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肉制品 > 可可西里--陆川

可可西里--陆川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6 01:56   浏览 N 次  

今天终于看到了陆川的可可西里。好久没有看到这么震撼我的电影,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里勇敢可敬的英雄,乐观无欲,单纯的信念,这个混沌的社会里让我相信还有那样一群人,或者说其实还有着那样的很多人,他们坚守着心里的信念,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不惜舍弃爱情甚至自己的生命,我能做到吗?

看到队长为了追到老板,不惜放弃自己的队员,我其实难以理解;看到刘栋被流沙慢慢吞噬,心慢慢沉下去了,我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看到队长一人从容的走向一群狩猎者,英雄就这样无声倒下了,不像以往影片中英雄会悲壮的死去,让我感到陆川拍的不是电影,是纪录片;巡山队员们,没有编制,没有工资,竟然会有这样一群人还在舍命巡山。。。

看到影片里无奈残酷的事实,我为人类给自然造成的伤害而惭愧,为我很可能还是一个帮凶而悲哀。

自己总是拙言拙语,难以写出电影一二,下面是转载的电影影评,时常读读可以回味电影。

下面是影评《可可西里》,转载自 shirley7238 发表于 2007-4-21 21:08 :http://forum.shisu.edu.cn/archiver/?tid-1510.html
今天在东方角刚看了《可可西里》。这是第二次看这部电影,离上一次看有一两年了。仍旧激动,感慨不已。于是写了这篇影评。

年轻一代导演里,最喜欢的有两个,一个是陆川,一个是马俪文。陆川如今大家大概都知道了,《可可西里》的反响还是很大的,加之先前的《寻枪》,他的努力算是得到了认可和回报。另一个马俪文,可能相对没有那么有名。不过她的《我们俩》前一段也是很受关注。这两个年轻导演,一男一女,作品都不多,却都是真正认认真真地在拍,不浮夸,不搞噱头,是我非常欣赏的类型。不知道这样概括他们的共同点是不是合适,我觉得那就是一种人文精神。

从前的文人,所谓的知识分子,都是要学而优则仕的。有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志向听来未免大而空,尤其今人都向西方社会学习,强调自我,强调个人意志,责任这种东西是烫手山芋,绝对避免背上身的。于是,各种作品里都充满了个人情绪的宣泄,自我得简直唯我独尊。
再好的东西,多了就滥了,腻了。非常讨厌煽情,春晚是当笑话来看的,各种各样的情节恶俗的肥皂剧更是骗不了半滴眼泪。这是一个中性化的年代,或者说,这是一个女性化的年代。也可以理解,和平年代嘛,马放南山,萧峰那样的英雄也只能在电视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提醒人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发生过。
别误会,我虽然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却也是坚定地坚持男女平等,时刻警惕性别歧视的。可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一部男人的电影。
这并不是说电影的主角都是男性,还是整部电影传达出来的信息,导演处理电影的方式,都是非常男人的。
故事,其实很简单。这个题材,也很容易弄得很煽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倪大姐或者周大姐深情注视镜头,双手握着话筒,语气一听就是强忍热泪地说:“朋友们,……”哪怕接下来她在给你念菜单你会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那不是这部电影的风格。
没有任何煽情的成分,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冷峻,沉重,肃穆,深邃。导演自然功不可没。他写的那些让人心里沉甸甸的对白,处理的方式很是自然。挑选的演员也是,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的日泰这个演员。好像这个演员不是专业演员吧,却简直就是为日泰而设计的。面对可可西里的盗猎者,愚昧麻木的百姓,他没有记者朶玉的惊讶震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沉重事实让他面对这一切只会深深叹息一声,不激动,不愤慨。\
我词穷了。

如果说他是海,会不会太俗?

甚至连记者朶玉都是我所钦佩的。他是一名称职的记者。面对巡山队员打人,搜身,罚款,卖皮子,所有这些,他能够保持沉默,没有自以为是地站出来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干涉。对这块土地,这群人,他的了解和认同是深刻的。\

震撼的地方太多,数不胜数。美丽的可可西里风景,令人震惊的盗猎事实,巡山队员无声无息的死亡,盗猎分子的麻木,还有老百姓的愚昧。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实。纪录片式的拍摄方式让一切都原原本本地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

刘栋的死,是悄无声息的。沙子的流动是无声的,风是无声的,四下里一片安静。只有我们,和镜头,仿佛是一桩凶杀案的同谋,屏住呼吸看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静悄悄地消失,一丝痕迹都不留下。
日泰和盗猎分子头目的见面是很戏剧性的。或许有人会失望吧。那样一个杀了那么多藏羚羊,杀了那么多人的幕后老板,原来没有穿风衣,戴墨镜,嘴角叼根竹签,肥头大耳,目光阴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土里土气,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男人。日泰的死,也是那么偶然,平淡,除了朶玉跌跌撞撞的身影,只有我从最深处发出的颤抖做注脚,这样一个男人,原来也就这样就死了。

死,是何其平常的事。怎么这么平常,直白,却叫人心里忍不住发酸,眼睛滚烫?
最可怕的是老百姓的麻木。

剥皮子,捎羊绒,对盗猎行为视而不见,或者加入盗猎者的队伍,不过都是因为钱,因为穷。他们不认为这样有什么错,对于他们,这就像种地放羊一样,不过是活下去的一种方式。归根究底,是贫穷,导致了这一切。

记得在杂志上看到过,西方国家向中国购买羊毛,但他们自己不养羊。羊这种动物看似温顺,其实对草皮的破坏很严重。西方国家深知这点,因此他们自己是不会在自己的草原上放养这种动物的。用心似乎阴险,可是中国就算明知道是这样,为了钱,他们还是会做的。没办法,穷啊。


前几年一度流行的《狼图腾》中也谈到了这点。狼真的就是那么险恶吗?其实它们从某种意义上为生态平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人们人为打破这种平衡,打死了狼,大面积养羊,后果是日渐明显的沙漠化,直接的效果就是天气预报中屡屡听到的北京的沙尘暴。

再讨论下去,就不那么令人舒服了。

为什么需要羊绒?谁需要羊绒?
这个问题会让许多看到这部电影感动落泪的都市男女如坐针毡。

想到了前一段的电影《血钻》。电影本是关于钻石走私的肮脏交易,女演员詹妮弗·康纳利在其中饰演一名记者,卷入到钻石走私的调查中。现实中,演过这部电影之后,她佩戴钻石饰物出现在公众场合,有记者问及是否考虑过她身上佩戴的钻石来源,她也只有尴尬应对。

无论如何,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我们都知道环保重要,可是怕麻烦,还是会用超市的塑料袋而不是自己带购物袋,怕累,还是会打车而不是走路,贪舒服,还是会把空调打得越低越好而不是打在建议的25度,嫌费事,还是会把水用完就倒掉,而不是反复使用。
走出东方角,外头阳光明媚,开始讨论晚饭去哪里吃。
终究,我们不过是一群虚伪自私的现代人。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