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方便食品 > 槟榔往事

槟榔往事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4 10:50   浏览 N 次  

十多年前,本人在海南某银行的国际部上班。银行收入不错,但工作呆板、乏味,作为部门负责人总要比同事多一些机会外出“换换空气”,要么去国外的代理行进修,要么飞离海岛去内地某个大城市参加总行的会议。

一次从成都返回海口绕道回了一趟家乡—湖南湘潭市。当年湘潭市一大桥下已形成“槟榔一条街”,铺面林立,人来人往。长沙、株洲、韶山四乡八镇来此购进槟榔的人络绎不绝,湘江桥下风景独好,真是热闹。

妻的侄子在桥下也开设了一个小店,他人直爽,店名也直来直去,“周记”。隔壁的那家招牌也是两个字,中间有一个“爷”字。倒不是因为店名的缘故,的的确确隔壁店铺经营有方,生意风生水起、顾客盈门,常常挤得不可开交。据说天刚朦朦亮,远道而来的人就得在该店铺外排队,店内有人给立等者发号牌,店门开启发货时人们凭手中纸条上的序号一一进货。

一次有位商客先从妻侄儿的店铺购进一大包槟榔,然后又去隔壁的那家店排队,临近柜台时,眼尖的老板见该顾客手中提着别家的槟榔,挥赶苍蝇一般让那个人从队列中站出来,由他选择:要么回家,要么将别人的货退了再来排队。该人一脸无奈地来到妻侄儿的店内请求退货,真可谓货俏一等压死人。

这样一件事传到本人耳中。一想,隔壁的那个“爷”是自封的,我们索性将店名改为“王爷”,王爷是官方的,与官方粘上总是件好事。建议一出,全家响应。没几天,“周记”改头换面成为“王爷”。

世事就是如此蹊跷,半年之后“王爷”后来居上,是那条街上不折不扣的“爷”了。

几年下来,“王爷槟榔”在湖南省一直独领风骚,名震八方。

与全家商量后,本人决定放弃银行的“金饭碗”回到家乡从事槟榔生意,广告策划这一块由本人负责。一天开车在外时,突然接到湘潭电视台负责人的电话,说让我去一趟有事商量。见面后他开门见山说要停止一段正在播出的“王爷槟榔”广告,那阵子我们推出了“王爷汗槟榔”(取义嚼后令人发汗的槟榔)广告画面是一个高山滑雪者从山顶直冲而下,画外音:王爷汗槟榔,汗!汗!汗!(抱歉90年代中期的制作水平只有那样子)。一个月的广告播出费一万元已经预交了,听说要停播自己公司的广告,我感到不解与纳闷。白纸黑字的合同在那,播了一段的广告怎能说停就停呢?何况一切都已市场化,任何一方违约是要赔偿的。电视台负责人一直解释说,改革开放以来,这是首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中央负责宣传工作的领导丁关根已经到了长沙,全国“清理消极文化会议”在长沙召开。关于所谓的“消极文化”,最有名的例子是当时一个叫“黑五类”的黑芝麻糊。改革开放前,由于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社会人群被贴上标签,“黑五类”指地、富、反、坏、右。而此“五类”非彼“五类”也,芝麻糊的“黑五类”是指里面加有五种对人体有益的黑色食品,像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枣、黑木耳等。不知刮来一阵什么风,芝麻糊与反革命等坏人联系上了,“黑五类”芝麻糊是首当其冲的“消极文化”。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没想到清理“消极文化”有枣子一杆子,没枣子一杆子,上头一杆子下来打到了“王爷槟榔”。据湘潭电视台那位负责人说,如果会议之后丁关根去韶山瞻仰,打开电视机看到“王爷槟榔”的广告,说不准会有人的乌纱帽保不住。既然人家已经说到了“乌纱帽”,我就无话可说了,你要做槟榔,人家也要做官。大约过了十天半个月,电视台那边传来“平安无事”的消息,“王爷汗槟榔”的广告又继续开播,只是人们不知道这则广告背后的故事罢了。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