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肉制品 > 王育伟副市长在全市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育伟副市长在全市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9 10:02   浏览 N 次  
王育伟副市长在全市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3年3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绿色食品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在备春耕的大忙季节,把大家召集上来开会,目的是总结2002年工作,部署2003年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把绿色食品确定为我市农业三大优势之一,实施专题推进的各项任务。会上,命名了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筹备成立了市绿色食品协会,组织了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交流了典型经验。省绿色食品协会会长钟雨亭,省绿办副主任汤真汝等领导同志专门赶来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请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02年工作回顾
2002年,我市绿色食品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省委“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组织专题推进,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战略升级。到去年底,我市已培育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25家,同比增长58%。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30个,同比增长58%。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68万亩,认证面积54万亩,建设15个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全市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到80万吨,产业销售收入实现17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7.7%。
(一)以绿色食品为核心,抓好特色资源整合。通过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整合了镜泊湖米业,威虎山米业。镜泊湖米业集团的品牌整合后,形成了10万吨的精深加工能力,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和赞赏。在绿色食品旗帜下,全市水稻、玉米、大豆、木耳、甜菜、蜂蜜、苹果梨、奶牛、肉鸡、河蟹、南瓜、土豆、元葱都有了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氨基酸、微生物、生物肥形成了绿色食品肥料系列产品。
(二)优化布局,塑造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围绕开发绿色食品产业,各地积极进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已形成优质米、食用菌、畜牧、果菜、绿色食品肥料5个超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链。食用菌产业集中培育了全国最大的绥阳黑木耳交易市场,畜牧业集中培育了规模10万头的牛、羊生产加工基地,种植业形成沿牡丹江流域的优质米,穆棱、林口的高油大豆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带初步形成区域规模优势。
(三)贯彻标准,创新绿色食品运行机制。全市推行绿色食品标准、操作规程20多项,在全市培训2000多人,多数绿色食品企业都能按照国家和省的绿色食品标准组织生产。海林市以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牵头,实行绿色食品专用品种、专用肥料、专业标准、生产基地、加工企业连动,绿色食品标准化全程质量控制,创造了“品牌、标准、肥料、包装、价格、宣传”六统一的产业化、市场化运做模式,收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利益共享的良好效果。
(四)扩大宣传,巩固和开拓国内外市场。按照省的部署,我市组织粮油、乳豆制品、山特产品等十几大类100多种产品,连续六次参加省组织的国内外绿特食品展销,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牡丹江作为全省最有农产品特色和优势的地区,通过会展带大带强了一批龙头企业,参加会展的企业建立了230多个商品经销站点。穆棱永昌食品公司参加哈洽会,获得110多万元的定货,吸引了几十万元的技改资金,扩大企业生产能力增加了效益。用神菌微生物肥生产大米、西红柿、黄瓜等品质一流的产品,在大连国际农博会、福州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得到国家农业部领导、省领导的赞赏,精品大米卖出了10元一斤的高价。从会展看市场,标志着精品经济的到来。我市投资1.6亿元的绿特食品专营批发市场即将营业,投资1800万的绥阳黑木耳产地批发市场投入运营。
(五)形成合力,专题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市委、人大、政协都对绿色食品产业给予有力支持。人大去年提出了“一号议案”,落实《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视察和市场检查。市编委批准成立了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政府牵头促成了绿色水稻的镜泊湖米业、威虎山米业集团的同行嫁接;培育了依靠政策、科技、服务连动促发展的宁安糖厂,“企技农校”四位一体穆棱哈北集团等先进典型,牵动了绿色食品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从全市看,自己比发展很快,横向比差距不小。伴随着我市绿色食品开发进程的延伸,产生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从几年来的工作情况看,一是优势发挥不够。突出反映在我市特色资源优势、沿边区位优势、优化资本的政策优势尚未转化成区域经济优势、市场竞争优势。绿色特色农业尚未实现由多种经营向专业化生产,由以稀为贵向以多为市的跨越。二是龙头企业闯市场能力弱。外向型企业少,精品少,规模小,产品包装质量差,企业经营理念不适应入世后形势发展的要求。一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局限在单纯的买卖关系,内在利益联结不紧密,产加销之间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三是贯彻国家、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特别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还缺少实质性的措施。四是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人员配备和目标管理不到位。说的多,投入的少,缺乏远景规划和实施措施。一些地方的领导对会展带动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认识不足,对“国家推进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认识浅薄。
二、2003年的工作安排
2003年,是我市建设绿色食品强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起步年,今年绿色食品工作的成败,能否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任务,关系到全市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按照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开发专题推进工作总的要求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建设绿色食品强市),两个目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际竞争力),做大做强四个绿色食品特色产业(果菜、甜菜、奶牛、肉鸡),发展四个有机食品产业(有机蜜、有机耳、有机米、生物肥),培育两大批发市场(绿特食品、绥阳耳),落实五项保障措施(市场开发、质量监控、龙头带动、推行标准化、创新运行机制),实现三大对接(市场与企业、企业与协会、协会与农户),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为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基。主要目标是,全市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指导面积达到176万亩,其中无公害食品认证面积100万亩,同比增长60%。绿色食品产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26%。新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产品5个,同比增长16%。绿色食品实物开发总量达到100万吨,同比增长25%。完善15个绿色食品、建立10个无公害食品标准化示范区。
1、努力开拓市场,建立绿色食品市场营销体系。
市场引导生产,市场产生效益,市场决定企业生存。市场经济国家一些企业的兴衰史无不说明这个道理。市场在发育区域经济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必须高度重视市场开拓。这也是绿色食品产业开发以来我们取得的基本经验。一是建设牡丹江市绿特食品专营批发市场。协调北京亿客隆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及省内外绿色食品企业进驻大市场,通过招商建好绿色食品专营区,组织大市场在有条件的县市及省内外建立连锁超市或专卖店,解决城镇居民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购销渠道问题。以牡丹江市绿特食品专营批发市场为核心,促其成为集信息、加工、仓贮、准入、配送、出口为一体的“绿色通道”。二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会展经济商机无限,国内外著名的大客商都是利用会展采购农产品精华。今年要突出抓好哈洽会、齐博会、香港美食节等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展示精品,展出特色,展出形象,建立稳固和长远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营销渠道。市里已经协调牡丹江驻外办事机构,准备在所在地辟建绿色食品展销窗口,推销地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三是培育绿色食品经销公司,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年内培育出具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公司3家,培养绿色食品经纪人300人。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我市农产品与市场的有效互动与对接。
2、加强质量监控,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和信誉。
食品质量安全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家将要推行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刻不容缓。这既是保障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需要,也是树立绿色食品强市形象、入世后大势所趋。一是要加快建立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三位一体的认证管理体系。农产品认证是进入国内外市场的质量证明,是经过环境和产品检测的标志,是产品进入市场的信誉保证,而不是一纸空文。产品只有有商标、有质量证明,才有资格进入市场,这个观念必须树立。今年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5个,无公害食品要认证20个以上。二是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绿色食品市场监管,建立绿色食品市场索证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经营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责任追溯和承诺制度。要通过合同形式,对供销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做出约定,大力推行“产地与销地”、“生产与加工”、“批发与零售”的对接与互认。经营绿色食品的批发市场、配送中心、专卖商店、专柜及餐饮业,必须进行资格申报,经审核批准、授牌后方可经营。三是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今年要会同工商、质检、环保、卫生、畜牧等部门联合行动,实行专项整治。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打击假冒和滥用标志为主,种植业产品以查处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为主,畜产品以严查狠打滥用违禁药物、兽药残留和瘦肉精为主,水产品以打击使用氯霉素药物残留为主。还要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卫生法宣传日、国庆节和春节等重大节假日,组织企业进行质量承诺,打击和曝光假冒伪劣商品,净化绿色食品市场。三是从源头抓起,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特别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强化对绿色食品基地和加工企业环境的治理和监控,宣传和公布禁止使用的农药、兽用药及高残留化学药剂,确保从土地到餐桌全程监控。
3、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外闯市场,内联基地、农户,在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兴衰。必须高度关注和重视企业发展对农业不可替代的带动作用。这次市政府命名颁牌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就是要扩大绿色食品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提高企业闯市场和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在扶强扶壮龙头企业上,一是指导企业打造精品,帮助企业找准产品市场定位。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必然是精品。产品质量决定企业的兴衰。绿色食品适应人们高口味、高营养的要求,是食品中的精品,必须确保质量,才能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找准市场定位。神菌大米、振宏木耳、山林鸡等都是因为做出了精品,才卖出了高价,提高了企业效益。二是要打造过硬品牌争创名牌。大搞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指导企业上质量,搞精品、出名品。上包装,搞小包装、精包装、旅游装、礼品装。进超市,进大城市、大商店、搞大连锁。积极参加国内外会展,扩大企业产品知名度。在这次命名的企业中,年内要力创绿色食品知名品牌10个,其中争取获得国家、省级名牌产品5个。三是加大项目投入。各地各单位要帮助企业跑省进京争资金,搞技改,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要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编制一批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绿色食品项目,建立项目库。争取外向型果菜、有机蜜、检测中心、神菌肥等项目得到国家、省立项扶持。四是积极推广宁安市镜泊湖米业同行业嫁接的成功经验。按照市委加快企业改制的要求,加快资产和资本重组,全面落实《牡丹江市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若干意见》,扶强扶壮龙头企业,使产值超亿元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达到2个,1000万元以上的达到10个。
4、加大示范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
入世后,为实现我国农业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扩大农产品出口,近几年国家、省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标准和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法律法规,对规范、保护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推行农业标准化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一是要认真实施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落实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组织标准化生产。要求年内所有绿色食品企业、无公害企业都要实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生产、一体化运作。二是建好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标准化示范区。省已经确定把响水村列为有机食品水稻高科技示范园区,市里也依托绿色食品、无公害企业,提出了示范区名单。各地要按照十有(有龙头牵带、有认证标志、有广告标牌、有技术档案、有供销合同、有中介组织、有科技队伍、有良好生态环境、有组织机构、村有较强的“两委”班子)要求,在今年绿色食品工作中,协调有关企业和单位,制定方案,落实措施,抓紧到位。各绿色食品示范区都要设立醒目的标志牌或标志墙,注明技术标准、范围、负责人等要素,便于企业宣传和示范农民,形成广告和示范效应。要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技术和标准化操作规程,不断扩大示范区半径,发挥示范区影响、带动和辐射作用。三是优化绿色食品区域布局,发展区块经济。按照省抓好绿色食品优势产业带(区)的要求,对我市具有优势的四个有机食品产业(有机蜜、有机耳、有机米、生物肥),果菜、甜菜、奶牛、肉鸡四个绿色食品特色产业,要由所在地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制成项目,作出规划,争取上级扶持,加快形成绿色食品产业带优势区块,建成绿色生态、地方特色、出口创汇和保健观赏型的功能区。
5、创新运行机制,为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绿色食品作为新兴产业,有着能与国际接轨和独特的认证管理体系,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全程质量控制措施。相对于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必须进行职能和运行机制的转变,才能建立起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符合国际惯例地保障体系,实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此,一是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应当看到,农民是个弱势群体,弱就弱在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上,农民的根本利益在许多情况下得不到有效保护。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加快实现组织化的契机。在绿色食品的旗帜下,农民可以依托生产企业和市场,建立各类专业的生产者协会,担负起自我管理、行业自律、保障利益的功能。市里筹备成立牡丹江市绿色食品产业协会,其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此。协会使农民与企业和市场实现有效连接,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各地都要以绿色食品企业为主,加快建立各类与农民紧密利益连接的行业协会,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以尽快打出区域优势来。二是大力推行“六统一”经营模式。“六统一”是绿色食品品牌、标准、肥料、包装、价格、宣传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很有市场竞争力,符合我市农村实际和市场运行机制,应积极组织推广。要求今年内要有4家绿色食品企业达到“六统一”标准。三是根据国内外市场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势,学习考察省内外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要加快起草、制定和出台《牡丹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使我市绿色食品工作尽快定位,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准备制定《牡丹江市绿色食品强市发展规划》,提出绿色食品强市的中长期目标和措施,为建设牡丹江绿色食品强市打好基础。
三、加强领导,确保绿色食品产业升级快速推进
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食品工作,确立了绿色食品是农村三大优势之首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建设绿色食品强市的宏伟目标。可以说,思路已经清晰,任务已经明确,下步要求我们要下大气力,组织实施和搞好专题推进。
1、建立绿色食品责任目标考核机制。近几年来,对于绿色食品工作考核缺少必要的措施和手段,绿色食品工作还没有纳入到规范管理的渠道。根据市委、市政府对绿色食品工作的部署和专题推进的要求,从今年开始,要建立绿色食品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对绿色食品工作的考核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各地在组织实施绿色食品工作方面;二是对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示范区的考核。这次会上市里专门下发了工作要点和考核管理办法,请各地认真组织实施和落实,要切实抓好绿色食品各项工作的方案制定、综合协调、整体推进、考核监督,实行主管农业县(市)区长负总责,分管领导抓绿色食品产业责任制,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2、健全组织,强化职能。现在各地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办公室的机构不强、配备人员少,多数地方都处在兼职抓或应付的状态,与我市建设绿色食品强市和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应有地位和发挥的职能作用很不协调,说到底就是没有把绿色食品当作主干线和主导产业来抓,没有把绿色食品当作宏伟事业去干。一些地方领导的观念与实际工作还没有转到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上来。目前许多农产品没有商标,没有质量证明,没有责任主体,这样怎么能闯市场?为做好这项工作,市里要求各县市区都要做好职能转换的文章。这也是新一届政府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从现实出发,各地都应参照市农委成立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作法,不增编,不增人,不给财政增加负担,在农口内部调剂解决,并尽快调整到位,使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做到有人做事,做成大事,做好大事,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搞好协调,加强监管。绿色食品倡导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要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标志认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市场管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还要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制度、绿色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产品抽检制度、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产销信息发布制度等。这涉及到工商、卫生、环保、质检等多部门的工作,各地要搞好协调配合,加强质量监管和规范市场,切实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抓好宣传,扩大绿色食品影响力。现在从市面上看,绿色食品虽然营养高,质量好,但销售上还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宣传时断时续,人们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和系统的认识。所以抓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要。一是要利用新闻媒体,制作专栏、专题进行系列报道,对绿色食品典型宣传进行跟踪报道,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二是要协调规划局和城管部门,在市区和城镇主要干道辟建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广告一条街,搞好长期宣传。三是要建立绿色食品网页。利用农业信息网,挂靠有影响的大型网站,办永不落幕的产品展销会,建立绿色食品信息库,发布绿色食品各类信息,在互联网上宣传我市绿色食品。
5、优化产业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鉴于入世后农产品市场形势的变化,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必须给予企业积极的市场引导和产业服务,才能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比如,会展是入世后我们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和纽带。在企业尚不明确市场规则、会展费用较高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承担起组织、引导、带领企业闯市场的职责。君不见克林顿、布什访华,还要带来几百人的企业家。国内外的大商家、大客商,多数是通过参加会展来进行商品、品牌、质量、价格等因素的比较获得合作与订货。再比如,多数企业在长远发展以及项目运做上没有打算和安排,普遍存在短视行为。企业在自身发展中也有许多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必须克服政府无用的思想,任其产业自由发展的思想,绿色食品企业全靠市场化运作的思想。要树立“企业发展我发展,政府带领企业闯市场”的思想,才能收到发展和振兴地方经济的良好效果。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