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饮料 > 宁化祁剧,传承的路在何方

宁化祁剧,传承的路在何方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9 03:33   浏览 N 次  

福建日报

近日,宁化县河龙乡上伊村伊远强的家里,不时传来阵阵二胡唢呐的和鸣。

“趁着雨天,得赶紧让他们练习一下,天一晴,大家都忙着田里的活儿啦!”70岁的伊远强是宁化县河龙祁剧团的团长,前几天,他们刚到县城选购了一架电子琴。这一天,他把剧团里的5位伴奏人员都召集在家里,让二胡、唢呐、笛子与“新成员”电子琴和音。

270年前传入宁化

祁剧(宁化人称“湖南戏”),为湖南地方戏种,发源于湖南祁阳县。民间有“唱不过祁阳”的谚语,其唱腔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据《宁化县志》记载,方田乡大畲池氏祠堂戏台化妆室木壁上有毛笔题字:“湖南新喜堂班到此演出开台大吉、乾隆丙辰年寒食节。”经考证当时的“新喜堂”戏班即为现时所称的祁剧戏班。由此推算祁剧传入宁化已达270余年。

祁剧受到宁化人民的喜爱,有一个重要原因:祁剧唱腔念白用的是祁阳土官话,与宁化话同为客家语系,较为接近,一般人都能听得懂,没有语言交流的障碍。所以祁剧很快就在宁化流行开来,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活跃在宁化城镇、乡村的大小业余祁剧团多达41个。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逢元宵、中秋等佳节,宁化县都会组织大型的祁剧汇演交流。

“唱大戏、敬祖先是客家人的传统。每逢红白喜事和传统佳节,大家都要请来戏班子,唱上好几天。”老伊说,他们的祁剧班主要在本县和建宁、江西石城等周边县的乡村演出。演的大多是《珍珠塔》、《财宝记》、《进宝珠》等传统剧目。一年演出可达40余天,有的村曾连续演出7天。

1981年夏,湖南省戏曲研究所、祁阳地区剧目室曾有专家来宁化调研,看了演出后,说宁化祁剧的唱、念、做、打等表演程式,完完全全保留了祁剧的古风古韵,是湖南祁剧的“活化石”。

一群痴迷祁剧的“发烧友”

团长伊远强是团里的台柱,他身材魁梧,说话的嗓门很大。

“你是怎么演上祁剧的?”笔者和老伊攀谈起来。

“因为喜欢啊!”老伊想也没想就说。他介绍说,他们的剧团解放前就成立了。当年,靠每个村民出一担谷子(或出50元钱),集资凑钱买道具、服装、乐器等成立祁剧班。并请湖南祁剧师傅带徒弟10多个作为剧班的骨干力量。当时大家热情很高,白天地里干活,晚上砍松脂来照明学戏到深夜。

那时,经常有些宣传政策的文艺演出,老伊和剧团的人走村串寨去演戏,有时在田间地头就粉墨登场了,那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老伊这样的“角儿”,自然成了乡村里的明星。“走到哪里,都有人争着请我喝酒……”说起这些往事,老伊满脸陶醉。

50多年后,当初和他一起学戏的同伴,都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剧团,只有老伊一直坚持至今。“只要一上台,我就高兴,什么烦恼都忘啦!”老伊乐呵呵地说。

“我们都很敬佩他,如果没有老伊,我们的剧团早就散了。”演小生的伊牙秀说,从小她就是剧团的“追星族”,每天一放学就去看他们排练。因了这份痴迷,初中毕业后,她就加入到剧团当中来。在剧团里,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拉京胡的张达明。10多年后,她们夫妻俩已是团里的台柱子。

学戏时,最难演的是苦情戏。在戏台上,可不能像拍电视那样,滴眼药水,要边唱就让眼泪自然地留下来。伊牙秀说,夫妻俩经常一边在田里干活,一边唱戏文,并总结出经验:“把心钻到了戏眼里去,把它想象成自己的经历,投入了,眼泪就来了。”现在,团里包括她在内,已有8个演员能做到眼泪说来就来。

在厦门打工的张雪珠和伊县珠说,每有空闲,她们都会聚在一起唱唱戏。平时,她们最爱看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一段时间不哼唱,喉咙都会痒。

祁剧步履蹒跚向何方?

进入21世纪,随着农村业余文化活动的日渐丰富,祁剧的辉煌开始慢慢褪色,观众也陆续减少。

据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至2008年,宁化还有对外演出的祁剧社团,仅剩河龙上伊、安远伍坊、中沙石门山3家。今年,安远和中沙的剧团已经没有外出接戏,只有老伊他们的剧团还在“惨淡经营”。

71岁的伊秋恢是团里的剧务,负责保管团里的道具、衣物,在团里待了30多年了。“很多戏服都是补了又补,穿了好几十年啦!”伊秋恢说,许多原先华美的戏服,如今都已千疮百孔。这些行头都是托人到杭州、南昌等地买的,一顶凤冠就要700多元,一件手工刺绣的蟒服要1000多元,每年,添置这些道具,都要花上4000多元。

2007年,大伙儿凑了2万多元,买了一套电脑字幕设备,现在,观众可通过台上的电子字幕,看懂戏文了。可惜,由于这几年演出场次逐年下降,到现在,连本钱也没收回。

老伊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演一场戏900元,今年正月从初二开始演,只演了13天(每天演1-2场)。所得收入要留下一部分作为舞美布景及服装的添置费用,剩下的团里23个人分,每人每天只能分到50元左右,一年下来,只能赚个几百块钱。演祁剧,早已不能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如果不是因为爱好,大家很难支持下来。

“前两年,水茜乡出了个热心公益的企业家,我们一直想把他的事迹写成祁剧剧本,搬上舞台,但大家的文化水平不够,到现在也还没写出来……”老伊也想过创新剧本来吸引观众,但这么大的工程,对于大部分只有初中文化的演员们来说,确实有些难度。

演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是祁剧团遇到的又一个困难。

河龙祁剧团演员平均年龄已接近50岁。剧团的鼓师伊寿长已经75岁了,儿孙满堂,家人怕他的身体吃不消,早几年就提出不让他干了。可因为一直找不到接替的人,他只好硬撑着。团长伊远强也70岁了,物色不到一个热爱祁剧的年轻人当接班人,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

老伊打趣地说,现在看老戏的都是些“三无”观众——无牙齿、无眼力、无听力的老年戏迷,那种四邻八乡的人蜂拥而至看祁剧的场景再也难寻啦,“偌大个礼堂,稀稀拉拉的只有这些铁杆观众捧场。等这批观众慢慢老去,以后可能就没有人看祁剧了……”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