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精致时代的艺术表征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4 08:12 浏览 N 次在“时代丹青――2010中国工笔画名家作品展”展出前,牛克诚老师为“时代丹青――2010中国工笔画名家作品集”写了一篇极为精彩的序言。现贴出,供从事工笔画创作及热爱工笔画的朋友参考。
对牛兄的支持再次表示感谢。全文如下:
工笔:精致时代的艺术表征
――“时代丹青-2010中国工笔画名家作品集”序言
我们正亲历着这样的变化:高档名贵的化妆品正在取代简陋的雪花膏或蛤蜊油,而成为我们的日常美容品;舒适精美的名车正在取代吱吱呀呀的自行车,而成为我们的代步工具;精装考究的美宅或豪宅正在取代破旧的大杂院或筒子楼,而成为我们的日常居所;材、色、形、味俱佳的美食正在取代简单快捷的粗茶淡饭,而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主角;流行时装或名牌服饰正在取代曾经时髦的老头衫或喇叭裤,而成为我们在不同场合的适宜装扮;……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一个强烈的现实感知:我们正进入一个讲究品质的时代。我将这样的一个时代称作“精致时代”。
走向精致,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恒久向往,文明也正是伴随着这一向往而由低级渐趋高级。一次次工具改良、一次次技术革命、一次次观念更新,最终都是为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精致。精致是人类高级而智慧的文明结晶。
然而,好像艺术家们并不买精致的账,他们玩了命地在那里兜售粗野、狂怪、鄙俗、荒率,甚至血腥、残暴。就好像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都对不住他们似的。作践文明,已成为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肆意撒泼的独门招牌。人类的爱美之心,人类对于精致的向往,都在他们“反文明”或“反文化”的粗劣表现中被严重扭曲、侵蚀。精致似乎成了“肤浅”、“矫情”的同义词。中国画坛亦便竞相以寒酸、脏浊、支离、破碎、粗简、潦草为能事,“粗鄙”驱赶了“精致”,并把黄袍加于已身。
好在,当此之时,仍有一批中国画家,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同时也是追随文明进化的脚步,多年以来矢志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艺术信念,他们用严谨而精细的劳动与创作,呵护着“精致”――这一人类文明的圣果。这一批画家就是中国工笔画家!
他们为精致而殚精竭虑,精致成为他们的至上信仰。他们极力反对那种粗鄙、疏浅的艺术甚或生活方式,他们以精工细雕的艺术语言,诉说着对于精致的热爱与渴望;他们的精神指向、作品形态以及创作方式,形成了对于“粗鄙”全面批判的力量;他们用平和而富于建设性的心态,将绘画这一人类创造的优雅艺术形式,打磨得至精至美,从而在当代各色杂陈的绘画领地上,凸显一种精致的文化质地。他们的创作,为我们保存了对于美的始终如一的兴味,滋养了人性中追求美与善的本真力量,浇灌着文明进程中“精致”的长盛之花。他们的作品体现出对于文明进步的高度尊重,他们的作品是人类高级文化的优美赞歌!
如果说时装、美食、名车、豪宅等,各自代表了我们这一时代生活领域中各类精致的文明成果,那么,工笔,就是这个精致时代的艺术表征!精致,决定了工笔画的绘画意义乃至文化意义!
工笔之精致,源于精细入微的与物会通。工笔的感知方式是对外物的细致、深入、精微的观察、体验与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度物象而取其真”。它是与“写意”相并行的观照方式。如果说写意的观察之眼是抽象的、概括的、不拘细节的,那么工笔的观察之眼则是具体的、细节的、精微的。写意的观照方式体现为一种“澄怀味道”的寂思玄想,工笔的观物方式则显现出“格物致知”的理学精神。当代工笔画家以天生细腻而敏锐的感觉,以审物入微的格物方式,唤醒了我们长期被粗鄙文化糟蹋得迟钝与粗糙的审美神经,并让这一神经保持着细腻、微妙的弹性与强度。
工笔之精致,源于它对于语言与技艺的精雕细琢。它把“美”视为艺术的本质,专精于美的发现与表现。精细而工致的勾画,不厌其烦的渲染,使每一个细节都变得深入而充满生命感。优美的美学内涵穿透在工细的线条、逼真的造型及精妙的色彩之中,从而实现一种具有精神深度的唯美创作。
工笔之精致,源于它谨严的创作态度。用思精微,贯穿于工笔创作的全过程;精细不苟,渗透在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之中。对于完美的近于苛刻的追求,对于品质的不知疲倦的探究,使工笔以尽善尽美的艺术表现,贡献出无愧于精致时代的艺术精品。
工笔之精致,源于它的平心静气。当放纵、即时的生活方式成为时尚,当躁动的心态调遣着绘画的粗俗与荒率,工笔画家却以一种专注如一的匠人精神,沉静而细致地打磨每一件作品,就像一位官窑工匠,不计时间成本,兢兢业业于手艺的劳动。从容、淡定是浮躁、纷乱背景前的高贵姿态,完美的作品彰显出踏实、认真的人格力量。
工笔之精致,是从观察到表现、从心态到技艺的全方位的完整呈现,它既是一种认识哲学,更是一种生活实践;既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态度!
上个世纪初,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序》中曾倡言:以院体为画正法,以墨笔粗简者为别派。此后,蔡元培、鲁迅等也同样肯定了院体画价值。但他们的着眼点似乎主要是院体工笔的写实性,而并非它的精致意义,工笔的价值也就主要局限在了绘画史的范围内。于非闇、陈之佛分别以浓丽、清雅的美学格调,支撑起那一时期的工笔局面,其作品的价值也似乎主要是对于宋画的继承或对于工艺性的借鉴,做为文化趣味的精致也并不是他们的题中之义。新中国后,工笔画曾一度以新年画的形式出现,它更主要是以工农兵形象实现着大众主义的话语实践,意识形态化或政治化的操控,也同样消解了工笔的精致意涵。因此,工笔画之精致的文化价值,就一直匍匐在技巧或政治的光影下,它还不曾清晰地展露自身的光亮。在动荡的社会和粗糙的生活背景下,讲究精致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只有到了新时期以后,随着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转型,随着温饱型的生存转向小康型的生活,更进而,随着一切消费对象都已被符号化、精神化、情调化的消费时代的到来,精致才成为我们的生活基调。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笔由复苏而日趋繁荣,难道不正是回应了这样的一个文明趋势吗?工笔为精致时代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细玩静读的精致文本,可以让我们在某一个闲适的下午,沐浴在有暖意的阳光下,伴一杯清茶去细细品味那诗意的一切。
“时代丹青――2010中国工笔画名家作品展”于2010年7月在杭州举行,它汇集了全国工笔画界最具影响力的40余位工笔画家的代表作或最新作品,多样的题材与风格,共同演绎着精致的美学内蕴与文化风范。雅致的杭州、精美的作品,对工笔的精致品味,从翠盖红妆的西子湖畔开始……
牛克诚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 06-10· 瑞士巧克力 三角
- 06-10· Toblerone 三角巧克力
- 06-10· 【巧克力的传说】瑞士三
- 06-10· 瑞士琉森:流淌在雪山下的
- 06-08· 燃气壁挂炉价格
- 06-06· 温暖的假日,一个人狂欢
- 06-04· 金帝巧克力吃出塑料纸 消
- 06-04· 呼呼~
- 06-04· 双色巧克力慕斯-祝好友父
- 06-03· 谁知麻将又没
- 06-03· 我也做德勒斯登圆盘子拼
- 06-03· 2011年04月08日
- 06-03· 喜迎兔年,好好拜年
- 05-30· 我喜欢瑞士糖三角
- 05-30· 瑞士(图文)
- 05-30· “画眉毛的技巧”-【晶视
- 05-28· 瑞士小镇太美了(阿尔卑
- 05-28· 【引用】最美丽的布萊德
- 05-26· 【守护】我想做一只守护
- 05-26· [转载]大熊猫、大白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