岩是为了增添人类的高度,人不满于自然的拘束和自身的局限,乃寄神仙传说表达愿望,于是就有了神人驱石的种种传说。而所有的驱石传说几乎都以失败为结局,人类的这种失败感到底缘何而来?早期的神话传说好像并非如此,比如和石头有关的女娲炼石补天传说,却是成功的。对此,不知专家们有何看法? 来斯滩的神人驱石故事有一点和别处不同,就是特别点出了神人驱石时念的咒语:“苍苍为牛,凿凿为羊。牛羊来斯,曰骧而骧。”翻译成白话就是:青灰的是牛,鲜亮的是羊,牛羊们来吧,说声跑啊就跑起来。语言的魔力真是了得,不仅神人,连老媪和樵夫的话语都那么神异,一下子让化为动物的石头重新变回石头。神人驱石的故事体现了民间积淀已久的语言崇拜。这种语言崇拜,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许多民间习俗中看到,门楣上贴张道士画的符咒,路廊里贴张“我家有个夜哭郎……”的黄纸帖,屋前路头立一方“泰山在此”的石碑,过年时大门上贴副倒过来的“福”字,臣子们向皇上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皆是。由语言崇拜又派生出语言禁忌,温州民间叫“冲”,语言犯冲,后果不堪设想,神人驱石半途而废都是因为被凡人“冲”了。所以,有些真话似乎是不能说出的,正如闻一多的诗所言: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别以为语言禁忌只在故事和传说里,现实生活中还多得是,一言贾祸甚或丧其元的事见得多了。 外国有通天塔的传说,见于《圣经》记载:“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罢,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发现了人类的意图,于是就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无法统一行动,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塔了。这个传说与中国的神人驱石传说有两点相同之处:一是都反映了人类超越自然的欲望;二是最终都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都在于语言。
数天后的一个傍晚,僧徒送来王十朋《至灵峰寄辉老》一诗,方丈拆开一看,诗曰:
“何人梦石室?妄辩夸一时。那能了世缘,未免贪嗔痴。名山误见污,公议安可欺!愿借龙湫水,一洗了堂碑。”
辉老阅毕倏然一笑,夸道:“老弟屹然立朝,作世郛郭,不愧吾的好友!”当朝理学家朱熹夸王十朋:“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王十朋在朝任职六年,官擢侍御史,他深知“危言犯颜易,直道立身难”,但从不趋炎奉承,最终受到主和派的攻击,于1163年6月19日自劾,离开了朝廷回家。
秦桧游览了大龙湫归来,欣赏《了堂》竣工并摆酒庆贺。深夜,天空乌云乱滚,漆黑一团,山崖震荡,犀牛盯着月亮不让露面,金鸡伸长脖子,五更时分,金鸡啼鸣,灵峰寺、了堂震天巨响,轰隆隆一声倒塌了。秦桧一伙在白云庵酒醉似猪,得知灵峰、了堂倒塌,惊讶地哀叹:“神灵不让出家,又不准筑《了堂》,我罪及华夏山谷哩!”现存有“倒灵峰”的痕迹,细心的游客侧耳倾听,底下的僧徒天天在念佛诵经,为岳飞超度,为群民普度!
不多年,秦桧死了,人们为纪念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岳云,在当时的临安(即杭州)西湖畔建起岳庙。岳坟前跪着四个人,其中就有秦桧及万俟,让瞻仰岳飞的游人唾沫鞭挞、咒骂痛斥,成为历史的大奸臣、大罪人。
雁荡山民间故事·月下灵峰
当星月交辉时,雁荡山的奇峰怪石就一变白天的景态,假假真真,更富浓郁的诗情画意。 奇妙的夜景,在灵峰、灵岩、净名、古洞、石门潭畔都可观赏,而灵峰夜景最为集中,最为神奇幻绝。灵峰的奇峰怪石,不但在高低远近、不同角度可看到不同形态,在不同时间也可看到奇谲善变的景象。 踏着月色,观看犀牛。那犀牛正伸着脖子,脸朝东方高望明月。这时,人们称它为“犀牛望月”。假如天有风雷雨雪,或遇农历月底月初,见不到月亮,那么又怎么称呼呢?人们干脆叫它“犀牛盼月”。为什么犀牛总是在望月亮呢?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相传,从前有位姑娘在一财主家当牧女,白天放牛,夜间跟牛睡在一起,相依为命。姑娘长到18岁,十分漂亮,爱财贪色的财主就起了邪心,想霸占姑娘。为救姑娘,老牛就用一只角把姑娘送到了月宫,老牛却变成了独角犀牛。每当农历中旬,姑娘就走出云层,撒下银光,来看望自己心爱的老牛,而犀牛也总是翘首仰望月宫里的姑娘,有着千古的思念。这美丽的传说伴它在这山冈上屹立了数千年,永远抚慰着人间万千心灵。 合掌峰,是雁荡山的代表景之一。而它的精魂所在,却是嵌在峰下的观音洞。洞呈长形,洞口如卷幕,东向,高113米,深76米,宽约20米。洞内依岩起屋,建有九层佛楼,是雁荡山麓有代
- 06-04· 牛A与牛C之间的日记
- 06-04· 人头马特级
- 05-25· [转]杜拉拉的跳槽启示
- 05-25· 中国酒企异地战略研究院
- 05-25· 转一位猎头同行的感触
- 05-25· 金融海啸袭来的时候…
- 05-25· 【转载】七次面试
- 05-25· 中山金凤凰人才网
- 05-25· 2010年08月11日
- 05-25· 好莱坞模式及其对中国电
- 05-25· 鄂尔多斯印象
- 05-25· 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给
- 05-25· 《鄂尔多斯》月刊2011年第
- 05-25· 鄂尔多斯重拳打假 查获涉
- 05-25· [招标项目]鄂尔多斯市康巴
- 05-25· [转载]“欧艺墅”奢华珍品
- 05-25· 鄂尔多斯男性不孕不育-
- 05-25· 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加油
- 05-22· 第七周
- 05-22· 2011哈尔滨啤酒节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