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休闲食品 > 兰花瓣型探讨

兰花瓣型探讨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4 19:46   浏览 N 次  
清朝之前的古人赏兰,我个人认为主要集中在兰花的色与味上。<<孔子集语>>中说:“孔子曰,与善人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矣”,孔子还说 :“兰当为王者香",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说:”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最早专门记载的兰花书籍是南宋的皇族赵时庚所写的<<金漳兰谱>>,赵当时居闽,所以书上写的主要是四季兰和墨兰,对江浙的兰惠还没有系统的介绍,现摘取其中一段“郑少举 色白,有十四萼,莹然孤洁,极为可爱,叶则修长而瘦散乱,所谓蓬头少举也。亦有数种,只是花有多少叶有软硬之别,白中能生花者,无出於此,其花之资质可爱,为百花之翘楚。”由上所述大家也可以看出当时赏兰是以花色,叶姿为主的。江浙兰蕙的地位是在清朝上升的,据说清朝鲍薇省<<艺兰杂记>>首先总结了以瓣型欣赏兰花的说法,并写出了荷,梅,水仙瓣的学说.(此书我也没有看过,所以也是从其他资料上看到的,如有兰友有此书,还望在此发帖出来)后来又相继有朱克柔<<第一香笔记>>,周怡庭<<名种集>>等等,余认为<<第一香笔记>>非常适合刚刚接触兰花以及想对兰蕙瓣型刚入门的兰友阅读,此书讲解了很多兰花欣赏的基本知识,在此书卷二中对兰花的” 外相”,” 衣壳”,” 壳色”,”舌”,”叶”,”花梗”做了基本的解释,非常明晰,兰友们也可在此书中学到一些基本的兰蕙术语.
我认为在众多的兰书中最重要的有两部,一是许霁楼的<<兰惠同心录>>,它是第一部有墨线画出兰花瓣型的书,二是吴恩元<<兰惠小史>>,是第一部有兰花照片的兰书,书中记载了兰惠铭品一百多种,春兰梅瓣48种,荷瓣19种,水仙12种,奇花5种;惠兰有绿惠19种,赤惠32种.此书至今都是探讨传统瓣型的参考和必读之兰书. 1955年浙江余姚的王叔平写了一本<<五十年艺兰经验谈>>,其在”品种”,”花形”两章中对兰花的瓣,棒,舌,鼻,肩,色,梗做了详细的解释.在”我所种过的兰蕙”一章中,对他所种养过的兰蕙做了书面上的评判,此书适合对瓣型有了一定了解的兰友阅读,书中各章短小精悍,值得反复阅读!

荷瓣 中国兰花拍卖网 中国兰花交易网


1. 花瓣长宽比 : 2:1
长宽比一定要2:1,或起码不能小于1.85:1. 古人也曾曰:“荷瓣真难得,八分长兮四分阔,收根细如君子花,貌比张郎更活泼”
2. 花瓣外形: 众所周知的标准是收根放角,另外还有荷花瓣厚而有兜,捧心圆,收根细,否则花瓣虽然大但不是荷瓣.
我个人认为兰友们误判荷瓣的花型问题主要出在这里,对收根放角理解不透,不要小看这一收一放,这是判定荷瓣至关重要的一点,我认为这一收一放要像射线一样,越直越好,而一般的大瓣花是做不到这点的(大家看看附图,是大富贵,再感觉一下).还有就是放角的部位,如果靠中间就成团瓣花了,太靠后就成了荷型或水仙了,所以我认为这个部位应该是花瓣的黄金分割点即瓣长*0.618左右.(纯属个人观点)
3.捧: 捧瓣短圆,不起兜,以蚌壳捧和短圆捧较好(蚌壳捧在荷瓣中较多)
初入此道的兰友在选下山兰时会比较注意外瓣,对捧不怎么注意,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选草时捧一定要短,圆,(梅瓣不是这样)而且有的初开的兰花捧会短,时间一长以后就放长不少,所以选草还要看花守.捧和舌基本上决定了复花的花型和花守.我每年春天在南京清凉山兰展上都能看到外瓣和龙字不相上下的春兰,无奈内捧太差,只能闻香而已,所以只能望草兴叹了!
4. 舌:唇瓣阔大,圆正,前挺后卷都有, 荷瓣花的舌一般比较大.以大圆舌,大刘海舌为好。
在荷瓣春兰中大富贵为大型荷瓣花,环球荷鼎属中型荷瓣花,盖荷属小型荷瓣花。在这里要说说盖荷的捧,是罄口捧, 捧瓣虽无兜状,但瓣尖缘微有罄口状,有如乐器罄的形状因而得名,这种捧比较少见.
现在大富贵草型基本成为标准的春兰荷瓣花草型,成为人们选择荷瓣花的依据。其花苞紫红缀深紫筋麻,层层马蹄壳,铺满紫砂晕,俗称荷花形彩壳,花苞圆整,花蕊俗称木鱼槌头。花梗绿底浅红色,短圆粗壮瓣端内兜呈拱抱形,主瓣呈上遮状,侧萼呈一字肩或微落,花质翠绿糯润,外三瓣中偶有红线,蚌壳捧 捧内侧有紫红线,大刘海舌,舌面U型红斑(好象不少荷瓣草都有U型斑).而惠兰荷瓣就太难找了,因为惠兰本身花比春兰小,所以达到荷瓣标准是较难的,一般内捧和舌达到标准,外瓣基本符合就可以了。

梅瓣

图为;老十圆

梅瓣,顾名思义,就是花瓣象梅花样子。一般现在的兰界这样定义梅瓣:外三瓣短圆、质厚、似梅花,捧瓣起兜,有白头,唇瓣舒展、坚挺而不后卷。宋梅为梅瓣中的典型。
梅瓣和水仙可能是我们平时看到较多的瓣型花。一般兰友对此瓣型的辨别也没什么问题,倒是梅和水仙之间的区别倒是经常有争议。兰友们一起欣赏和鉴别下山草时,也经常为是梅还是水仙争论不休,所以这次讨论重点也在此。
我自己根据看过的书和经验对梅瓣做了个总结。
1. 外瓣短圆,质厚,形状似梅花花瓣,收根,紧边(紧边就是花瓣边缘呈内卷状)。
2. 内瓣起兜,捧端有白头。
3. 唇瓣短,舒直,不后卷。
在这三条里我觉的最重要的是内捧有白头和舌不后卷,只是界定梅水仙的关键。
下面举个典型例子《兰惠小史》中将集圆归入水仙瓣中,书中说“亦名十圆,有时亦开梅瓣。外三瓣圆大,捧心略小分窠观音兜,小刘海舌,色带昏。咸丰初年出余姚。”
大家知道集圆开花是比较容易把瓣子开长,成水仙(有附图),我认为《兰惠小史》可能是据此将集圆列入水仙。而我们现在毫无疑问将集圆归入梅瓣。我觉得将集圆归入梅瓣主要依据是:
1. 集圆的舌,集圆的舌为小刘海舌,舒直,不后卷。
2. 集圆的捧,我个人不认为是观音兜,归入蚕蛾捧可能更适合。
这两点是符合前面所说梅瓣的标准的,另其外瓣不管是长也好,短也好,它是收根紧边的。
再以《兰惠小史》中的西神做个例子,其描述为“西神梅: 无锡荣文卿植。三瓣短圆,平边,蒲扇式浅兜捧心,刘海舌,“宀”字肩,干长,色绿。虽称为梅,实则水仙门之无上品也。”(“宀”(读mian)字肩,是指两肩左右平伸,仅在瓣端有一些下垂,微落肩状,其价值略次于“平肩”)
这次《兰惠小史》判定是准确的,西神为梅型水仙第一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我们看《兰惠小史》中的描述“三瓣短圆,平边”,不是我们说梅瓣的“紧边”,平边的外瓣的瓣缘内卷是不明显的,再看内捧“蒲扇式浅兜捧心”就是象我们以前扇风的蒲扇的样子,这是将西神归入水仙的主要依据,此捧不象梅瓣那样兜的那么厉害,最重要的是没有白头!另西神的舌微卷。
还有争议的是“逸品”,有兰友将此花归入水仙,也有兰友归入梅瓣的。我个人认为“逸品”应归入水仙,“理由就是内捧,“逸品”为“挖耳捧”无白头,其他细节都为次要。其他有争议的还有“无双梅”“方字”等,在此抛砖引玉,请兰友们一起探讨。
在蕙兰中判定梅还是仙我觉的更显内捧和舌的重要性,由于惠兰花多,和春兰相比花型小,对其瓣型的判定对内捧和舌的依赖就更大。在此贴个图,是朋友的花,今年刚下山,兰贩告诉他为梅瓣,兰友当时也是以梅瓣购入,买时此花小排铃。我的判定为“官种水仙”,理由除了外瓣以外重要的就是“舌”反卷,下挂,“内捧“无白头。
在梅瓣中还可分为“硬捧”和“软捧”,是以内捧雄性化的程度来划分的。“硬捧”一种是内捧很硬,全部雄化与蕊柱粘合在一起;还有就是外瓣结圆(集圆就是如此)其舌为小如意舌或小刘海舌。“软捧”其内捧雄化适中,白边白头明细(硬捧由于内捧全硬化其白边没有或不明显),以软蚕蛾捧为典型,在梅瓣中以此为最好!一般舌为“如意舌”。
古语“千梅万世选”,真正透出的是好的梅瓣难选。选上一个外瓣好,软蚕蛾捧,舌为大如意舌或刘海舌、大圆舌,色又糯,肩要平,中宫好,花守好的梅真难啊!
水仙瓣

汪字

水仙瓣
水仙瓣是介于梅瓣和荷瓣之间的一个瓣型,特征:(1)外三瓣一般比梅瓣狭长些(西神梅例外),以"长脚"居多,且瓣端稍尖,并要收根放角。(2)捧瓣起兜或轻兜,以观音捧与蒲扇捧为优。(3)唇瓣下垂或微卷,普遍比梅瓣的唇瓣要大些,以大圆舌居多。

品种约20多个,常见的有“龙字”、“汪字”“翠一品”等等。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