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2日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7 15:59 浏览 N 次一得集笔牛馆 笔牛 (2006-12-17 08:45)
<篇名>一得集
书名:一得集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叙
属性:唐时有西域治疾方一卷。乃西域仙人取传见艺文志。余小蓬莱谣有云。炼就金丹一粟黄。不堪大众共分尝。待
游西域仙人到。备说人间治疾方。即谓此也。夫道家龙虎铅汞。徒托空谈。桐柏真人以大还丹。命张老沿门唤卖。
究竟何人白日升天而去。不如王侯单方。救人疾苦。不失为菩萨心肠。心禅和尚隐于浮屠。而精于医。其论医诸
条。无不入微。非精研轩岐之书。不能道只字。取附诸案。尤见运用灵机。不拘死法。和尚于此道三折肱矣。庚寅初
夏。余住右台仙馆。和尚见访。并出此一编乞序。余虽不知医。而素知和尚之精于医。辄书数语于其简端。使知扁
鹊仓公。固有隐于方外者。勿徒求之市井悬壶之辈也。曲园居士俞樾。
<目录>
<篇名>叙
属性:医之为道虽小。而济世与良相同功。古人岂欺我哉。僧心禅来杭有年。而吾杭奇难之症。赖以全活不少。医案乃
摘其尤者。仅十之一二耳。予颇耽医书。而心禅上窥轩岐秘笈。下至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暨国初诸大家靡不殚。
精竭神。选择精粹。手钞成帙。每与予谭。元元本本。如数家珍。而舌底澜翻。辄觉灵绪纷披。头头是道。诚可嘉也。兹有上洋之行。袖出医案。问序于余。余以心禅。根柢之学既深。而又能于临症之际。神与古会。不苟下笔。是真食古
而化。不拘拘于古法者。不尤可嘉也哉。自是所得益深。所诣益进。日新月盛。积成巨编。异日归携南海。焚香献佛。
迦叶当必从旁拈花微笑日。大士济世婆心。如是如是。
\x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仁和李鹏飞序\x
<目录>
<篇名>叙
属性:吾辈读古人书,能阐发古人精蕴。复不沾滞古法。自成一家。以上追古人。谁谓古今不相及耶。医道何独不然。僧
心禅多聚古名人医案。抄录不啻数十百本。末皆缀以评语。动中 会。楷法端洁。诚是。嘉也。君于此事。不知何日
能了然。亦可谓勤且笃矣。君侨居杭垣。历有年所。而士大夫持金帛邀求者。日踵门至。予每戏之曰。君既方外。是
戋戋者。将何焉耶。君言予有三大事心愿未了。HT 墓未厝。而嗣未定。本支贫乏。不能婚葬者未有应给。予闻之跃
然起曰。天性人情。两得之矣 。此有本之学。方外能然。我辈愧之多矣。且君志在必成。予见其评选各家。虽祁寒大
雪。执笔呵冻。夜恒四鼓不倦。百结精诚。一团心血。灵谈鬼笑。告语如闻。其案头所置。若徐灵胎。薛一瓢、叶天士、
喻
嘉言。陆养愚祖孙。并江 父子。名医汇案。魏玉衡续名医汇案。撷其菁华。去其糟粕。补未备而集大成。洵黄岐之
嫡传。青囊之秘诀也。功余临症。案稿寸浓。间将返棹。请为商定。予以少禅根柢儒修。沾濡佛化。顾所诣之精如此。
天下岂有无本者。而可以言道哉。佗日心禅了愿归山。有大力者。焉之刊刻其评本。必有巨眼者。知其致功于古。
收效于今。又将如心禅。今日之评古人以评心禅矣。心禅年甚富。名甚盛。养生有术。
神明算测。妙谛元机。由兹参悟南海灯传。舍君更谁续也。其精诣将有进于此者。此特其嚆矢焉耳。心禅勉乎哉。予当
拭目俟之。
\x光绪十六年庚寅元月平阳徐引之淞樵甫书于钱唐青龙寺寓次\x
<目录>
<篇名>自叙
属性:礼记所载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或曰。祖孙世传。历久效彰。或曰。黄帝三代书。当尽读。鄙意窃谓不难。查三世
者。必有夙。因前定。何则。宇宙茫茫。业医万计。有名满都邑。铁限且穿。要旨元机。毫不领会。有关尺了了。指下
分明。议病处方。俱与古合。此岂非夙因与。心少斟师承。长喜读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千金、外台。汉魏唐宋元
明秦初诸大家。寝馈其中。十更裘葛。启扃发微。问世未遑。玮板瑶函。多方购置。良师益HT 。极意讲求。嗣遇李梦
舟先
生传授针灸。其补泻迎随。候气留气诸法。皆与灵枢甲乙经。古书相符。详勘细玩。略有寸步前闻。知者延为延医。何
一出手。幸
获大效。世有狂妄讥予泥古。予以闭门合辙。戾古炫奇者悉。尽信无书。援古引咎者谬。予不敏。每兢兢焉以陨越
古绳墨为虑。炫奇以矜能。不敢也。引咎以速谤。尤不敢也。噫嘻。心既无家传秘诀。而黄帝三代之书,又不能深入
显出。伐毛洗髓。凭是风因。所在望古遥集。采菁撷华。焚膏继晷。乐此不疲。禅修用力满腔悲悯。打包出山。由宁而
杭。倏忽三载。虚名浪得。延请踵至。积稿成册。癣等嗜痂。诸公谬赏。嘱咐手民。二符之愚。以谂来者。疾我罪
我。均不知焉。时
\x光绪己丑余月下浣三日心禅自书于虎林紫阳山旅邸。\x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辨正徐洄溪先生医者误人无罪论
属性:客有疑徐灵胎庸医杀人无过之说。予应之曰。先生何庸医之问也。即当代名医。亦惟有过无功而已。夫人偶感
一疾。敦请医师。举室惶惶。如旱望雨。神明奉之。师保事之。偶效见功。金帛以酬谢之。万一蹉跌。性命攸关。过将
谁诿。庸医种种作孽。其罪可擢发数哉。客请详论之。余曰。有庸而诈者。迎合主意。百计阿顺。宜补宜泻。宜温宜凉。
每乘其机而利导之。全罔顾病症何因。或生或死也。有庸而妄者。自作聪明。诊毕即索视前医所批之方。无论其是
与不是。必与之冰炭悬殊。炫己之长。形人之短。病或不测。则曰误服某某之药也。有庸而迂者。固执鲜通。一成不
易。讵知病变百出。朝宜温补。暮宜凉解。或素性本寒。病宜仍用芩连。素性本热。病宜仍用桂附。倘必胶定成见。药
有一是。病无两歧。遇此等朝暮变症。并病与平大相反者。其祸可立而待也。有庸而陋者。和同无主。人云亦云。脉
理既不精审。药性又未熟谙。一味随声附和。不敢别参意见。病者深喜其容顺易言。处方平淡。到处推荐。妇孺知
名。自谓平生不任咎责。其立心尚可问耶。或有怪僻之辈。所用之药。辄伪托吴门叶天士一派。既不讲求神农本
草。而李时珍纲目。又略不一观。惟于日用无关得失之物。随手撮取。自诩灵妙。究竟不对药症。贻害非浅。此盖庸
而托于高也。或有浅近之徒。习惯方药。仅仅只十余品。人有非笑之者。彼辄借口薛立斋一代医宗。其奏效每不
出补中益气。逍遥散。归脾汤三方。盖立斋神明于此。后人尚嫌其冒昧寡识。况与立斋相去倍蓰者乎。不几为东
施之效颦乎。此盖庸而失于偏也,或有近地文士。性颇聪明。略看方书。本无志于医道。世人不察。以其文理素优。
议论锋起。家延医者。务必邀伊芳商酌。伊芳遂于背地改换药味。成则居功。败则委咎。医者将何所施其技耶。此盖庸
而取巧者也。或有远方邪人。诡称针灸外科。件件精能。毕竟一无所长。针灸则以人之皮肉试手。外科又必先用
烂药。使其疮孔渐大。难以收功。令人心寒胆怯。而后可任己治之。且又不能权操必胜。因是以致毙命者。十有七
八焉。此盖庸而行险者也。甚且轻症用重药。重症用轻药。是非颠倒。夸张伎俩。不知医之为道。利在治症。有是症
即有是药。安可弃症不论。而故反其药以治之。倒行逆施。其症不增剧者几何。顾病家每每堕其术中。以为立论
既与寻常不同。其必九折肱可知矣。此真庸而大谬者也。甚且易病为难治。难病为易治。试思以难为易。势必以
平易之药治难病。以易为难。势必以奇难之药治易病。病者如略无主意。似此药病毫不相当。不诚难者益难。易
者不易。即其错误。何能挽救也。此盖庸而极坏者也。甚且贪得无厌。或遇富浓之家。明知其症已危。必不使另请
高明。设法图救。盖迁延日久。将为己多啖银钱地步。直至奄奄待毙。束手无策。合家诟詈。走避不遑。此盖庸而丧
心者也。甚见攀援当路。而大官显宦。往往成竹在胸。即遇伤寒暑湿。亦必喜用人参、附子、干姜、熟地等峻补之品。
以为培养元气断不敢使苦寒发散之药。以克剥之。医者恐投其忌。一误再误。变症百出。噫嘻。彼虽王候将相。因
己无所主持。商治于我。我仍不能主持。重其意旨。轻其性命。何不量之甚也。此盖庸而无志者也。客闻余言。遂跃
然而起曰。君为庸医。穷形尽相。又将何所逃罪于天地间耶。顾灵胎本朝名医。何议论竟刺谬若是。予曰。此殆非
灵胎先生之言也。灵胎着书六种。语皆精卓可传。词气之间。从未稍为庸医宽假。其人参论。言近日之医。杀命于
人不知之地。而天之降祸。亦在于人不知之地。药方论。言名养生。而实速死。江湖恶习。圣人之所必诛。此皆其手
足爰书。何忽为庸医开脱哉。何又以尚有微功。纵容其杀人哉。且立说尤属诞谩无稽。既言人生死有定数。则是
若夭若寿。皆命主之。何又言命无权耶。既言必生疾病。使之不寿而死。则是生疾病者。亦命主之。岂能使其病而
不能使其死耶。既言命之权于是独重。而又必假手于医。以令病轻者重。重者死。则是命之权反出于医之下矣。
而何言独重耶。予谓是不知命。尤不知天。试思天何事不可死人。而乃使救死之医。充此冥使鬼役。则将杀人愈
多。而立功愈大乎。窃杀人有功。务如华元之杀曹吉利。浸假济事。诚汉家一勋臣也。乃欲杀而不能杀。可见其权
仍操于天命。而断非医者所能夺也。故张文端公言吾人一生福命。必不致误死于医手。药纵错投。亦惟多受痛
苦而已。此盖儒相持平之论。医家万不得以此借口。适以张庸庸者杀人之胆耳。况此论文义。自相矛盾。如上文
言心术不正。害人无算。天每不降之罚。下文言立心诈欺。假药取财。其祸又无不立至。即使灵胎为之。亦属游戏
笔墨。乃校刊时不一检点。公然以误人无罪命题。附之卷末。致乖本意。殊可怪也。心本庸愚寡学。悲悯徒怀。遇不
可救者。既不能起死回生。而可救者多方疗治。试辄获效。又迫于处境。不得如灵胎之不受值也。清夜扪心。罪过
簇。书以警人。并以自警。客首肯者再。为浮一大白。
心禅和尚。医中高手。历数庸医误人之罪。俨如铸鼎燃犀。怪异何从躲闪。即起灵胎于九京。亦必相视而笑。拍
案叫绝。至其文笔之矫健。层层驳诘。痛快淋漓。非寝馈史汉十年者不办。(弟淞樵拜读)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读王孟英治张养之久病伏邪医案论
属性:按张养之伏热深锢。缠绵七载。罄其家资。更一百十三手之医而莫能愈。无奈多购方书。居然自疗。又误服辛温
之药。王孟英先生。屡谏不止。嗣因恶寒头痛。百治罔效。遂邀孟英诊之。孟英认定脉症。确系实热内蕴。非用硝黄
犀角大剂峻攻。断不能散其久久固结之邪。且邪气与正气交并。与贼寇之盘踞山谷。倚恃险阻。并有莠民为之
内应。而良善亦迫于势而从之。使非雄师大队。具排山倒海之威。既不足夺其气焰。一鼓而下。必将群哄以起。又
何能破坚击锐。权操必胜耶。抑使非秉钧轴者深结主知。太阿在握。则旁挠之议,皆得而阻之矣。纵百战百胜。精
忠贯日。如宋之张、韩、刘、岳、诸大将。又几何不功败垂成。徒扼腕咨嗟。而莫能挽救耶。噫嘻。医虽小技。而用药
生死之机关。诚有与治兵相通者。譬如王孟英之于医林。而神勇不啻四将。遇此体怯阳痿、咳嗽、痰沫、各症。直如金
人久据宋之疆土。四在疮痍。存亡系于呼吸。而内有戚友诋毁百出。外有于某扬言于族党。是又不啻秦桧汪黄之
弄权于肘腋也。使张养之暗昧不明。如宋诸君。则孟英必不能逞其伎俩。而洒泪以班师矣。虽然。孟英与养之知
交有年。观其初犹疑虑。及见方案。始出惟君怜救之言。并后伏枕恭听。大为感悟。则其中已摇摇如悬旌而不为
群议所撼者几希。然当此将信未信。不有如孟英者。一腔热血。和盘托出。独任其咎。毫不推诿。又安得回阳春于
指下哉。可见朋友交际。身命所在。剀切指陈。至于此极。尚有如喻嘉言尚论篇所云者。虽苦口赤心。唾弃一切。往
往付之东流逝水。病家岂诚不知其雄视一时耶。第当局者迷。兼以庸手装出一副规模。似阻非阻。而愚暗者。必
皆为其所中。迨燎原之火。不可扑灭。始知不信任明师之过也。悔已晚矣。况夫君臣之间。名分凛然难犯。万不能
面罄衷曲。而大奸巨憝。又从而倾挤之。不遗余力。其较难辄什百千倍于是者。此有志之士。读史至靖康之际。未
尝不废书而三叹也。
治通于兵。学涉于史。惟根柢之盘深。故枝叶之峻茂。谁谓三折肱之医。不从天根月窟中来。(淞樵评)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临症必先读书论
属性:俗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或曰古今元气不同。古方不可以治今病。二说误尽后学不小。似业医者。可不必
深究古法。惟求临症多耳。此医道所以日趋而日下也。盖必先读书。而胸有成见。临症始知用方之变化。若不读
书而徒临症。虽多亦奚为哉。况病有虚实。变化万端。治有补泻。方不执一。如同一发热。而热有虚实。宜温宜补。宜
凉宜泻。不读书何以知彼虚而此实。如大匠之无绳墨。不几伥伥无之耶。学人务须深究古法。循其规矩。而后见
病知源。得心应手。盖古人立方之意。即是规矩所在。由规矩而生巧。方为真巧。若眩奇以弄巧。则巧反拙矣。孟子
云。大匠使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是必先熟规矩。而乃能生巧。予谓学医必先读书。而后临症。此物此志也。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治病当悉未病论
属性:古云欲知其假。先识其真。若欲治病。必先知未病为要。盖人之脏腑经络气血。原本饮食传导。皆有一定之理。营
卫之循行。昼夜有常度。凭腰之上下。而分其清浊。七窍之中。在上受清阳之灌注。在下司浊阴之传导。呼吸应乎
开阖。动静分乎阴阳。如脉以四至五至为常。三至二至即为不及。不及则为虚为寒矣。六至七至即为太过。太过
则为实为热矣。脉之鼓动应乎肌中。如按之未及于肌而动应皮肤者。即为浮而病应在表。按之肌肉之分。而脉
尚未得。必重按至骨。而脉始应者。即应沉而病应在里。故必先知平素之脉。而后乃能识病脉。知表里虚实之大
纲。而更推之以部位时令。细切何部之独异。则病无遁情矣。故学医者。必须先读内经。是以素问详论脏腑营卫
色脉常变。靡不精细。夫常者一定之理变者化机万端。先知一定之常。而能应变化之万端。如治丝而不紊也。否
则乱绪纷纷。从何而下手耶。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烟痢宜通不宜塞论
属性:痢之一症。古名滞下。以肠胃之中。先有积滞而后下也。痢乃后人之伪名。先贤论之详矣。今则世俗通称为痢而
治痢之法。非通即涩。方书亦复如是。近洋烟入于中国。凡食洋烟而病痢者。名曰烟痢。病患先自胆怯。必求峻补
速至。医者不知此理。每以漫补止涩而坏事。故不得不辨论之。盖吸烟之大便。每多燥结。平日有五六日一更衣
者。有十余日而始一行者。而其所食。未必不与不吸烟者等。则其肠中之积垢。年深月久。可胜道哉。故必通之而
始安。余亲见一门子某。素有烟癖。瘾且甚大。后因署中事忙。不暇吸食。每以烟泡过瘾。病痢数月。形如骨立。腹痛
后重。一医主以下药。下黑粪如羊矢者甚多。视之皆未化之烟泡也。由是遂愈。而烟瘾亦不作矣。又一鲍姓者。先
自吸洋烟。后因歇业。戒而不吸。二年余矣。病痢困惫甚剧。无力医治。日求仙方。一日求得百部一两。众谓此物能
杀虱。岂可服一两之多。即服宜减之。病者坚信不摇。服之。腹大痛。众骇极。少顷登厕。下黑小虫数碗。病如失。自
是縻粥调养。亦不服药。胃气渐旺。身体壮盛。反逾于昔。然痢之宜下。不独食烟者为然也。又一宁波人。客游闽地。
一日啖鲜荔枝百余颗。而回宁已十余年矣。患痢疾久之不愈。一医视之。谓病虽久。腹痛拒按。尚有积滞。宜下之。乃
用硝黄等药。果下宿物甚多。视之皆鲜荔枝也。下后而病霍然。可知食积肠胃。虽十余年之久。而尚能不化。仍是
原物泻出。夫痢病古称滞下。其命名可想见矣。以不吸烟之人。患是症者。宜通降行气。十之八九。至有久病纯虚。
魄门不藏。而腹不痛。或便出无度而不自知者。又当别论。总之吸烟之人。肠中积宿。愈久愈坚。岂可再用止涩耶。
或曰吸烟之体多虚。若再下之。难保不暴脱也。余曰。医家病家之所误者。只在此句。盖积滞在内。脾不能为胃行
其津液。胃有陈积未去。势必不能纳新。所以肌肉日削。外现之虚象百出。若得积垢一下。胃即能纳。脾即能运。何
脱之有。但病家见此虚象。一闻宜下。无不吐舌。所以为难也。而医者当委曲开导。转危为安。亦是救人之一端。切
勿附人意漫补以杀人耳。予再请以格物之理比例之。譬如久燃一灯。油足则灯明。油枯则灯暗。此自然之理也。
乃久燃者油尚有余。因其上结。灯煤。如不从而揭去之。其灯必暗。使不知致暗之油。而徒添其油以望灯之明也
难矣。明乎此。而内本真实。外视虚象者。或峻补耶。抑降下耶。此内经所云。去菀陈则正气复是也。再小儿秋患泻痢
最
多。其症由于暑秽挟食滞者。十有七八。治以芳香醒脾逐秽。内清暑邪。佐以化积之品。一二剂而即愈。其若
日久脾虚。则佐以健脾之品。余治是症。用是药。无不应手而愈。方则每多相同。其食切忌温燥。以致胃液干枯。不
能敷布于上。而为腹硬咳嗽变成疳劳之症。如芳香则宜藿香、菖蒲、佩兰叶、佛手柑等。清暑则宜鲜荷叶。鲜青蒿、
六一散、黑山栀、条芩、川连等。苦味坚肠。且以止痢也。运气则宜广皮、木香、槟榔、腹皮等。消食则宜神曲、谷芽、
麦芽、山楂、午时茶、五谷虫、鸡内金之类。健脾则宜西洋参、茯苓、炒麦冬、炒扁豆、甘草、粳米之类。养胃阴则宜
石斛、麦冬、木瓜、乌梅之类。利小便则宜车前子、泽泻、滑石之类。杀虫则宜胡黄连、榧子、使君子、槟榔之类。然
必佐以甘药以诱之。使虫喜甘而求食也。儿医之治泻痢。每用葛根。观叶氏书。当知所忌。以上诸药。平淡无奇。善用
之变化无穷。秋间小儿诸病。或疳积腹硬。青筋突起。或疰夏不食。体日羸瘦。或肝强多怒多啼等症。皆可变化治之。
而药亦不出以上数味而已。盖小儿之病。多在肝脾二经。饮食果饵。伤其脾胃。脏腑柔弱。运化不逮。变生诸病。古云
伤食恶食是也。又云若要小儿身体安。常带三分饥与寒。真至论也。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萝卜缨为治痢妙药论
属性:夏秋间痢症最多。其病多由于暑秽食积而成者。萝卜治之最宜。务于冬至日。连根叶置于屋上。任其风雨霜雪
日晒。至清明收下。其内空松如缨。名曰萝卜缨。性能清暑消积。又加雨雪日晒寒暑交蒸。受天之清气。以解肠胃
之浊邪。无论赤白痢。俱极效验。而富贵之家。厌其轻贱。弃而不用。惜哉。岂知物虽贱而效至神。若能制以施送。则
造福无量矣。盖是物至贱。存心济人者。人人可以制送。愿医者广为传说。则亦造福之一端也。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痰症随宜施治论
属性:人之痰病甚多。全部内经。无一痰字。金匮又以痰饮咳嗽同列一门。以致后世治痰。专责于肺。不知古人以肾为
生痰之本。胃为贮痰之器。理固甚精。盖肾主五液。入肺为涕。痰与涕。同为津液之化。而津液又生于胃。为水谷所
归。炼气存精。为之津液。上升肺而下输脾。则又随气营运。痰因气而周历四肢巅顶。无所不到。故内伤外感。皆能
生痰。治外感寒则温之。火则清之。治内伤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壅上宜吐。滞下宜攻。此大略也。如痰因风生。则用
轻剂疏其表。风为阳邪。从皮毛而入腠理。渐渐达于肺胃。必致水谷之精液。不能上升。因郁结而化痰。仍当从肺
窍咳出。肺位最高。故宜轻剂。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吴氏之银翘散、桑菊饮、是也。如风已化热。热蒸胃
液而成痰。宜佐以清胃之品。知母、花粉、石膏、竹叶、等是也。如感寒邪而生痰。则毛窍闭拒。肺气逆满。太阳之气。
无以发泄于外。宜杏苏散、麻杏甘石汤之类。热盛则佐以条芩、知母、桑皮、山栀等。如暑邪由口鼻吸受。直趋中道。
入于胃府。积滞而为热痰。宜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之类。宣泄热邪。如湿郁于中。脾胃不克升降。壅阻为痰。务须运脾
清胃。运脾宜浓朴、干姜、腹皮、山楂、茯苓、苍术、藿香、豆蔻、橘皮之类。清胃宜竹茹、条芩、知母、甘草、花粉
之类。或加淡渗
利水之味。如湿郁变成热症。又宜透湿清热。如芩、连、知、柏、豆卷、通草、滑石之类。详见吴氏条辨。薛氏湿热病
篇。如
伤秋金燥气。消烁肺胃之津液而化痰。宜滋养肺胃之阴。喻氏主清燥救肺汤。或佐以五汁。养阴甘凉润燥。即雪
羹之类亦是。且六淫之中。火最生痰。火有君相之别。五志之分。治肝火以苦泄。治胃火以苦降。苦泄与苦降不同。
苦泄如山栀、青黛、龙胆、芦荟、猪胆等。苦降如大黄、黄连、黄芩、知母、黄柏、枳实等。又痰郁久而化火。其升
于上则怔
忡眩晕。嘈杂不寐。入于经络。则疼痛瘫痪麻木结核。入于肌腠。则凝滞而成痈疽。流于下焦。则必痿痹鹤膝骨疽。
入于胞络。则又痰厥癫痫痴呆昏迷。大抵怔忡眩晕。嘈杂不寐。宜清火以治肝。佐以安神之药。如羚羊角、桑叶、丹
皮、山栀、钩藤、天竺黄、连翘、麦冬、茯神、远志、青黛、牡蛎、石决明之属。疼痛瘫痪麻木、
则宜控涎丹、滚痰丸、及荆沥、竹沥之属。盖痰居深远。不克吐出。不得不从下也。凝结肌腠而成
痈疽。宜调和营卫。佐以芳香透络。开腠如归、芍、穿
山甲、白芥子、桃仁、乳香、没药、皂角之属。攻其瘀积而导散之。痿、痹、鹤膝、骨疽。则宜大活络、控涎丹之属。
诚以下焦之痰。非峻药不能通达也。痰、厥、癫、痫、痴、呆、昏迷。又宜运出胞络之痰。先用藜芦汤吐之。至症急口
噤。用藜芦为末。
搐入鼻内。亦能致吐。若过吐不止。用葱汤饮之即解。次用牛黄清心丸、或白金丸、以清余邪。又次用安魂定神丸。
以善其后。无不效验如神。以上皆六淫外邪之治法也。至有因内伤者。形寒饮冷则伤肺。肺被伤则寒邪郁结于
内。而下得出。势必喘逆咳嗽。喉中作水鸡声。即金匮支饮、悬饮、是也。轻则苏子降气汤。重则小青龙汤。射干麻黄
汤。以寒邪非温散不可耳。如饮食不调。失饥伤饱。劳倦伤脾。脾阳不升。宜补中益气汤。小建中汤。调其中而痰自
化。如暴怒伤肝。肝气逆而犯胃。亦能生痰。又必胁痛呕吐。口苦嗳酸。宜逍遥散加丹皮、山栀、青黛、竹茹。或越鞠
丸用青黛为衣。或加石斛、木瓜、乌梅、川连、辈以平胃气。或用代赭、海石、蒺藜、辈以镇肝。使土木无忤则安矣。
如因房劳伤肾。水泛为痰。亦必喘逆倚息不能卧。然与寒邪伤肺之喘逆有间。气邪伤肺。其脉必弦。或沉细而寸口滑数。
肾虚之喘逆。其脉必虚大。尺脉反浮。可按验也。水泛为痰。宜治温补。轻则建中汤。重则二加龙牡汤。或八味肾气
丸作煎剂。使肾中温暖。水不上泛。而痰喘自除矣。经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必用杞子、当归、鹿角胶、潼蒺藜、
海螵蛸、杜仲、补骨脂、雄骏之物。乃克有济。年久老痰。窠囊锢结。当遵喻氏法以运出之。又须继以补脾。而为填空
之
计。胸腹堆酿成痰癖。坚大如盂如盘。当用丸药攻之。如大黄、三棱、莪术、归须、桃仁、巴豆、莱菔子等为丸。然
终不可过服。以伤正气。予因治痰古无成法。妄为评论。尚希高明裁正。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治喉症宜分三大纲论
属性:咽喉诸症。古人分七十二名目。其实三大纲统之矣。三大纲者何。一曰喉蛾。二曰喉痹。三曰喉风。喉蛾者。初起
恶寒发热。形圆高肿。色赤脉数或紧。四五日即脓成,治法于未溃时。宜刺少。商、少冲、中冲、出血。药宜解毒消肿。
方剂如银花、赤芍、丹皮、黄连、黄芩、皂角、生甘草、贝母、枳壳之类。吹药如稀涎散。开关散之类。或用桐油探吐
其痰。关窍一通。即能消肿进食。如四五日后。脓已成。其色或赤或紫。脉洪大而数。须刺破患处。泄其脓毒恶血。内
服解毒清火。如银花、连翘、丹皮、山栀、黄连、黄芩、生甘草、贝母、归地之类。外吹排脓化毒之药。如黄连、黄
芩、朴硝、冰片、硼砂。少
加轻粉、牛黄。即冰硼散随症加味可也。如溃久不愈。则名烂喉蛾。有虚实二种。虚者色白腐。脉虚数。实者色紫而
脉沉紧。虚者宜人参养荣汤、生脉散之类。实者宜鲜菊叶、紫花地丁草之类。火毒盛者。仍用芩、黄、丹皮等清之。甚
者加犀角、大黄。喉痹乃君相二火相并所发。形如小棋。初起无发热恶寒之表症。十余日方成脓。内经云。一阴一阳
结而为喉痹。一阴者。手少阴君火之脉气也。一阳者。手少阳三焦之脉气也。二脉共络于喉。气盛则内结而肿
胀。胀甚则气痹痹者闭也。故治喉痹。当以散结泻火为主。初起亦宜刺少商等穴出血。治与喉蛾大同小异。方中
宜加桔梗、僵蚕、玉枢丹等散结之品。吹药如吕雪、品雪、锡类散等类。惟喉风形症。与前不同。治亦迥异。其症初起
漫肿不高。或外连颈肿。必发热恶寒。而脉浮数。痰涎壅塞。初起宜普济消毒饮、张氏六味汤、随症加减。吹药宜疏
凡化痰顺气。如皂角、薄荷、僵蚕、人中白、黄芩、黄连、硼砂、冰片之类。溃烂色紫。必加珍珠、西牛黄、琥珀之类。
以生肌败毒。如虚烂日久。色白脉虚。方药宜用温补。吹药亦勿过寒。如芩、连、西牛黄、冰片之类。咸在所忌。宜用
琥珀、珍珠、
滴乳石、人中白、朱砂之类。生肌和血。又有弄舌喉风。哑喉风。乃毒盛于内。必重用解毒。缠喉风乃风毒上盛。主以
辛凉轻散。锁喉风真者。乃绝症不治。面青瞠目。轻者以桂附八味加玉枢丹一锭。磨冲。此须开其上而温其下也。
喉症之书甚多。大略不越于此。更能深思类推。则游刃有余矣。近有时疫白喉一书。论症以足三阴为主。盖喉症
皆在手经。不关足经。古书具在。何得经脉倒置。真是无知妄作。明者自知。姑勿深辨耳。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喉症吹药论
属性:喉症以吹药为外治之要。不可不深究也。盖外科每每不知药性。修合几种通治之药。若遇重症。非但不效。必至
误事。况喉症吹药。尤当随症制配。各味预研极细粉霜。庶药与症对。奏功乃捷速耳。初起肿痛。牙关不开。痰涎上
壅。宜用玉枢丹。茶汁磨以漱口。或用牙皂开关。或用桐油以鹅翎蘸之卷入喉中。涌去其痰。即关窍通而能饮食
矣。如牙关紧急。挖之不开。可用牙皂为末。吹入鼻内。则口即开。或以藜芦末吹入鼻孔。亦能吐痰开关。或用生半
夏擦两颊车皆效。如脓成肿胀。于患处点破。去其脓毒、恶血。如畏刀针。以人指甲、壁钱、瓦上焙枯为末。加冰片少
许吹入患处。亦能穿破。名代刀散。如肿痛痰壅。玉枢丹、土牛膝根、万年青根、捣汁入醋二三滴滴口最妙。硼砂、朴
硝、胆矾、牛胆、硝矾。皆能消肿化毒去腐。赤肿火盛。则黄连、黄芩。青鱼胆、青黛、西瓜霜。皆能清火解毒。风火
上壅。宜薄荷、僵蚕、冰片、青黛等凉散之品。毒盛者。宜西牛黄、雄精、人中白、为解毒之良药。溃烂新肉不生。宜
用珍珠、西黄、朱砂、琥珀之类以生肌。然必腐尽乃可用之。若腐肉不去。即用生肌等药。反致毒邪内伏。不能收功。
宜知之也。喉症应用之药品无多。知其性以随症配合。自然灵妙异常。起危症于须臾耳。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推摩法论
属性:推摩法。乃先师之真传秘法。按病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因后世不得传授手法。以致弃置不用。几于失传。盖小
儿脏腑柔脆。受风寒暑湿之邪。即便发热。或受惊吓。肝胆气浮。热发于内。血热沸腾。医者不能见病知源。发表
清里。用药杂乱。则以小儿柔脆之脏腑。运化乳食。尚且不逮。何能再加猛烈之药性。岂有不反增药病耶。何如推
摩法。既稳而又速效哉。近来是术盛行。而精者不一二觏。其法以手五指分主五脏。指尖属脏。本节属腑。热清寒
温。实泻虚补。分顺推逆。推左旋右。旋右推左。以定温清补泻之法。俱有下数。或三百或五百。不可乱推。又有揉以
运气。掐以定惊。面上亦各有所主之部位。肚腹手足。俱可推摩。有十大手诀做法。乃先师之秘法也。若能精是术
者。广行于世。则小儿之病。庶几无夭札之虞矣。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治小儿用药宜轻论
属性:小儿脏腑柔脆。药入不能运化。是以用药宜轻。如外感风寒之邪。解肌疏表之药。每味几分可矣。药味亦不宜多。
如药多而重。则药反过病。病必不能愈也。惟痘 二症。则宜重而不宜轻。轻则药力不逮。亦不能愈也。何则。痘
二症。乃先天之火毒尽发于外。是以人生每只一次。非比他病之常有也。观叶氏案当自知之。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方药针灸按摩薄帖熏蒸各有所宜论
属性:方药治病。始于伊芳尹。六淫之邪在表在肌在营卫在六腑者。宜用汤剂邪在表者宜汗。在肌者宜解在营卫者宜
和。入于六腑。在膈上者宜吐。在肠胃者宜下。在脏则非汤剂所能尽主之知矣。如肺病多有用散者。以肺居最高
用药宜轻。心肝脾有或宜丹或宜丸者。以其地位深幽。治之宜缓。肾则多虚少实。故或宜于丸。或宜于膏。内经云。
肾藏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肾虚者。宜气浊味浓之品。或血肉有情之物。为膏为丸。同类相感。 乃克有济。如病
在经络。或疼痛流注。或拘挛弛纵。必用微针以调其外。更佐药酒以和其内。则经络和而隧道通。而疾愈矣。徒事
药饵。病必不愈。如小儿惊风。二十四种。惊病必用按摩。更用灸法以治之小儿丹毒及大人恶血留阻。须用砭法。
砭去恶血。一切沉寒痼冷之久病痞积。以及溃疡虚寒。年久不敛。肌肉黑陷者。非用灸法。不能回春。肿疡疼痛
瘕等病。俱宜薄贴。但症有阴阳。而药分寒热耳。如历节痛风筋骨疼痛。须用熏蒸以提其毒。是以病分肌表营卫
经络筋骨气血脏腑上中下之部署。而治法则各有所主。先圣立法。一定不易。后世医者。不能通晓。每以方剂通
治百病。治之不愈。延为终身之疾者多矣。故为医者必当深考古法博览群书。然后能操纵在手。运用如神也。
<目录>卷上诸论
<篇名>补药不宜轻服论
属性:内经四气调神为摄生之本。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饮食有节。不可过也。过食即有偏胜之患。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落。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KT 而唇揭。多食甘
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而人之所赖以生者谷也。万物之性。中正和平者。亦莫如谷。故人虽百年而不
厌其常食也。上古治病之法。病去则调养以谷味。未尝病后而峻补之者。张仲景为立方之祖。观伤寒论及金匮
二书。其方皆是治病。补剂之方甚少。后贤惟张子和得之。病去则教人以糜粥调养。与内经之旨不相违悖。而补
方之盛行者。则始于张景岳、赵养葵。动辄参 归地。而薜立斋宗之。后世徒震其名。以为信然。效之者误人无算。
观其治案中。无不以补中益气。逍遥散、归脾汤三方。通治百病。其余采用之方甚少。即此便可知矣。盖风寒暑湿
四时之气。其中于人也。则曰邪气。人在气交之中。其能免乎。而风则伤卫。寒则伤营。暑则伤气。湿则伤人皮肉筋
骨。内伤于脾胃。是四气之伤人也。在表则恶寒发热。在里则四肢困倦。类乎内伤之虚象。即灯结煤而暗之义。前
已详论之矣。若外邪正盛。或病初愈而邪未尽。误投补剂。必至邪与正为互。如油入面。莫能去之。致成终身之疾。
可慨也。识者鉴及于此。是以有不服药为中医之说。宁使五谷调养。既可省费。亦无弊窦也。
- 06-17· 竹炭魔法衣效果如何
- 06-17· www.00056.com www.567.hk www.81
- 06-13· 世界50大品牌
- 06-13· 可口的小咸菜(三)
- 06-13· 环保剧校园巡演第十二场
- 06-13· 忆草祛印平疤活肤霜 忆草
- 06-13· 600毫升装百事可乐瘦身不
- 06-06· 辩论:揭秘白领每天吃黑快
- 06-06· 最新威水消息----丹麦蓝罐
- 06-06· 依谷食品网购(二)丹麦蓝罐
- 06-04· [转载]背上“铁圪塔”赶幸
- 06-04· [转载]湘云惊艳门 凤姐诈
- 06-04· “美食青岛”火锅节主会
- 06-04· [转载]风水散文十九:丁是
- 06-04· 丁是丁,卯是卯--《崔自默
- 06-04· 看完公车公布数,方知北
- 06-04· 每一天美每一天(21)
- 06-04· 狂
- 06-04· 难得一见:法国新老总统
- 06-04· 有了这个丹麦蓝罐就是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