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酒业 > 雷歌音,马蹄声(洪三泰)

雷歌音,马蹄声(洪三泰)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0 06:26   浏览 N 次  

雷歌音,马蹄声

洪三泰

我曾想,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雷州,总在不断地出现奇迹。那奇迹如闪电雷鸣,震天动地。

蛮荒之地、流放之地、南天重地……竟是奇迹之地。

我曾惊叹,这奇迹之地,时有精英如骏马奔出,扬蹄处是一道道壮丽的风景线。在这里,我不想把雷州的精英以及那些风景线一一列出,你只要到雷州来,他们以及他们创造的风景就会涌进你的眼帘。此刻我只想告诉你:广东四大民歌之一、已有一千年左右历史的雷州歌,就是一幅魅力四射的风景。由此而延伸的风景线,着实让人惊喜:《雷歌大全》《雷州歌大典》两部巨著的出版,展现古今雷歌的风采;雷州歌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又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赫然屹立在湛江市雷州半岛。这就是广东诗人符马活的精心之作——“中国雷歌馆”。如果说,先前关于雷州歌的典籍是文字神话,那么“中国雷歌馆”就是建筑神话了。“中国雷歌馆”于2008年9月开始在姑娘歌发源地雷州市纪家镇田园村筹建。全馆占地总面积39000平方米。其中的雷歌墙,将集中展示雷州半岛经典雷歌及其他地区民歌580多首。这些民间歌谣,均邀请全国书法大家及文化名人进行题写,并勒于玄武石上。雷歌墙是融民间歌谣、书法和雕刻艺术于一炉的中国传统文化“双璧”。饶宗颐、王蒙、冯骥才、沈鹏、张海、钟明善、陈永正、何满宗、林墉、于明泉等百多名家应邀为之题写成的光彩夺目的歌碑,全长共计590米。此外,还有“中国雷歌馆”标志性建筑“姑娘歌纪念馆”,外配有“姑娘歌回廊”和“雷歌广场”等部分。“中国雷歌馆”实属首创,是国内第一家由农民自发组建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静态和物质形式保存和发展的独特文化机构。

“中国雷歌馆”的址地田园村虽只有30多户,200多人,但村中竟有一半成年人从事过或正在从事着雷歌演艺工作。这个著名的风行雷歌村,也是名声远扬的姑娘歌发源地。田园村立村380年以来,经历14代人口传、笔录的积累,加上即兴创作传唱的雷歌有300多首。我认为“中国雷歌馆”的创办人符马活、符骐驿是从田园村奔出来的两匹黑骏马。我这样说的理由,不仅是他们的名字都带“马”,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开拓精神和工作速度,都有骏马奔腾的气度和风范。他俩都是广东诗人,符骐驿(符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在田园村成立未名文学社,油印小报《未名湖》,一批农村青年紧随其后;符马活在成长的道路上,也先后在雷州、北京、广州等地创办文学社,办全国极具影响的民刊《三只眼》《诗文本》《诗江湖》等。他们都有诗集问世,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他们懂得新诗创作与雷歌的关系。尤其是符马活,他在广东、北京等地闯荡,既进行文学创作,又搞编辑出版行业,总在默默耕耘,几年来,出版了不少好书。符马活深受雷州半岛千年来蓬勃发展的雷歌的熏陶,懂得古老雷歌弥足珍贵,渐渐地从心底里热爱着雷歌。符马活主编出版《中国田园村雷歌集》,提出雷歌的九个关键词:禅言、启蒙、教化、记忆、性情、智能、悲风、草根、自觉,称雷歌“像唐诗一样美丽”。他跟哥哥符骐驿决心为雷歌的生存和发展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在《中国田园村雷歌集》出版之后,他们就做出大胆的策略,倡议创建“中国雷歌馆”,并马不停蹄地为之奔波着。他们不但拿出自己的资金,而且四处寻访名家和领导,请求他们题字,盼望他们关注和支持。通过符马活的辛勤奔波,全国不少名家都认识了雷歌,喜欢了雷歌,并无偿地为之献出墨宝。在广州至湛江至雷州的千里路上,兄弟俩默默地充满着激情地穿梭奔跑。家乡父老见到他们奔忙的身影,十分感动。村民大多是姑娘歌歌手,随时唱着雷歌。符马活、符骐驿弟兄见到一首首雷歌由全国几百名大书法家写在宣纸上,便看到了雷歌焕发出青春;当他们见到刻在石上的雷歌被围拢过来的村民放声歌唱时,就仿佛看到雷歌长了翅膀,从石上飞出,飞向蔚蓝的天空,越过浩瀚的海洋。

雷歌入石,生命何等坚强。雷歌飞天,青春何等美丽。而符马活、符骐驿为雷歌构筑的宫殿——“中国雷歌馆”也是何等的辉煌!在乡村,在农民中间构筑这样高雅的雷歌殿堂,谈何容易?多少困难摆在他们的跟前呀!

这两匹黑骏马,是怎样飞越这些困难的?在符马活的心里,“中国雷歌馆”这个项目的建立,将是雷州半岛古老文化的结晶,将是中国民间歌谣智慧的结晶。符马活说:“雷歌一直在我血液里流淌着,它跟生命一样,让我充满了敬仰。”他又说,“中国雷歌馆”这个项目担负着传承古老雷歌优秀传统的重任,一定要高质量搞好。经费是目前最大的困难,自己唯有省吃俭用,同时力求政府和私人资助。他坚信,雷歌有顽强的生命力。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诗人符马活,以诗的名义抢救着雷歌的生命。他的心无时不牵挂着雷歌,他伴着雷歌奔走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雷州的父老们每每见到符马活和符骐驿弟兄在千里路上来去匆匆的身影,心里都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有他们这样年轻一辈的辛勤劳动,我们的雷歌有救了!”他们总是这样说。这些日子,因“中国雷歌馆”的影响逐渐扩大,唱雷歌之风又骤然刮起。悠长而略带忧郁的雷歌调里,倏然添了激昂和坚定的旋律。千年雷歌的音符里,好像注入了震耳的雷鸣和急促的鼓点。细心的人听得出,这是符马活、符骐驿弟兄俩急促的脚步在响,多令人振奋的雷歌音,马蹄声呀!

2009.12.20.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