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休闲食品 > 太极拳的中和之道

太极拳的中和之道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7 09:31   浏览 N 次  

提要在中国传统文化集合下的太极拳,由其传承的拳架、拳理所包含和辐射出的人生哲学、社会价值、生活道理的相关学问,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位太极拳学。从太极拳讲究形架中正,宗气中和,推手守中,实用用中的“中”字哲学来体会,太极拳的中和之道是值得研究的学问。在学习和推广太极拳的活动中,贯穿太极拳中和之道,让中和之道的中国文化解读深入习练者人心,既可提高和促进太极拳水平和修炼健身层次,又可让这种中和、和谐的文化借太极拳之形,推广到四海五洲,为人类社会的健康与和平作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丰富的道德思想,其“中庸”“中和”“中正”的“中道”思想是儒道两家的核心。儒家从“天道与人道一体”观念出发,注重血缘人伦关系和宗法制度,以“性善论”为主线,强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道德性和类群性,提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理念。道家从“道法自然”的思想出发,遵从“人性自然”,强调“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从反向起手,提出“清静无为”“崇下法水”“、守柔处雌”“、不争而善胜”、等观念,特别是老子提倡的“不善者吾亦善之”的“以德报怨”的理念,奠定了道家道教的“崇德尚柔”思想。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太极拳无不受其道德思想方面的影响,脱胎于道教内丹术动功的太极拳,在千百年的传承演变中,在不断的运动实践中主动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理论方面的支撑,使太极拳以运动的形式和理念承载着这些道、儒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太极拳具有了“道义”拳“、仁义”拳和“道德”拳的自身痕迹。那些“先天拳”“揉球拳”“圆拳”—诸多别名,也只是丰富了这种太极拳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在当代老少皆宜、中外皆知的太极拳风靡世界时,我们让太极拳学的文化内涵不要只蕴含在太极拳的门规戒律、拳术人物和拳术风格三个方面,而是走出拳家、拳架和练拳者,透过拳家看为人(为人看修养、修养见功夫)、通过拳架知拳理(拳理即事理、事理皆拳理、拳理即道理),变通拳理看事世,看遍世间再回味拳理和人生。

一、 从“守中”正直的形架、到头顶悬意的中线平衡,看人生事物的中和之道

《张三丰太极拳经》云:“太极拳,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这就是说太极拳又称十三势,是指八手法、五身法,共称十三势,用八卦五行可对应其理论。道教继承《周易》八卦理论和阴阳五行说的观念,运用在诸道术之中。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中央无极土位居其中,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复生金,都是从中开始,周而复始,(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把太极拳的八手法五步身法对融进五行八卦理论,相互验证,使太极拳有了更加丰富理论体系。

笔者《武当三丰太极拳》一书中,特别提到:“立身中正头顶悬”,是太极拳守中用中的真实写照。太极拳的守中观首先要“中定”,有中定就有了一切,正如李瑞东派太极传人张绍堂先生说“:一身辗转不离中,周身无处不太极。太极围绕中定运,万法皆由中定生。”太极拳的中定就是身法中正,要求脚跟立定、重心稳定。脚跟立定可培养习练者的自立自主、自尊自强的主体意识;重心稳定可培养习练者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不偏不倚的品性,在动态中恰当地把握住自己,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做人为人站得正、立得稳,说得体的话,办得体的事,公正不阿、不卑不亢,能圆融又能立之不倒;古语有云:不偏不倚谓之中。儒曰执中,道曰守中,释曰虚中,“中”之一字是三教圣人之根本心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议题。我们更重视道家道教祖师老子所言。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无论是说话做事,还是修炼功夫都按老子的思想来指导,太极拳的守中理论和实际都很有意义。赵堡太极拳架的传承中,特别提倡三直:头直、腰直、小腿直。拳语有言:“拳从心中起,落在鼻尖中。”武式有守中之手个管各半身的特色。吴式在中正说上有,以中求正,以斜寓正。

“守中”才能形正,中正不能分开;形正的第一要求头正,头顶悬意。即头为一身之主,不可左右歪斜,前俯后仰。头顶中心,微微领起,谓之虚领顶劲。第二要求脊正,脊为身躯之中梁,大多数拳架的中正是要求鼻尖和会阴这条直线不偏。不可左右歪斜,前俯后仰,在人体脊柱上有四个生理弯曲,颈弯、胸弯、腰弯、骶弯,太极拳要将这四个本来就弯曲的部位,要求自然弯伸展成为似婴儿的脊柱状态,既不是挺胸直立,又要含胸拔背;既不要低头弯腰,又要松腰坐胯,这都有利于放松身体各部,让气血通畅,稳固自己。第三要求眼正,是指眼神要正,眼正就可心正和心静;必须正视前方或对方,不可斜视和分散,神情要肃穆而自然,内心平和。第四是神正可以修养人的气质,正念才有正行;修养中和心态和神态。神正是太极拳不顶不丢,舍己从人的内在心理基础。真正做到:虚灵顶劲,节节贯穿,其根在脚,腰为主宰。《太极拳论》又说“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这就是守中带来的效果,也是唯一的道理。

张三丰祖师的太极拳歌中如是说: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此中就把守中之要说的明明白白。

二、 从“用中”灵动的体用,到推手合力的实用方式,看生活世间的化解手法

《太极拳论》开篇就讲“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就人体而言,太极拳起势这一混沌寂然的无极,在由静而动,将动还静这一状态和趋势下,由太极而产生阴阳两极。阴阳生,便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势如行云流水,内若长江大河,产生了绵绵不断的拳势。

在太极拳中,意正用中有两个内涵:一是太极拳主张“意守丹田,以意运身,用意不用力”,心诚意敬,不卑不亢,含而不露,如果在练习中过度用力,是为用意有偏;二是太极拳不主张主动攻击别人,在搏击中也是以守势为主,贵化不贵抗,主张与对手的形、气、意、力相吻合,顺其势而为,以达到“无为而治”。这两个内涵正是在技法上符合拳理和哲理的。从拳理上看,太极拳多柔化,有暗化之劲多而少打击之力,讲究舍己从人,以柔克刚,后发制人;从哲理上看,它以贵柔、无为、效法自然,不敢为天下先为本。在太极拳的体用中,守中制外是基本原则。我们任意分析一个式子,都可看出它的守中用中的特色体现。太极拳要求内外三合:内三合: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合;外三合:肩与胯、手与足、肘与膝合。如果是两人之用,也是合二为一。这合中必有中,在用中的技法上,就更显重要(因为这是用偏力矩来打击对方的,)。三尖相对即鼻尖、手尖、脚尖相对合住丹田谓之劲正。运劲的过程是:劲力调整下沉于脚,由脚起达于腰,由腰而通于背,最后形于手。劲力的运行应支撑八面,无过不及,不顶不丢,活泼圆融。用中之势,首先体会到虚领顶劲的感觉,头:太极拳对头颈部的基本要求是“虚领顶劲”,要求头顶与地平线应当保持垂直的姿势。头要正,不偏不倚,头颈保持中正“,上下一条线”有利于经气的贯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顶劲并不是一味僵硬的向上顶,而是轻轻上领,意想头上有一条绳索从头顶的百会穴将头轻轻悬起,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等各关节同时被一节节拉开。中气贯脊中。再说两肩:指两肩平并且松垂,两肩的平正是松垂的基础,两肩松垂才能劲活劲顺;两胯平:胯部是躯干的底盘,胯平才能使躯干正直,跨平才能使丹田部位中正,胯平也是劲正的基础,如果两胯不平,则常使上体左右歪斜,气息上浮;胯是丹田重心的把持点,胯的活动变化直接影响人体重心的变化。在实用推手中,控制人体中线,掌握重心变化都是用胯来实施的。通过用意不用力方式使胯骨部位的收束、开张以及旋动整合起来,带动周身骨骼联动出击,化节节分开,发节节合拢,就是这样依靠胯部运动来发力传劲。胯部位的外在有髋关节来显现。髋关节在进退时务必保持中正,髋关节是否中正直接导致整套动作的成功与否。对髋的进退要求是先提膝后提足跟,所以膝关节要求高度放松,拳论中有“纵之于膝”的说法,“纵”有自然放松的意思。腿部的弧形转换虚实时由髋、膝关节的旋转来引导的。踝关节配合脚尖的内扣、外展、上翘、下垂等动作,要求缓慢轻柔,做到髋膝踝关节的正确要求和配合,才能使得腰腿动作灵活协调。最后谈两脚:太极拳的基本劲法是“劲起于脚”,全身整劲由脚传导到地面,再由地面反弹到身体作用于发力点,可见,脚在劲力的下沉与反弹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部位,如果脚不踩平则劲力不能完全下沉,也不能全面反弹,所以脚要踩平,踩平才能使身体更加稳定。但在发放的瞬间,两脚的虚实变幻是要掌握好的。

推手练习,对方用手封住我的左手并向我中心发劲,而我虽然被对方封着左手,但我的胯裆已转换,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不进则已,如进必使其落空,因为我的身法已经改变,重心也变了,并相机得势用劲使对方失去重心跌出。这中间的奥秘就是胯的变化。会松胯可卸掉对方来力之一部分乃至一大部分,降低了自身的重心,使下盘稳固,为裆走下弧创造了条件;可加大腰部转动的幅度,便周身协调;松胯是形成浑圆之力的必要条件;松胯有利于调整身法、步法、得机得势使下肢运行变得轻灵。实际上是用中之际的变中。

三、 从“中和”之气的内功,到宗气充盈的养生强体看养浩然之气的人生气势。

道家道教传统的养生思想中有“中和”之道,吸收阴阳之说,在《黄帝内经》以及其他医学或养生著作里,将人体划分为一系列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并以认识和揭示人的生命本质以及新陈代谢、气血运行的过程与规律等为主要内容:认为阴阳平衡(是为“和”),则人健康长寿,阴阳失衡(是为“离决”或“离”),则人体机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就会发生病变,损害健康乃至于危及生命。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强调指出的,“养生不可不察“阴阳之宜”。实际上,太极拳养生活动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不断调节人体的阴阳关系,使之保持动态的平衡。使人体的阴阳达到动态平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善于把握“中和”之道。《老子》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西汉董仲舒认为:“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陶弘景在他的《养性延命录》里,特别具体阐明“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莫强饮食,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道教灵宝宗师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中也具体地阐述过这种中和之道,曰“:是以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论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饿而食,食不过饱……不欲甚劳甚逸”云云。由上述则知,“中和”,简而言之,即适中、和谐之意,也就是达到人体阴阳平衡所必要的“度”。孔子有句名言:“过犹不及” “中和”也就是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协调和谐,恰如其分。还有东汉荀况说道“:养性秉中和,守之以生而已。” “秉中和”也好,“守中”也好,无非都是要求准确地把握住阴阳平衡所必要的程度或分寸;换言之,养生保健不仅要全面周到,而且还要做到无过不及,圆满和谐,恰如其分。

太极拳是道教内丹术的动功,练太极拳要讲究“中正”,这与上面的“中和”之道,同出一辙。太极拳将“中和”之道的理论在练习时即表现为中正。张三丰的太极拳歌诀中提到了“中正”一词,可见中正对于太极拳的练习何等重要。是“益寿延年不老春”的保障。“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反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此未发时,不见不闻,戒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这是张三丰太极丹道体系中,内功及内丹修炼的理论指导之一。在突出“中道”的特色上,还有很多类似的论说。“顺成人,逆成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道教的内丹术是太极拳的精髓,它们共同营养源是传统的儒道文化,既有相同的理论渊源,又有相同或相近的操作要求;还有相似的内炼法诀,而它们都是在下丹田这个人体之中心来做功用的。特别是“下丹田这个人体内的发电场和核能库”共同对“守中、用中”和“中和之气”的使用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太极拳在修炼到一定程度后,更加注重在人体四肢、外在体用为拳技上发展。而内丹术则须继续在上丹田作“炼虚合道”的内养修炼。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用动和静、及三丹田部位的五级修炼来说明,太极拳和内丹术都是首先在下丹田做“筑基”和“炼精化气”的基础功,(这时候它们都动静相兼,对“中道”要求完全一致),随后功夫的进阶,由下丹田上升到中丹田,是“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这里是太极拳与内丹术的分水岭,太极拳能达到中丹田的气、神、拳合一就是拳技上的出神入化的神拳,作为拳技,外看肯定是动多静少(心静又另当别论),又要有力量在四肢上的体现,即是有外在的拳技、动作和功力的展现,就不能在“炼神还虚”和“炼虚合道”上继续做上等内功了,而这上等内功是只能在上丹田做静多动少的功夫。是内丹术的深化,是太极丹道的最上层修炼。[作为注重内功的内家拳代表,太极拳的内功是内丹功的基础,内丹术是道教修炼人士专业从事神仙信仰修道的人体功力实践,是长生成仙的宗教实践上层功法。太极拳则是演化道术的外在形式,(是内丹术动功的一种)所以它们在中和内功上是那么相关相连。现在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上发挥巨大作用,从这些“中道”文化的传统内涵上,更让人们提高太极拳的文化修养是功德无量的事。

笔者修炼的武当三丰太极拳在风格上,功拳并举,(快打拳,慢练功)内外双修(内功与外型拳架);动静结合(有动有静,静中触动),快慢适宜(可快可慢);自然守中(中正直发),阴阳冲和(所有动作和意念都含有和符合阴阳对立统一的理念。)。最大特色是:在含而不露的柔劲内意中,时时舍己从人地先化后发,而且是步走弧型地整体同动,达到周身一家的太极妙境。参同了大道修炼的自然法则,重内不重外的三级神意训练。(重内先练外初级训练,内外兼重之形神锻炼,重内不重外的高级阶段。)炼养吐纳、以神气合一为准。蓄而不发,以修成内丹为高。这些特点离不开宗气保和、中正合度,自然而然,在艺术展现传统文化、健身强体、自卫防身上都有妙用。

四、中和之道的启发

太极拳讲究的“中和之道”:“中正安舒”、“无过无不及”,它既不刻意追求,也不过于表现,具有自然和谐的运动特征。从某种角度来说,太极拳运动更注重于体内的修炼,在运动中以“意”为最高原则,并在“虚静”状态中,以潜存的方式对动作加以引导,正所谓“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它的动作虽然自然安舒,但精与神,神与气始终是饱满的。进一步而言,太极拳所追求的是,在无我的境界中,“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将动作与自然合为一体,仿佛我人在道中,道在我人中;使身心在冥冥之中“与道合一”,以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宗气在身内,中和在身外,守中是体,变中是用中,太极拳就是以“妙中言”的内家拳。

透过太极拳的体用,我们懂得了为人处世之道,是练习太极拳与做人和生活之道相合,大之可以应付曲当,小之可以全身远害。我们既要知道太极拳自然、柔和、流畅、圆活等基本特点,又要了解“中、灵、柔、轻、活、正、稳、舒、松、慢、匀、静、圆”等基本运动规律和要求。只有这样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练习的时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做本职之事,尽本人之能,既有为地而作,又不刻意苛求;既自信理想的生活和信仰,又承认现实的命运和机遇;知足常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在人生的舞台上,看透好坏都是一个在转化的过程,看惯了阴阳变换的事例,明白了对立统一的变化规律,看穿事世间有形的暂时和无形的永恒。只要人立身中正,合度自然,按规律办事,和合人情生活,放松心境,开阔胸怀,淡化得失,笑谈风云变幻,把握现实的生活——正在进行中,无悔过去,无愧未来;或者忏悔过去,祈祷未来,圆满自己的太极人生。

(本文是参加研讨会的论文,后再《武当》上分期发表)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