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肉制品 > 一座让年轻人不断有创业冲动的城市

一座让年轻人不断有创业冲动的城市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3 15:06   浏览 N 次  

成都 一座让年轻人不断有创业冲动的城市

(《成都日报》2009年6月12日《深呼吸周刊》第06期第01版)

就业,是当前一个严峻的问题。据劳动部门透露,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800万下岗失业人员两大群体,构成了2009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

更令人揪心的是,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610万,加上历年还没有就业的人员,有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如何应对?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把创业列为就业问题的四大解决之道之一,而很多国家的经验和实践也证明,创业是实现就业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

在成都,不少大学生以及更多的青年正在实践这一有效方式。在青年的人生道路关键一程,共青团成都市委带着党和政府的体温,站在十字路口,高擎火炬,为那些寻梦的年轻人照亮人生之路,并扶其上马启程。由他们牵头并实施的“成都创业的三驾马车”,让不少年轻人深切地感受到——

成都,一座由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和历代骚人墨客们的诗情画笔滋养出独特风情的城市。自古蜀道之难,重峦叠嶂,但却胸襟开阔,兼容并蓄。无数异乡客来此流连忘返,乐而迷蜀,反认此乡是故乡。其和谐包容的气质,赢得创业之都的美名。当下,一幕幕创业传奇正在不断上演,而这传奇的演绎中,有不少是共青团成都市委的辛勤努力。

以文化打造为基础、以资金扶持为保障、以智力扶持为引导、以伙伴机制为支撑。自2003年以来,成都市启动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就将青年就业创业纳入“统筹”之列,并在此基础上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的伟大事业,其经年打造而成的三大品牌项目:创业成都、银团互动、YBC(中国扶持青年创业项目),用创业的方式带动就业。初具雏形的青年就业创业的成都模式——号称辅佐成都青年创业的三驾马车,马蹄声中,拉动成都青年的创业大军,一路绝尘向前。

“李圣林们”的野心和背后的YBC

一则公益广告垒起废墟上的“桃源”梦

5月21日,彭州丽春镇。沿着蜿蜒的山道上山,细窄的山道两边是长达数十公里的桉树林、松树林,间杂星星点点开放的紫荆花,要不是刚看到的地震板房,你会恍惚觉得这里似乎是世外桃源。这,就是名副其实的长廊村,丽春镇的地震重灾区。

胖乎乎的李圣林一路引着记者来到了他山坡上的生态养殖场。场屋内,近百头大白猪正打着瞌睡;场屋边的工作间里,堆了半屋子成袋的猪饲料和一台旁边散落着玉米粉的粉碎机。李圣林说,这些袋子里装的都是他从山下各处收来的玉米等杂粮,他的猪是不用饲料喂的。于是记者让他把扎着口的袋子一个个打开,果然,里面装的都是苞谷籽。李圣林说,现在猪场的规模还远远不是他的计划,他计划中的猪场规模是出栏1600头,而且还要增加跑山猪和山鸡的品种。这个生态养殖场是李圣林申请成功的YBC的10万元贷款建成的。

去年7月,李圣林在彭州城里朋友的铺子里做事,一日忽然发现报纸上的YBC公益广告。他笑着对记者说,那广告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就一小块。但这一小块却立即牢牢抓住了李圣林一颗渴望做事、渴望成功的心。他随即照着广告上面的地址把电话打到了具体负责办理相关手续的共青团成都市委,接下来,递交了申请表和项目计划书,然后初试、再审,11月,10万元资金到位,生态养殖场开张。

走出养殖场,李圣林又赶紧引着记者去看他正在原址自建的三层楼房。李圣林说,现在,村里正在筹备利用环行16公里的生态林,将村子建成生态旅游观光村和生态养殖基地,自己已被村里委托来承头做这件事。现在,村子里已经成立了“土地银行”,李圣林的使命就是要找来对这个“土地银行”有兴趣的资方,把长廊村真的建成一处世外桃源。楼房建好后就作为公司的办公场地,他乐滋滋地说:“要不然,到时候招商引资都没个说话的场所。”

看来,申请YBC项目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李圣林,他的心越发大了。记者随即问了他三个问题:10万元贷款能如期还上吗?对未来有没有信心?这番折腾是为了什么?正午炽烈的阳光下,李圣林的眼睛有些眯缝,但回答却毫不犹豫:能还上!有信心!想做事!

一个人的创业,不仅成就个人的梦想,而且实现他人的就业,甚至拉动一方的经济。这,就是创业的真义。

YBC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李圣林口里的YBC,就是中国共青团系统的扶持青年创业项目,它源于英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I)。2003年,这个计划在中国落地生根,取名为Youth Business China-YBC,该项目扶助对象是年龄介于18至35岁之间、具有创业意愿和潜力的失业、半失业或待业青年。项目办公室在创业申请者提交商业计划后,由企业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将对创业者进行面试评估,并决定是否为其提供创业支持。对通过评估的青年创业者,YBC将为其提供3-5万元无息无担保贷款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并为其指派一名创业导师。创业导师将在为期三年的时间内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和专业技术支持。

2008年3月23日,YBC成都(试点)办公室揭牌。办公室就设在成都市金河街57号共青团成都市委。这也成为YBC在中国设立的第9个办公室。YBC落户成都的消息发出去后,短短几天,就有1000多青年报名,通过电话、网络和书面递交了申请。

自打启动YBC项目后,共青团成都市委就积极联络社会各方,筹集创业基金,此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包惠的高度重视,她亲自上阵,联系动员成都一些知名企业,很快,至揭牌后的一个星期内,创业基金达到300万。其后,YBC成都办又与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达成合作:只要是涉及高新科技类的项目,经YBC项目办审核通过后将有机会入驻该中心并免一年租金。并且,中心还将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科技部的资金支持。

这由大洋彼岸而来的新鲜模式,在金融危机袭击全球的今天,注定是一个数赢的举措。

2008年3月28日下午,YBC成都办召开了第一次项目评审会。2008年4月2日,YBC成都项目办(试点)正式启动。成都青年创业促进会也在同年4月成立,时任团市委书记、市青联主席的刘筱柳出任成都青年创业促进会首任会长。

我们不禁要问,YBC选择成都的理由是什么?成都究竟有哪些特点和吸引力?YBC执行总干事杨华东如是解谜:YBC项目启动3年后,他们发现,选择什么样的人来支持,是YBC项目能否长效运行的关键。成都成立了由政府倡导的创业促进会、成都的YBC项目由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成都市工商联携手推进,而团市委能最直接地反馈、了解青年需求,工商联的商业资源十分丰富。所以,杨华东认为,“YBC在成都有很好的发展土壤”。

就在YBC成都办公室成立的当天,创办智载平面设计工作室的杨颖和创办艺蕾文化艺术学校的孟蕾分别获得了由YBC成都办公室提供的5万元和4万元无息无担保创业贷款。这是YBC成都办公室成立以来发放的第一批贷款。

由此,YBC成都办扶助了一个个有意创业的有志青年,虫虫特工队、前线军事主题一日游俱乐部、蓝铂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澳斯特教育咨询服务公司等等相继成立。26岁的晋奇伟是四川音乐学院美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他的创业项目是婚纱油画店。晋奇伟是河南人,但毕业后却留在了成都,他说,他已经爱上了成都。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专业,通过企业来校招聘就业的同学就一两个,而且好几年都是这样,他的很多同学都是以自主创业的方式来实现就业。去年,他从《成都日报》上看到共青团成都市委组织的青年创业大赛的广告,便报名参加,结果他与伙伴的大印象艺术画廊一举夺魁,并获得1万元奖金,而且还被推荐申请YBC项目。

不仅授人以鱼,还授人以渔

就YBC的创办理念而言,其运行机制不仅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提高青年的创业能力,在全社会推广创业精神,推动形成创业氛围,其导师制度又能倡导企业社会责任感,为企业提供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平台,而且,与单纯的慈善救助不同,YBC要求接受资助者在未来3年内逐步还款。YBC成都办公室主任彭宏说,慈善是为人输血,而YBC是助人造血,不仅授人以鱼,还授人以渔。而且,不用任何担保就拿到一笔创业基金,能否按时还款全在受助者的个人信用上,这有助于培养年轻人诚实、守信的生活态度。

不仅授人以鱼,还授人以渔,李圣林的脚步似乎正在印证YBC这一要义。当然,他能否成功,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但YBC对创业者心态的影响,却不可小觑。

刚成立一个来月就遭遇地震,共青团成都市委承头的YBC成都办经受了考验。

震后,YBC成都办迅即启动了“重建家园创业行动”,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力争为灾区重建贡献力量。首先,创业基金中划出“灾区专项基金”,确定所有创业项目中优先放款灾区创业项目。 YBC总部也拨出1000万元为灾区专用;第二,实施总部政策,所扶持的创业青年年龄上限从35岁放宽到45岁,扶助资金上限从5万元上升至15万元,还款期从3年放宽至4年。第三,尽力缩短灾区创业项目的审批时间。2008年7月31日,YBC成都复审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这是YBC全国办首次将复审的资格交给地方城市,是YBC扶持灾区的一个举措。第四,YBC成都办在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新都、金堂、龙泉驿、温江等8个区(市)县设立了YBC服务站,为灾区创业青年提供长期配套服务。成立创业服务站,是YBC成都办的全国首创,YBC全国办公室执行总干事张惠玲认为,YBC成都办的工作体系建设成绩斐然,特别是区县服务站建设特色突出,可以作为全国的样板和示范。

在一系列扶助计划中,成都灾区青年重建家园的信心和热情被点燃。YBC成都办主任彭宏介绍说:“几百个创业咨询电话,一半以上来自灾区。”

温江,天乡女人美容美体馆。老板严昌涛是汶川映秀人,地震中失去了5岁的女儿和苦心经营10余年的美容院。去年,他得到YBC扶持资金5万元,在温江异地创业。

都江堰,同乐汽车快修中心。老板周磊是都江堰人,地震无情地夺去了他怀有8个月身孕妻子的性命,房屋也成为废墟。那个让人心碎的瞬间被镜头记录了下来,成为新华社向全世界最早播发的灾区现场照片之一。今年3月,他获得YBC基金5万元人民币,创办同乐汽车快修中心。

截至2009年4月30日,YBC成都办公室接待创业咨询2000多人次,接收青年创业项目398个,共组织召开青年创业项目评审会28次,初审通过项目75个(灾区帮扶项目56个),复审通过项目47个(灾区帮扶项目28个),已向45名创业青年发放创业贷款286万元,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300多个,同时,设立区县YBC服务站9个。

用“好玩”形成YBC对企业家的凝聚力

不仅工作站是创新,YBC进入成都后,在共青团成都市委的倾力打造下,形成了很浓厚的成都特色。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升了YBC品牌的社会认知度。委书记李春城亲自参与成都YBC青年创业项目的揭牌及系列调研工作并作重要指示;市委常委包惠则差不多在每个YBC创业点上都留下身影;在共青团成都市委,从团委书记杜浒,到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更别说YBC办公室和主管该项目的区县部,无一人不积极参与。“某某今天去了某某项目点”,“某某今天和某某创业者面谈”……如此之类的消息,不绝于耳。

YBC的导师理念,是很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理念,然而,在实施中情况如何呢?

成都良木缘公司董事长刘彬自YBC引入成都后就一直全程积极参与,他说,自己读书时就是团干部,后来加入了青联,心态一直都很积极向上。就觉得这个事很有意义,很愿意参加。成都遛洋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YBC全国评审委员邓波则认为,企业家做到一定程度,会被经验所束缚,从接受导师帮助的创业者身上可以唤回很多东西,比如勇敢、比如拓展性思维、比如异想天开。

YBC成都办主任彭宏说,首先,导师制度必须实施,否则就没有了YBC的特色。他介绍说,目前成都YBC导师在册的有170多个,但平时核心参与的就三四十人。这三四十人,是真正具有公益精神的现代企业家,YBC成都办一方面以他们为依托,另一方面也努力地拓展工作思路,力争更多企业家的参与,而且,这种参与,必须是要企业家发自内心的参与。这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是工作要透明,扶持哪个项目,要由评审委员会说了算。另外,企业家都极忙,因而,YBC成都办通常联络导师都是发短信,这是给别人一个拒绝的机会,彭宏说:“别人都是公益行为,没必要强制,团市委也没有那个职权去强制,不要打扰太多。有空,就来,开开心心地来,开心,才会觉得有意义。”开心,是彭宏口中一再强调的词,YBC成都办成立了导师俱乐部,相继举行导师沙龙、中秋联谊、主题演讲、户外野战等活动10余次。彭宏说,这就是为了让企业家们觉得好玩,觉得有一个地方可以交流,好玩,就会经常来,这就形成了YBC对企业家的凝聚力。

“刘洪燕们”的人生拐点与“创业成都”

“励志”启蒙了他的创业意识

刘洪燕,第四届“中国青年创业奖”(2008年)得主,其传奇创业经历曾轰动成都校园。刘洪燕在四川大学读书时就和几个好朋友一同创办了一本DM杂志《校园消费》,其极富想象力的营销模式使得这本杂志在校园相当走俏,许多商家甚至捧着钱上门找他要求在杂志上做广告。不过,如果按照刘洪燕正常的人生轨迹,这段学生时代的创业经历,最多就是多年以后回首“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时的助兴谈资,一段经历罢了。因为,2006年刘洪燕大四时,已经与柳工集团签署了双向选择协议,只待毕业后前去报到,《校园消费》也将随着刘洪燕与伙伴们的劳燕分飞无疾而终。然而,临毕业前一个夜晚不经意参加的一场名为“创业成都·励志讲堂”的巡讲,却成为他人生刻骨铭心的拐点。就在那次巡讲中,一位成都媒介翘楚的人生感悟像一颗流弹,将坐在台下的刘洪燕击中,至今,他还大致记得那对他如同棒喝的一番话:人生的路,要一步一步走,一个阶梯一个阶梯上,只有上了一层阶梯,才知道上面是什么样子。他把这番话咀嚼了一夜,终于下了决心:不去柳工了,留在成都,创业。

改变刘洪燕人生轨迹的这一天,是2006年4月13日,这天夜里下着小雨。不过,清晰地告诉记者这个日子的,并不是刘洪燕本人,而是共青团成都市委副书记惠朝旭。“创业成都·励志讲堂”正是他们面向大学生群体,联合市级相关部门运行的成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经典项目。

惠朝旭说,2006年,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后发现,当时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是就业。而2006年正好是成都的产业发展年,于是,团市委的学校工作开始转向,经与成都市多家单位合作联动,启动了“创业成都”系列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励志讲堂、职场实战、创业大赛三大板块。

励志讲堂,就是各工业园区、知名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创业典型“三进校园”,前两者是让大学生知道成都正在发展什么产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创业典型进校园则是为弘扬创业文化,传播创业理念。“三进”一推出,就在校园受到热捧。青联委员、神州数码副总经理耿丽萍,从活动推出就开始参与,进出各大学校园为大学生作有关职场生涯的巡讲。她对记者说,让大学生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非常重要,这实际上是大学生就业前的必修课。职业人需要具备的沟通技巧、时间管理、公共目标管理等等,应该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就像英语一样,但现在学校没有这一课,“三进”,正是对大学课程缺失的一种弥补。

职场实战,即由团市委组织动员成都知名企业参与到扶持成都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中,建立就业实习、见习基地,提供实习、见习岗位,提高青年就业创业的实际能力,帮助青年成功就业。“创业成都”活动每年差不多提供近千就业岗位,两三千个实习见习岗位。

青年创业(“1+1”)大赛,已成功开展了三届,以理论培训、案例分析等全面模拟创业过程;举办城市商业挑战赛;开设全封闭式青年创业训练营,在实战中锻炼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其中有前途的项目与YBC对接,推荐其进入YBC评审。目前,已扶持了一批优秀团队成功创业。比如川师大的LED节能灯项目、西南财大的少数民族饰品项目,都

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