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酒业 > 善猎人者,人亦猎之--“猎头”业内揭秘

善猎人者,人亦猎之--“猎头”业内揭秘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7 16:32   浏览 N 次  

“做猎头的,多半是半路出家。”一位资深顾问如是说。
据他分析,国内的猎头“出身”不外乎是:做过人力资源管理,或有市场、销售经验,或有海归背景。如实力雄厚的国内民营猎头公司 ,其40多位猎头顾问,分别来自可口可乐、毕马威、辉瑞制药、IBM、戴尔、通用电气、联想集团等知名企业。国内猎头往往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年龄以30岁上下居多。
猎头行业没有一字千金、包治百病的教科书,往往由师傅“手把手”带出来。有些大型猎头公司近年来出现了内部培训资料,记录的也多半是资深猎头们多年的经验积累。
有趣的是,新猎头们并不是学成满师之后,才“现身江湖”。这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行业,必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不少猎头公司新人进公司不出3天,就接到猎头生涯第一单。沿着接单、分析客户需求、访寻候选人、推荐面试、背景调查、协调上班、后期跟踪服务这一串“作业链”,点点滴滴积累经验教训,在无数个电话、无数份报告、无数次面试、无数场磋商的千锤百炼之下,一个本来对猎头一无所知的青年,终于成长为一名阅人无数、敏锐精明的猎头顾问。这个过程,少则两年,多则三到五年。
一个分工做医疗器械组的猎头顾问说:“刚入行时,我连呼吸机是什么都弄不明白。”如今,她与客户侃侃而谈,专业词汇挥洒自如;一个毕业于外国语学院的猎头顾问说:“第一次面试候选人,一想到坐在自己对面的是年龄两倍于我、阅历十倍于我的老江湖,就不免心跳加速、掌心出汗。”如今,他谈笑风生半个小时,就能把一个陌生人问个底儿掉。
这奇异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老猎头的经验之谈是:“猎头的见识,绝大部分来源于谈话。”猎头一族不仅猎取各行业的人才,也猎取各行业的经验与智慧,做一年得到的锻炼,有时抵得上做别的行业两三年。“善猎人者,人亦猎之。”猎头队伍中的精兵猛将,不时也成为捕猎目标,跳槽之后做老本行的居多,也有改做人力资源管理等新行当,同样胜任愉快。
“做猎头,简直是份体力活!”这是猎头相见时常发的牢骚。一天做几次面试、交几份报告、接打上百通电话、浑身绷足劲工作10到12个小时,对猎头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一分钟之内身边三四部电话同时振铃,这种镜头司空见惯。一位猎头顾问在朋友圈中素以歌喉甜润著称,今年春天忽然嗓子沙哑,医生说她患上声带小结。还说,以前只有演员和教师容易患这种病,现在又多了两种人:猎头的,售楼的。
让猎头们最“苦”的,还不是体力透支,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候选人。有时,折腾几个月,推荐几十个人选,客户公司却一个都看不上。再沉得住气的老猎头也不免满心郁闷。可是,客户还等着要人哪,还得找啊!再把人才库、通讯录掰开了,揉碎了,从头再来。
当然,也有苦尽甘来的时候。高明的猎头往往能为候选人评判职场风云、剖析去就得失、提供应变策略,诚恳、公允的态度,冷静、准确的判断,使他们不仅赢得生意,还能赢得朋友。一位资深顾问说,有一次接到单子,将一位高级经理从A公司“挖”到B公司。眼看大功告成,这位经理提出辞呈时,A公司却开出了比B公司更为优厚的条件挽留,他不禁犹豫起来。这时,顾问为他分析两种选择的利弊得失:A公司正处于合并期,候选人现在的位置在将来的公司结构中很可能会被取消;而B公司两年前已完成合并,正处于调整后的上升期,候选人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A公司提出的只是薪水增长,而B公司还承诺一年后的EMBA机会,对候选人的个人成长更为有利。综合考虑之后,这位经理选择了新职。此后3年,B公司蒸蒸日上,他的年薪由30万增加到70万,职位由经理上升为总监,他和那位顾问也成了相互信赖的朋友。
“持心公平,真诚地帮助客户与候选人去选择,他们的成功与喜悦,也将是你的成功与喜悦。”这是不少老猎头的座右铭。老猎头会告诉入行伊始的新人:猎头生涯最欣慰的时刻,不是做成了十几万或几十万的单子,而是有机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看着他走向辉煌。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