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休闲食品 > 古镇新篁

古镇新篁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2 21:05   浏览 N 次  

  [新篁古镇] 地处嘉兴市南湖区东南部,东连平湖市曹桥乡,南接海盐县元通乡和齐家乡,西邻凤桥镇,北靠新丰镇。全镇交通发达,有嘉盐公路(嘉兴至海盐),凤篁公路(凤桥至新篁)贯穿新篁镇,距嘉兴市28公里,距海盐10公里,距乍嘉苏高速公路出口处不到1公里,距沪杭甬高速公路出口处15公里,距美丽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十分钟车程,到上海市、杭州市均在1小时车程左右。

  [镇名来历与建置沿革]据《竹里诗萃》载,唐宋时系村落,因林竹茂密,村名竹田里,简称竹里。明弘治年间(1488~1505),竹里开设丝竹,商民附居,遂有新行镇之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因四周多竹园,将新行写成新篁,一直沿至今。抗战期间,新篁镇、庄史镇合并称新庄镇。解放初期,建立新篁区政府,管辖新篁乡。1950年6月分设为新篁、庄史2个乡,1956年两乡合并称新篁乡,1958年10月与凤桥乡合并建立凤桥公社,1961年4月分置为新篁公社,1983年改为新篁乡,1984年撤乡建镇。2002年与凤桥镇合并建立凤桥镇,2002年7月1日成立新篁社区。

   [太平寺与太平四绝] 太平寺在嘉兴新篁镇南,前临丁溪(旧称放生河)。太平寺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南宋高宗曾避难于寺中,故原名“报恩寺”,在元代时遭毁。重建的时间,一说是太平寺所售参观门票背面的简介――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重建;另一说是新篁镇志《竹里述略》里的描述,明弘治年间(1488~1505),寺僧惠朗重建。虽然重建时间前后相差百多年,但有一个传说是相同的,就是明朝洪武或弘治某年,新篁当地流行瘟疫,而饮用寺中井水的人却没有被传染,四方村民闻讯后纷纷赶来寺中求水保平安,从此改称太平寺,也称太平禅院,延用至今。这口古井,现还在,平时不轻汲用。寺中古井也因此而成为“太平四绝”之一。听庙里人讲,井中仍有水循环,但“古井寒泉”作为古之遗留文物,只供乡民祈福,不轻易汲用。嘉兴知府李庚芸为题太平寺匾。清康熙时,寺中有异僧隐然,创伞拳,以伞为兵器教授镇上子弟。隐然云游四方,在多年的浪迹江湖生涯中,摸索、钻研出这一防身之术。太平寺在清代屡有兴废。据记载,乾隆年间那一次重建后,寺中有关帝殿、吕祖坛、随粮王殿等,释道混合。这在乡镇上的寺庙是很常见的。

  据史载,吕祖坛与关帝殿一起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先后被重建,因乡间善男信女求方治病屡有应验,香火开始日益旺盛。张廷济曾有一次吃腌鱼被鱼刺卡喉,求医不果,去了他家隔壁的太平寺,在吕祖坛前得一医签,授“以饴调蜂房咽”,结果药到刺除。藉着名人效应,太平寺的吕祖灵签开始声名远播。

  文昌阁的由来和沿革历史更久远。明朝嘉靖时(1522~1566),嘉兴人吴鹤与高道渐在太平寺读书,在寺中建起了一个小阁――沸雪轩。在寺内墙角处我见一石碑,是明嘉靖时吏部尚书吴鹏――吴鹤的兄长所撰的《沸雪轩记》,解释了小阁之所以命名为“沸雪”的来历:当时寺内千株槜李树,花开如晴雪,小沙弥在树下花间煮山泉泡茶,一时间泉沸如涛声,斯时斯景,是为“沸雪”也。清朝顺治(1644~1661)初期,有新篁镇人蒋澹林在太平寺中读书,因为乡中读书人高中举人的非常少,蒋于是在太平寺中结社,招乡里年轻子弟入社一起念书,互相促进、提高文采,此后果然乡间子弟屡屡有中。嘉庆初年,张廷济召集同好文人,不定期在太平寺或其他场所以文结社。到了清嘉庆十三年(1808),当时的寺僧湛宗重修前人沸雪轩,予乡里文人聚会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延至咸丰二年(1852),太平寺在沸雪轩中奉起了文星像,供善男信女膜拜。清末社会动荡,沸雪轩与文昌社渐渐废止。唯文星塑像和关帝像、吕祖像一起,在太平寺中保留了下来。佛道混供寄托乡间里人心中祈愿。

  太平寺香火最盛时,当年其山门左边是关帝殿和吕祖坛,右边是随粮王大殿;寺后有文昌阁魁星阁,阁旁有僧房、方丈室、华严经室、茶寮、禅堂等;方丈室后面是沸雪轩,轩之右是元代陆处士墓等等。

  1997年太平寺重建。太平寺是新篁著名的寺庙,其山门匾额,乃是集选张廷济行书“太平寺”三字而成,疏朗有致、秀气大方。又有“太平四绝”之“太平古井、独门伞拳、楠木大殿、无字碑石”远近闻名。作为镇上留存的唯一的寺庙,自有其缘法造化,里人也是颇有些传说在里面的。

  岁月荏苒,现在的太平寺规模虽不大,但建筑结构还是仿效杭州灵隐寺,有金刚殿、大雄宝殿、方丈殿、罗汉殿等等。八百多年来,太平寺屡经毁建,唯大雄宝殿屹立不倒(大雄宝殿即“太平四绝”之一的“楠木大殿”)。几百年来,虽有内部修缮,但从未尽数拆毁过。据史料记载,1938年4月27日(民国廿七年四月廿七日),盘踞嘉兴侵华日本军进犯新篁镇,镇上两千多间民房化为灰烬,杀害平民十余人。日寇入侵时,太平寺未逃厄运,唯独楠木大殿屹立于战火后废墟中,堪称神迹。解放后楠木大殿曾被镇粮站作为仓库存放粮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楠木大殿作为宗教迷信场所又险遭三次被拆,但最后都以拆庙之人失败而告终。乡人传说,楠木大殿梁上盘有巨蛇,毁庙众人在拆的过程中都亲见巨蛇盘梁而被吓退。蛇确有栖身木制老屋、以仓鼠为食的习惯,俗称“家蛇”。“巨蛇护殿”的传说,虽有夸大的成分,但很有可能真有其事。楠木大殿历经几百年而未遭毁弃,也是太平寺的劫数缘法。

  《嘉兴新篁太平寺志(初稿)》专稿《伞拳传人吴邦荣》一文,其大事记云:

  1950年冬,大殿观音像、十八罗汉等遭毁。

  1958年,寺内大钟被大炼钢铁。

  1990年,伞拳传人吴邦荣向政府提议,要求恢复太平寺。

  1992年3月4日,嘉兴市郊区政府“嘉郊政发06号”文件,同意开放太平寺。

  1993年春,年届八旬的高僧宏正法师受礼请住持太平寺。“野塘寒影剧萧条,古寺荒凉雪未消。”此时此刻,巍巍古寺,只剩劫后馀生,满目苔痕的楠木大殿,飘摇于风雨之中。法因人弘,宏正法师悲厚宏深,毅然带领杨祖祥等弟子,广结善缘,历尽艰辛,为重建寺院,光大佛门,表现出了感人肺腑的献身精神。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仅四年时间,便相继修复大雄宝殿,重建金刚殿、客房、大竂、净舍等建筑,同时添置宝鼎、铜钟、香炉、供桌、琉璃灯等大型法器。

  太平寺建筑结构仿杭州灵隐寺,有金刚殿、大雄宝殿、方丈殿、左右为纯阳殿、罗汉殿、钟楼、鼓楼、汲古亭等古建筑。清嘉庆举人新篁红延济等,均留有匾额及诗、书、画墨宝。最著名文物是“太平晓钟”和“古井寒泉”。尤其令人感叹者是太虚大师高足宏正法师事迹。宏正法师生于1914年,6岁剃度出家,17岁任成都文殊院住持,1945-1965年为余杭宝灵寺住持。年届八旬出任太平寺住持。法师持戒谨严,克已谦恭,七十年戒牒显示大德威仪。1998年1月3日凌晨,宏正法师在寺院中安详示寂,寿85岁。6日后法师遗体送苏州灵岩山寺茶毗,火化后得彩色舍利子1980颗,洁白晶莹舍利花若干。佛界人士赞叹:得一颗舍利子已属不易,何得千数!可见法师修持功底深不可测,成佛无疑矣!

  “独门伞拳”亦是太平四绝之一,也是一门全国独有的武术套路,属太平四僧中的隐禅大师独创。坊间有云伞拳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隐然和尚,隐然、隐禅同为康熙年间新篁太平寺僧人,乡音“然”、“禅”同音,疑为口误,应为同一人。隐禅和尚曾于暑天在经室中敞衣饲蚊,如此佛心,他所创的伞拳想必也是温和敦厚,只为健身防身之用,不事攻击。

  “太平四绝”另一绝是“无字碑石”,关于其来历多方难考。在《竹里述略》里有描述明万历间县令陈儒在新篁建常平仓时,曾刻一石碑,额题“常平仓”三字。后常平仓址废,石碑偃卧于草林间,年深日久,顽童攀爬敲打、耕牛蹄砺角磨,所刻碑文渐渐剥落。清嘉庆中期,张廷济藏而覆置,碑得以存。但未有直接证据表明此碑即太平寺无字碑,故记此存一疑耳。因寺内大修,这块“无字碑石”靠在前殿墙脚,毫不起眼,若无寺人指点,实无缘得识。

  太平寺后院小楼,曾为新篁名人张廷济故居,旧时与太平古刹只隔一沟,如今已围在太平寺内,成了太平寺西北角的一部分。张廷济与太平寺渊缘颇深,太平寺之所以形成如今的佛道混供形态,想来与张廷济推崇道家一派的隐士作风有莫大干系罢。

  [太平寺伞拳] 伞拳系清康熙年间(1660―1720)嘉兴竹里(今嘉兴新篁镇)太平寺隐然和尚所创。伞拳特点是:综合国刀剑棍鞭等兵器的技法,强调灵活多变,刚柔相兼,技法闪展灵活,避实击虚,快刺猛挑,进退圆活,由刺、挑、点、截、撩、拨、托、顶等动作组成套路。

  伞拳歌诀:“独门伞拳世间稀,刚柔相兼身法奇,调神养息丹田气,以气催功伞似飞。罗汉双掌定乾坤,传世套路四十六,捷点刺撩闪展灵,虚中实、实中虚。虚虚实实待时机,变幻莫测心灵巧,进退自若胜游龙”。

  “独门伞拳”亦是太平四绝之一,也是一门全国独有的武术套路,属太平四僧中的隐禅大师独创。坊间有云伞拳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隐然和尚,隐然、隐禅同为康熙年间新篁太平寺僧人,乡音“然”、“禅”同音,疑为口误,应为同一人。隐禅和尚曾于暑天在经室中敞衣饲蚊,如此佛心,他所创的伞拳想必也是温和敦厚,只为健身防身之用,不事攻击。

  伞拳至今仍在嘉兴流传。新篁卫生院医生吴邦荣为伞拳的独门传人。

  《嘉兴新篁太平寺志(初稿)》大事记栏载:“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金姓船匠夜遇十七僧,顿悟。出家太平寺,法号绍升。能祈雨,俗称金和尚。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僧隐禅积薪自焚。下体焦灼,犹讼药师法号不觉。额焦乃瞑。”核查1983年《武林》杂志,吴邦荣先生有关伞拳出世的相关文字,吴邦荣先生称:“传说隐然和尚是云游四方化缘的挂单僧,来到秀水竹里,被太平寺金方丈所识,相邀留居寺内”云云,吴先生所称“金方丈”概指绍升法师无疑,而“隐然和尚”自当系“隐禅”法师之误。秀水竹里一带,吴越语间杂,“禅”、“然”同音,误传亦在情理。

  《伞拳传人吴邦荣》载:“隐然回到太平寺。。。。创编了一套伞拳,旦夕苦练,秘不外传。不意被寺内一位知客僧偷学。隐然圆寂后,这位知客僧便成了伞拳的唯一继承者。后该僧年迈。。。传给侄子陆正荣。。。从此,伞拳在陆氏一家世代相传,至陆大观止,未为世人所知”云云。此皆吴邦荣先生以己独尊之意。1983年《武林》杂志,吴先生撰文,尚有“至陆翁已历三百五十余年了”字样,亦类欺世之词。考僧隐禅圆寂至今,尚不足三百年,即便由知客僧偷学至今,也不足三百年,何来“已历三百五十余年”之说。“偷学”一节,具欺人之谈,凡练家子,人人皆知,高深武学,名师悉心传授,身传言教,学生尚有不明处,何能赖一“偷”字得来?“明灭一灯续,禅关有几人”,武学有类参禅,得道者非子孙亲友方可承继者,个中玄机,“缘”来如此矣!

  另,《嘉兴新篁太平寺志(初稿)》专稿《伞拳传人吴邦荣》一文,其大事记有云:

  1950年冬,大殿观音像、十八罗汉等遭毁。

  1958年,寺内大钟被大炼钢铁。

  1990年,伞拳传人吴邦荣向政府提议,要求恢复太平寺。

  1992年3月4日,嘉兴市郊区政府“嘉郊政发06号”文件,同意开放太平寺。

  吴邦荣先生无疑是新太平寺的有恩之人。这且不论。

   [张廷济与“新篁十景”] 几百年的新篁,最有名、最为后人称道的人物,便是清代的金石家、书画家张廷济,其生卒年史料有称1768~1848,但据现居新丰的张氏后人张虓介绍,家族代传张廷济生卒年为1768~1835。山灵水秀之地,总会出俊秀之士,而这些名人又会使一方乡里声名远播。新篁也不例外,因为出了金石名家张廷济,新篁始得以名声在外。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阮元在浙江任巡抚时,曾广为发掘浙江文人,他听闻新篁张廷济的才学,专程赶去新篁与之结为金石之交,两人大力倡导考据之风,领一时风骚,新篁一镇因此得以广为外人所知。从阮元赠张廷济的两首诗中可以看出那跃然纸上的惺惺相惜之意:

  “诗人旧居传梅里,名士新居在竹田;

  解得楚辞篁字意,清阴满地绿如天。

  放梢新竹密围楼,金石奇文自校雠;

  学得齐桓陈柏寝,也应权拜小诸侯。”

  张廷济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未,晚号眉寿老人,清嘉庆三年(1798)乡试第一名高中解元,之后一直留在新篁祖居中从事艺术创作和古物收藏,曾自我形容生活方式是“使卖字钱,吃种田饭”。其子张稚春同为清末解元,乡人称为“父子解元”。清末时局动荡政界冗杂,推想以张廷济之隐士作派,在仕途一道或难有上升空间。这反过来倒也使他以一颗平和之心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清仪阁印谱》、《清仪阁题跋》、《桂馨堂集》和《眉寿堂集》等,这样的艺术成就,若浸淫官场俗世,实难有所作为。张廷济在工于诗词书画之外,喜收藏各类古器文物,尤其擅长文物鉴赏和辨伪,是清代末期著名的书法家、金石家、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一直到今天,收藏界还屡有发现辗转流传下来的张廷济所藏珍贵文物,如青铜器、紫砂茶具和书画等。我曾在嘉兴博物馆看到张廷济的一幅扇面和他收藏的明制紫砂一滴壶。扇面笔意浑厚有力却不事张扬,隐隐然透露出旧时文人闲适洒脱的名士派头;而一滴壶直径不过三厘米,小巧可爱。遥想当年张廷济或许正是一手轻握一滴壶,一手执笔在扇面题字作画――斯时斯景,正是一副令人欣羡的“富贵闲人”图。

  张廷济故居旧时乡人称其为“张家故居”,史称美园。园内建筑曾有清仪阁、醇雅堂、考堂、寿堂、蒋园和槜李亭等。清仪阁内收藏的金石、书画、碑板等等,在当年“甲于两浙”,惜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毁于兵乱,所藏古物散佚殆尽。“咸丰兵乱”四字,屡见史籍,古物珍品,毁之无数。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正是当年横扫江南诸省的天国名将,遥想战乱荼毒,令人思之长叹。而故居所存其余建筑在抗日战争初起时,亦被日本兵毁于一旦。前后近百年间,太平兵乱,令人叹惜;而日军侵略,则唯有长恨。抗战后,藉其在新篁的财力和人缘,张氏后人又按故居原貌在旧基上重建了祖居。解放后故居收归政府所有,“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用作“群众专政指挥部”。新篁的老人还记得张家园内有池子与小亭等,如今已悉数不存,所遗数间小屋成了太平寺的一部分。

  与张氏故居般渐致湮没的,还有“篁里十景”。“十景”作为旧时文人寻诗觅画之所在,是彼时文人墨客喜好的一种寻景方式,有天然形成的,也有后天建造的,各地皆有,泛于大同小异。若无鲜明人文特色,或后人不断破坏,其渐至消亡实难避免。“篁里十景”计有“太平晓钟”、“丁溪新涨”、“骑塘残雪”、“净湘槜李”、“禇坟早梅”、“溪南补竹”、“南舍春耕”、“流泉秋月”、“六如夕照”和“白洋烟雨”等。“太平晓钟”即太平寺钟声。“净湘槜李”指净湘寺所植槜李之景。相传张廷济之父从净湘寺引种槜李至家,并筑小槜李亭,以致张廷济多有描写槜李的诗作留传后世。“溪南补竹”是张廷济后人在南街补种新竹以增景致。“六如夕照”里的“六如”,指的是六如庵,清嘉庆中期毁于火灾,道光年间重建,惜如今未获寻见。

  [新篁古桥] 新篁地处水乡泽国,乡间多桥。

  流经太平寺山门的是丁溪,旧时曾为放生河,清康熙时隐禅大师的弟子维辉和尚,留下诗句云

  “莲池师可是前身,物我相关未了因;

  我喜会心曾不远,悠游鱼乐见天真”。

  横跨放生河的,是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太平桥,桥正对着山门。如前所述,丁溪是一条丁字形的小河,横贯南北,在“洋桥”处折而向东,故太平桥是南北走向,横跨在东西走向的放生河之上。现存的太平桥为乾隆廿九年(1764)重建,是一座单孔的石拱桥。桥柱旧刻联是“秦溪秀色来坤位,莘水光华集巽隅”。太平桥孔内有石刻和尚的雕塑,是一种水文标志。水乡古桥多有标注水平面变化的水文标志,均以造型各异的石刻雕塑的形式出现。这个“石刻和尚”呼应了桥北太平禅寺和桥下放生河的佛文化大环境,别具匠心。乡间里人多知此桥有几百年历史,故担心桥之存废,以手指桥身说:“你们看,桥桩都移位了,不修迟早要塌。”乡人担心甚是:与其塌了重建假古桥,不如及早修缮。****年**出资修缮。

  横跨南北走向的丁溪,有五座桥,由南向北依次是:南星桥、洋桥、大中桥、青龙桥、余嘉桥。这五座桥相距都在一百米左右,连接镇东街与镇西街。

  溪流进入新篁,首先流经的是南星桥,故南星一桥又如新篁的门户。南星桥古时又叫新桥,清嘉庆五年(1800)重建,是目前嘉兴保存最为完好的七孔石桥。乡间学者张廷济曾在募建南星桥序中说:“夫古人云为善最乐,谓建桥为善……”桥之建成,改善了小镇的交通,方便了与外界的联系,是造福乡里的大善举。把“众乐乐”的大善举自谦为因求“独乐”才为之的小事,是为大学者过人涵养的体现。张廷济为重建的南星桥手题桥名,又题石栏额“文昌朗照”和“寿纪光华”。它的桥联刻有“山色云浮,澉乍浦百峰拱秀;波光银涌,汉魏塘两水安澜”和“虹跨珣溪,槜李纪春秋胜地;龙迎秦岭,里仁标吴越名乡”。南星桥桥身宽大,横两米多,纵十余米。

  迎着溪流往前,就是乡人口中的“洋桥”。洋桥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所造,以仿日本木桥的建筑形式出现。“东洋木桥”与乡间古石桥相异,故乡人直呼为“洋”桥。解放后,木质经年腐朽成危桥,政府斥资重建洋桥,更名为“建设桥”,颇符当年之时代特征,但乡人习惯还是呼为“洋桥”。

  “洋桥”再往北一百米左右,是大中桥。大中桥又叫中桥,现存的桥是道光八年(1828)重建的四孔石桥。张廷济手书石柱联“喜鹊填成,从此题名联驷马;彩虹绾就,即令利市富千羊;玉带绾丁溪,圩接东西,市联南北;金波胜甲溇,谷丰冬夏,榜发春秋”,全联囊括了读书人金榜题名、商人日进斗金、农人秋后丰收等祈愿,朴素却又真挚。

  百多年前新篁没有高大建筑,站在太平、南星二高桥上,能遥望乍浦远山,正所谓“如眉如黛,隐然可数,天然一画本也”。当年张廷济等乡间文人,闲余寻诗作画多上太平、南星二桥。前人金文垂留有一新篁竹枝词,在文人的笔下,太平、南星二桥浪漫而绮丽。

  大中桥往北,在镇西街上,有一座南北走向、与南北丁溪平行的小桥:流泉桥。流泉桥旧时也曾作楼前桥,其实“流泉”“楼前”,在新篁当地人口中发音并无二致。现今的流泉桥是在原址上新造的水泥桥,桥边还剩有两根废弃的桥柱,当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时重建的流泉桥的桥柱了。流泉桥的“流泉秋月”是“篁里十景”中的一景,惜乎如今的流泉桥是近年新造的水泥小桥,生硬而粗糙,站在其上赏月,委实大煞风景。

  走过流泉桥,距大中桥一百米处、与大中桥平行的,是青龙桥。青龙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原址上重建的。听乡间老人讲,重建前的青龙古桥是三孔石桥。青龙桥以北,是余嘉桥。余嘉桥也曾写作俞家桥。现存的余嘉桥是新建的水泥桥,但望其石材桥墩隐约还在,应该就是乾隆年间重建余嘉桥的桥墩了,惜石柱联随桥之重建而散失,桥柱旧联曾曰“一水北来凭管轮,千家南望是权舆”。据乡间老人所言,余嘉桥是单孔石拱桥。

  由北往南,南星桥是七孔石桥,依次递减为大中桥四孔、青龙桥三孔,最后余嘉桥最小成一孔。这样的布置有当时乡间民俗风水上的道理。民间云流水是财,丁溪由北入新篁,是以南星桥最宽大,起纳财作用。后来流经的几座桥,桥孔越来越少,以期使流水越流越慢、越流越小,流出新篁既慢且小,以期新篁能聚财。也是乡人纯朴的祈愿。

  如今七座石板古桥只剩三座,不免惋惜。但新旧更替,原是世间常态,只是心愿古镇新篁不要在发展中失之偏废,以致人文历史尽皆散失。保护,是另一种重生和发展。历经几个世纪的村镇,其古气断不会轻易在喧嚣的尘世中散失。也许某天,在新篁能重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情景,成为现代人为涤荡心灵而暂时遁处的一方世外天地。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