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识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6 13:49 浏览 N 次第八阿赖耶识,是八个识中最重要的一个识。它是前七识的根本(前七识由第八识的种子生起),也是宇宙万法的本源。这宇宙万法本源作何解释?原来第八识摄持万法种子,在‘因能变’时,种子生起第八识;在‘果能变’前七识相继生起,八识识体各各生起相、见二分。而第八识的见分,是识体‘能认识’的功能,它所认识的物件就是相分。第八识所缘的相分,是‘根身、器界、种子’,根身就是有情的肉体,第八识‘摄为自体];器界就是有情身外的物质世界,第八识‘领以为境’;种子就是能生起万法的功能(可以说就是一种能量),第八识‘持令不失’。由第八识的种子‘起现行’生起万法,这时就有了宇宙、人生。宇宙就是‘器界’,人生就是含有心识的‘根身’,所以才说第八识是宇宙万法的本源。这些、在下一节还会讲到,于此先诠释第一颂,颂文是: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在这四句颂文中,包括了四个主题,就是第八识的性别、相应心所、界地定位,及它的理证。兹分述如下:
一、性别:第八识在善、恶、无记三性中,它是属于‘无记’,无记有两种,一种是有烦恼心所覆盖,使之成为染污识,如第七识。一种是无烦恼心所覆盖,单纯的无记性,就是第八识。第八识何以必须是无记性呢?因为‘冰炭不同炉、薰莸不同器。’善、恶相违而不能相容。第八识含藏万法种子,如果第八识性善,则不容纳恶种子;如果性恶,则不能容纳善种子。必须是平等的中庸无记,才能兼蓄并容,统纳一切善恶种子。
二、相应:相应就是相应心所,在八个识中,第八识的相应心所最少,只有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它是‘周遍而行’,通于一切识、一切时、一切性、一切地,所以五遍行心所与第八识相应。而且于五遍行的受心所,三受之中也只有与第八识相应,而苦受乐受不与第八识相应。因为苦乐二受容易转变,不是一性连续,而舍受却是‘性不变迁、相续不断’,所以与第八识相应。再者、因为第八识的活动是一类相续,行相微细难知,无以分别其顺违的境界,而苦乐二受(或加忧喜二受)行相粗显,亦是不能与第八识相应的原因。同时第八识为末那识所缘之境,它‘恒转如瀑流’,一类相续,而苦乐等受有转变、有中断,此亦为不能与第八心王相应的原因。以上就是‘性唯无覆五遍行]一句的诠释。
三、界地:此指‘界地随他业力生’句。界是三界、地是九地。‘由他业力生’句,他是指前六识。第八识本身并不造业,前六识以其思心所的作用,支配著身体、语言,造作下身、语、意三种业。业的性质又分为善、恶、无记三性,善业召感未来的乐果,恶业召感未来的苦果,无记业不感果。而或善或恶的业种子,就含藏在第八识中,到业因成熟,众缘具足,就是第八识受报的时候了。
第八识又名异熟识,旧译为果报识,它是三界有情所招感的总报体。换言之,它是业力寄托的所在,也是生死轮回的主体。它以善恶业力的牵引,轮回于三界九地(此中即包括六道在内),所以界地由他业力生也。
四、理证:理证是指‘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二句。第八阿赖耶识,行相深隐幽微,不但世间凡夫不能了解,即二乘圣者也难以通达。因为佛陀住世说法时代,只说到生灭无常的前六识,不曾说六识之后还有个执持自我的末那识,也不曾说末那识之后、还有个一类相续,含藏万法种子,执持根身器界的阿赖耶识。因此小乘行者不知道有个阿赖耶识的存在。当初佛陀在说时,何以不对二乘行者直说阿赖耶识呢?这在中如下说明: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阿陀那识、就是阿赖耶识的异名。
因为佛陀住世时代、不曾说过此识,所以二乘行者迷惑执著,不承认此识的存在,以此引起大小乘论师的诤论也。
次颂的四句颂文是: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在这首颂文中,包括著第八识的体相、依缘、业用三个主题,分述如下:
一、体相:阿赖耶识,华译为藏识,此识有‘三藏’之义,即能藏、所藏、执藏:
1、能藏:能藏是能持的意思,犹如仓库,能藏一切米麦粮食。无始以来,有情所作一切善恶之业的种子,唯有此识能为储藏,此约其持种一面而说。
2、所藏:所藏是所依的意思,犹如仓库,为米麦之所依。此识是一切善染法所依处处,故名所藏,此约受识一面而说。
3、执藏:执是坚守不舍的意思,犹如米麦粮食为农家所坚守。此识为第七末那识执为自我,故第七末那为能执,第八阿赖耶为所执,故名执藏。
三、业用:业用,是指此识的作用。此识的作用,大概来说可分别为五种,即受熏、持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以及‘去后来先作主公’。也就是第三、四句颂文[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兹分述如下:
1、受薰:受薰、就是接受薰习。关于薰习,见本文第五讲,即七转识是能薰,第八识是所薰――接受七转识薰习的受薰体。受薰体有它一定的条件,中立有‘所薰四义’,即一者坚住性,受薰体要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二者无记性,即受薰体性是无记,法体平等,不分善恶都能接纳。三者可薰性,受薰体性非坚密,有隙可乘。四者与能薰共和合性,即能薰与受薰之间同时同处,不即不离。在八个识中,只有阿赖耶识具备以上四个条件,所以可作受薰体。
同时,在中也立有‘能薰四义’,于此附带一述。所谓能薰者,指的是变动不居的前七识。能薰者也要具备四个条件,即一者有生灭,有生灭变化方有作用,有作用方能薰习种子。二者有胜用,胜用就是作用力强,此有二种,一者是能缘的势用,这是心及心所的作用,而色法无此作用;二者是强盛的势用,是‘作意筹度’的作用。三者有增灭,其强盛的作用力高下不定,可增可减,方能发挥其作用。四者与所薰和合性,即能薰与所薰同时同处,和合相应。
2、持种:持种就是摄持种子,‘种子生现行’的种子,是能藏(能持),‘现行薰种子’,就是所藏(所持)。这是指第八识摄持万法种子而说的。
3、内变根身: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识中的色法种子所变现。原来第八识所缘的,是根身、种子、器界三类色法,种子是识中的潜势力(潜在的能量),根身、器界是从这潜势力变现出来的。种子何以能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原来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种功能,即坚实的功能,流润的功能,炎热的功能,飘动的功能。由这四种功能集体发生作用,使我感觉到有物形体的存在。由于四种功能集合的成分不同,而显示出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其实以上四却种功能,也就是地、水、火、风四种物性主观上的感觉,地大虽然有坚实(质碍性)的功能,但它是众多极微所聚的假有,根本不是实质。
4、外变器界:器界即物质世界,佛经上称之为器世间,此亦第八识色法种子所变现,如上节所述。
生命的开始,是由男女精子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一刹那,即‘纳识成胎]。
此即所谓‘来先’,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是说明此识是生死轮回的主体。
第八识颂的末一颂,是颂第八识依无漏种子,转识成智――由有漏的第八识,转成无以漏的大圆镜智。此四句颂文是: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这四句颂文,可分为四段来讲,即三位转舍,智力断障,转依、果德,分述如下:
一、第八识体,由凡夫到成佛,历经长时,要经过染净三个位次,三位名称是:
1、我爱执藏现行位: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实我’,而起我爱执著。于此、第七识是能执,第八识是所执,故第八识又名‘我爱执藏’。由凡夫、二乘有学位、及七地以前菩萨,全为此位所摄。二乘无学修到无学位,菩萨修到八地,俱生我执断时,才舍去藏识之名,称为异熟识。此即‘不动地前才舍藏’。
2、异熟业果位: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因为它是善恶的异熟业所招感的异熟果,所以第八识有异熟识之名。由凡夫到二乘无学位圣者,大乘十地菩萨,全是此位所摄。必须到十地菩萨满心,即金刚道现前,一刹那间,永断世间二障种子,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此时舍去异熟之名,而称为阿陀那识,此即金刚道后异熟空。
3、相续执持位:证得佛果的第八识,至无终尽期,都名阿陀那识。这是无上转依的清净位,纯粹是至善无漏的识体故唯在佛果位才有。
再明白一点说,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学位、大乘七地菩萨,阿赖耶、异熟、阿陀那三名具备;二乘无学位,八地以上菩萨,已舍去阿赖耶识名称,只剩下异熟识及阿陀那识二名;到究竟佛果位,异熟一名也舍去,就只称阿陀那识了。
二、智力断障:菩萨以智慧断除执障,有其次第,初地只能断除分别起的烦恼障与所知障,到七地才能断除俱生我执,而微细的俱生法执犹在,唯有到十地满心,才永断二障种子,转识成智。
四、果德:大圆镜智,具足佛果功德,一者证得万法平等实相,离诸分别;二者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三者不忘不愚一切境相;四者性离染,净德依持,五者现身土影,尽未来际;六者如大圆镜,现众色相。以此镜智,普照十方尘刹。
相关名相表解
一、第八识境、量、性、界总表:
┌――境
├――量――现量。
├――三性――无覆无记。
├――界地――欲、色、无色三界(随他业力生)。
├――相应心所――遍行五。
├――依缘――根(以末那识为俱有依)、境(以根身、器界、种子为所缘境)、作意、种子依,共四缘。
├――体相――浩浩三藏不可穷。
├――业用――受薰,摄持种子、根身、器界,业力寄托、轮回主体。
├――断惑――不动地前(远行地)俱生我执已断,舍去藏识之名。
│金刚道后,俱生法执永断,不感生死,空去异熟识之名。至此转成‘大
│圆镜智’。
└――果用――圆明普照于十方世界,微尘刹土。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是: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意识。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也称意识;为了与第六识相区别,一般称"末那识"。"末那",即"意"的意思。此处之"意"表"意根",由它而有第六识,所以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第八识具有三种体相,因而也有三种名称:①"阿赖耶识",意谓"藏识",又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 谓能储藏各类"种子";"所藏" 谓所储藏的各类"种子"及其栖藏之处,第八识犹如神奇的"仓库";"执藏"谓第七识恒常地执第八识为"我"。此三种"藏"义,是第八识的"自相"。②异熟识,也有三义:变异而熟,第八识里的各类"种子",在"成熟"时要起变化,犹如谷、麦等种子发芽时必起变化一样;异时而熟,第八识里各类"种子",因果异时,如前世种下的"种子",今生成熟,召感果报,今生种下的"种子",来生成熟,召感果报,异处而熟,在人间种下"善"的"种子",召感更好的人间以至" 天堂"的果报,种下"恶"的"种子",则召感地狱、饿鬼、旁生(各种动物)的果报,因果异处,也称"异熟"。此三种体相是第八识的感果之相,亦即"果相"。③"一切种识",或"种子识"。"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是谓第八识的"因相"。
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世界本原,"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 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 =======
第七识
目录
* 1 末那识
* 2 思量能变――第七识
* 3 第七识名意,不名为意识者,大概有下列三种原因:
* 4 一、若名为意识
* 5 二、所依门――依彼转
* 6 三、所缘门――缘彼
* 展开全部
* 1 末那识
* 2 思量能变――第七识
* 3 第七识名意,不名为意识者,大概有下列三种原因:
* 4 一、若名为意识
* 5 二、所依门――依彼转
* 6 三、所缘门――缘彼
* 7 四烦恼如下:
* 收起
第七识-末那识
末那,为梵语manas 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阶段之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三位,称为末那三位,即:(一)补特伽罗(梵pudgala ,即人)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阿赖耶识而起人我见之位。如凡夫、二乘之有学、七地以前之菩萨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异熟识起法我见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萨位而言。(三)平等性智相应位,乃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萨以法空观入见道,又于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以上三位之中,前二位属有漏之位,第三位则属无漏之位。 又依成唯识论卷五载,末那识之存在,可引用入楞伽经、解脱经二种教说,及六种道理证明之,此谓‘二教六理’。二教,即:(一)入楞伽经卷九谓,思量之性,名意。(二)解脱经谓,染污意恒时与诸惑俱生灭。六理,即:(一)不共无明证,谓第六识之作用虽有间断,凡夫不共无明,则恒无间断而相续,故须有末那识。(二)六二缘证,前五识以前五根为所依,以前五境为所缘,第六意识亦须有末那识作为其所依之意根。(三)意名证,末那名意,因系恒审思量,故末那识必须恒存。(四)二定差别证,圣者所入之灭尽定与外道所入之无想定有所区别,因灭尽定无末那识,而无想定有末那识之存在。(五)无想有染证,修无想定而得生之无想天,虽无第六意识,但仍有我执,故须有末那识。(六)有情我不成证,凡夫行布施等善,不会成为无漏,无法脱离我执,乃因有末那识之故。
第七识-思量能变――第七识
三能变识的初能变――异熟能变,已于上一讲讲完。今日讲‘次第二能变’,即思量能变末那识。古人讲第二能变,也是以八段十义来科分,现列表如下:
┌举体出名门――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标名门
│所依门――――依彼转――――――――――――――――所依门
│所缘门――――缘彼―――――――――――――――――所缘门
│体性行相门――思量为性―――――――――――――――体性门
八段―┤ 相―――――――――――――――行相门
十义 │心所相应门――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爱我慢――染俱门
│及余触等俱―――――――――――――――――――――相应门
│三性分别门――有覆无记摄――――――――――――――三性门
│界系分别门――随所生所系――――――――――――――界系门
└起灭分位门――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隐显门
第七识-第七识名意,不名为意识者,大概有下列三种原因:
第七识-一、若名为意识
,即与第六意识相混淆。
二、顺理正论卷十一曰:‘心、意、识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第七末那集起的心义不及第八识,了别的识义不及第六识,唯思量的意义为他识所不及,故名为意。
三、此识是第六识的近所依,故第六从于所依之根而立名,那所依之根的意,当然是第七识,故此名为意。
第七识-二、所依门――依彼转
凡心识生起,必有所依。如前五识依于五根,第六识依于第七识,而第七末那识所依的,是第八阿赖耶识。所以三十颂颂文曰:‘依彼转’。依是依止义,转是流转义,是相续、转起的意思。依彼转中的‘彼’,指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瑜伽师地论曰:‘由有阿赖耶故,得有末那。’末那识依止于阿赖耶识,相续流转,跟随著第八转现。何以第八识不立所依门,于此第七识才立所依呢?因为第八识是诸识的根本,为他识所依,依于他的意义不显著,故不立所依门,而前七识依于根本识的意义显著,始特别立所依一门。
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关系至为密切,就依止来说,末那识依于阿赖耶识,末那为能依,赖耶为所依。而事实上,阿赖耶识亦依于末那识,两者是互相为依。八识心王及其心所,皆有所依。譬如草木,以地为依,若离所依,则不能生长。诸识之所依有三种,曰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兹分述如下:
一、因缘依:因缘依亦名种子依,一切色、心诸法各有其种子,储藏于第八阿赖耶识中,待缘而起现行。成唯识论曰:‘诸有为法,皆托此依。’即是说一切有为的色、心现行法,皆须仗托各自种子为依,方能生起。此处说因缘依者,是对果得名,因即是缘,而现行名果,故能生现行的种子称因缘。
二、增上缘依:此亦名俱有依。增上是增加其效果,促进其发展的意思,俱有是互为因果,互助互依的意思。以前五识来说,如眼识依于眼根,而眼根亦依眼识,若缺其一,则两者皆无作用,耳鼻舌身,亦复如是。
三、等无间缘依:此亦名开导依。等无间者,前念后念相似曰等,相续不断,名为无间,等无间缘依,是前念为后念之所依,凡是心法,皆是如此。所谓心法,赅括心王心所在内,相续不断,始名无间,若不相续,便是有间了。故必须前念始灭,后念即生,永远不断,故名等无间缘。开导依者,即心法于一刹那间不得二体并起,故必俟前念心灭,让出其现行之位置,后念方起,这也就是前念开导后念的意思。
此处有一点尚待说明,即诸识依于种子生起,是因缘依;诸识依于第八阿赖耶识――即根本识,是增上缘中的一种。
第七识第七识
第七识-三、所缘门――缘彼
颂文中‘缘彼’二字,是指此第七末那识所缘之境,彼指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对法论卷二曰:‘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末那所缘之境,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但此亦有异说,十大论师所见不同,分述如下:
一、难陀等师以为,第七识双缘第八识的心王心所,缘心王以执我,缘心所而执我所。
二、火辨等师以为,第七识双缘第八识的见分相分,缘见分执我,缘相分执我所。
三、安慧等师以为,第七识双缘第八识的现行、种子,缘现行执我,缘种子执我所。
四、护法论师以为,第七识恒缘第八识的见分而起我执,以第八识无始以来,一类相续,似乎是‘常’、是‘一’,又恒为诸法之所依,好像有‘主宰’的作用,所以即执为‘实我’。何以说第七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因为受境等作用,是见分所显示,所以第七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
以上四说,一般以护法论师之说为正义。
四、体性行相门――思量为性相
‘思量为性相’一句,是指此第七识的体性与行相。所谓体性,指第七识的识体,也就是四分中的‘自证分’;所谓行相,就是能缘的作用,即四分中的‘见分’。既然体性和行相不同,所以在十义中分为二门,即‘体性门’与‘行相门’。
此识恒常执持第八识见分为‘我’,而思量计度的作用,只是第七识见分的行相。但以第七识的体性微细难知,所以‘以用显体’以思量为其体性。思量的意义,思者思虑,量者度量,识之缘境,凡有了别,即有思量,因此宽泛的说,八个识皆有思量的作用。但此处何以特别突显第七识的思量作用?因为以八识作用的殊胜来说,则‘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末那义译为意,意的作用本来就是思量。并且此识的思量,是‘恒审思量’。
恒是恒常,审是审察,所以末那识是恒常的‘审察思量’。以八个识分析,前五识没有审察思量,故说是‘非恒非审’的思量。第六识有思量,但此思量有时间断(如在五位无心的情况下),所以是 ‘审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识恒时相续,没有间断,但它也没有审察思量的作用,所以是‘恒而非审’的思量。唯有第七识是恒常的审察思量。第七识思量些什么呢?就是恒时执持第八分的见分为自我,而审察思量。
五、心所相应门――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
心所相应门,指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八识规矩颂曰:‘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指与此识相应的心所,有八大随烦恼心所――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及别境中的慧心所,和四个根本烦恼心所――贪、痴、慢、见,一共十八个心所。而此十八个心所中,特别是与痴、见、慢、爱‘四烦恼’任运相应,恒时常俱。
第七识-四烦恼如下:
一、我痴:痴者无明义,于诸事理迷暗为性。此无明迷于我理,与我见相应,故曰‘我痴’。此无明有两种,一者相应无明,二者不共无明。相应无明,是指第六识与六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相应而起者。不共无明分为两种,一为独行不共,是与第六识相应、而不和根本烦恼相应者。一为恒行不共,这唯与第七识相应。此处所称的我痴,即是恒行不共无明,这无明是不明无我之理,与我见相应,故名我痴。我痴居四烦恼之首,一切烦恼,皆由此无明而生起。
二、我见:见者以推度为义,以慧为体。我见的见,就是根本烦恼中的不正见。不正见以‘染慧为性’,可开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此处的我见,即五见中的身见,亦即是妄执五蕴和合之身,以为是常、一、主宰的实我。此又称为我执,这是与生俱起,恒时相续,缘非我的第八识而妄计为我的执著。原来我见有二,一者是分别我见,此是由邪师邪教引导而起者;二者是俱生我见,是与生俱有的,有我身即有我见,生生不离。俱生我见又有恒相续与有间断之别,恒相续者与第七识相应,有间断者与第六识相应。分别起的我见,则唯与第六识相应。
三、我慢:慢者妄自尊大,轻蔑他人。慢是六根本烦恼之一,可开为七种,即慢、过慢、过过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邪慢。我慢即七慢中的第四种。我慢由我执而起。由我执故,进而贡高我慢。
四、我爱:爱是贪的异名,大乘义章曰:‘贪染名爱’,即亦是六种根本烦恼心所的贪心所。爱有四种,一曰‘爱’,就是缘已得的自身而起贪爱。二曰‘后有爱’,缘未得的自身而起贪爱。三曰‘贪喜俱行爱’,缘已得的境界而起贪爱。四曰‘彼彼喜乐爱’缘未得的境界而起贪爱。以上四种爱,均与末那识相应,这是深爱于所执之我而生起的爱。在十根本烦恼(以恶见开为五种,故合为十)中,何以唯此四者与第七识相应,其余不与相应?因为其余心所,与第七识无共同活动的关系。以嗔来说,嗔是缘逆境而生起,而第七末那缘第八为我,乃属顺境,故嗔心所无由生起,以疑来说,第七末那缘第八阿赖耶为我,是一类相续,决走无疑,所以疑心所无由生起。至于其他如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与我见同以慧心所为体,在同一性质的心所中,有某一心所生起,其他心所无由同时生起。并且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为分别起的我见。而末那相应的的我见,乃俱生起而非分别起,故不与之相应。还有一个边见,虽然也是分别起,但在我见之后,方起或常或断的边见。而与末那相应的我见,是一类相续,故边见就无由生起了。
‘及余触等俱’一句,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除上面‘四烦恼’外,尚有遍于一切心的五遍行心所,遍于染心的八大随烦恼心所,及别境中的慧心所。
六、三性分别门――有覆无记摄
颂文‘有覆无记摄’句,是明此第二能变的末那识,在善、恶、无记三性中的属性。在善、恶、无记三性中,第七末那是无记。而无记又分两种,一曰有覆无记,二曰无覆无记。覆有二义,一是覆障,谓染法覆障圣进;二是覆蔽,谓染法能覆蔽心识令不净故。合此二义,称为有覆。而此第七末那,在两种无记中,以其与‘四烦恼’相应,故为‘有覆无记’所摄。
第七末那既然与四烦恼相应,其性应属恶,何以为无记呢?原来此识虽与四烦恼相应,但不能感可爱非可爱果,没有善不善的记别,故曰无记。
七、界系分别门――随所生所系
颂文‘随所生所系’句,是指此第七末那识、在三界九地中系属于何界何地而言,故立此‘界系分别’一门。
界地者,三界九地,即欲界的五趣杂居地,色界的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这是有漏界的分类。系者系属,指被那一界地烦恼系缚,即系属于那一界地。颂文‘随所生所系’所生、指初能变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为三界五趣总报的果体――是轮回的主体,以业力的牵引,在三界九地、四生六道中流转。此第七末那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第八阿赖耶亦以第七末那为所依,这二者互相为依,恒时同俱。所以阿赖耶识生于何界何地,第七末那便系属于何界何地,它自己是作不得主的。
八、起灭分位门――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此起灭分位,也就是此思量能变的伏断位次。起灭就是生起和断灭,虽说是起灭,实际的意义是断灭;不过如但说断灭位,生起位就不得而知了。因此这一门是说明伏断的位次。末那伏断的位次有三,即阿罗汉位、灭定位、出世道位。‘无有’是灭义,就是染污末那伏断之谓。现分述三位如下:
一、出世道位:出世道的‘道’,是指无漏智而说的。世间的智是有漏智,出世间智是无漏智。所以出世道就是观智――是指无漏的根本智和后得智现行的时候。原来第七识的烦恼,是任运生起,行相微细,有漏智不能使之伏灭,唯有无漏的观智才能使之伏灭。囚为‘生我执’与生空智相违,‘法我执’与法空智相违。故当生空的根本、后得二智现行时,生我执伏灭;法空的根本、后得二智现行时,法我执伏灭。换句话说,修唯识行,至见道位以上,末那识已转识成智。二执种子伏减,不起现行。
二、灭定位:灭定即是灭尽定,亦名灭受想定。此定是三乘圣者,厌劳虑粗动之识,入于无心定,此位前六识心心所不起现行,染位末那心心所亦灭。此灭尽定,是生空智或法空智的等流果,是最寂静的无漏定,所以不是染污的末那识。
以上二位,是染污末那现行的暂为伏灭,而非种子永灭。
三、阿罗汉位:阿罗汉是三乘无学圣果,于不还果的最后一刹那无漏智现前时,末那识烦恼种子一时顿断,从此永不再生,也就是永灭,而不是暂伏。
在此位烦恼种子虽然永灭,但所灭的只是生我执的烦恼种子,而非法我执的烦恼种子。所以于伏断位中,只言罗汉,不言菩萨,因为菩萨在八地以前,尚有俱生的法我执末除,故仍有染污末那也。
以上三位,虽有暂伏和永灭的不同,但俱是指无染污的末那,若以有染污末那而言,由凡夫到证得究竟圣果,要经过染净三种位次,曰生我见相应位,法我见相应位,平等性智相应位。分述如下:
一、生我见相应位:这是末那识缘阿赖见分生起的我执位,以此位有我执,一切凡夫、二乘有学、七地以前菩萨的有漏心位,都是此位所摄。
二、法我见相应位:此位法执未空,一切凡夫,二乘证得声闻果缘觉果,及法空智果未现前的菩萨,都是此位所摄。
三、平等性智相应位:菩萨见道位、修道位、法空智果现前,及转识成智,证得佛果,均此位所摄。
以上三位,前二位是有漏位,第三位是无漏位。在有漏二位中,第一位是染污位,第二位是不染污位。
================================================== =================================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 ===================================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
阿赖耶识。
在此八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心识,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那就是意识。例如:一幅图画,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
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留恋、回想等心理活动者,却是第六识――意识在取决;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同样的眼识作用后,其第六识
――意识却发出厌恶、排拒等心理活动,这便证明了:人的意识不同,故反应不同。由此可知,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而每个人的
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平常我们说:“我想……”或“我喜欢……”、“我不要……”等等,其实都是第
六识――意识的活动作用。
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可
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例如:某人时常称赞你,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
的利益;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自己是最好的等等,这正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为什么叫“污
染识”?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诸如恩怨、忧喜、爱恨、善恶、好坏等,所以也油然使人
有贪、嗔、痴、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心魔”。
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这便是“业”或“业因”,当人走完一生时;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全
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随着转生他界。阿赖耶识是梵文,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由于业
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跟着人转世轮回后,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来,因此常人所称的“灵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识了。
但就佛教的观点而言,人是没有所谓的灵魂,因为万事万物俱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或精神均是,绝无一成不变的,时刻都在变化、生灭!第八识正如一座大仓库,时刻不停在搬进种子――业因,也时刻在搬出果实――业果。或行为感受,同样是瞬息万变的,在刹那的
念念生灭和念念变动间,第八识不可能离业种而独立存在,正如水的潮流之所以为潮流,正是在其相续不断,一旦离了连续不断的水性,便不是潮流了。
“无常”的含义
佛教中“无常”一词是指变化不定的意思。今天沿用的“无常”一词,乃是梵语“阿你怛”的意译。佛教认为:一切世间的事物生灭
迂变,刹那不停,即是“无常”。“无常忍”属于“十忍”之一,即从“俗谛”观察诸法虚幻不实,迂流不住。“无常”可以简单分为
“刹那无常”和“相续无常”。一切事物随时随地处在生住异灭的运动中,称为“刹那无常”,属于绝对的变化,比如瀑布中的水滴时刻
都在变化。事物虽处在“刹那无常”中,仍触维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称为“相续无常”,属于相对的变化,比如水流长
逝,而瀑布仍有相对稳定的外观。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
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
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迂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是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
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
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消灭,叫做“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依《俱舍论》一刹那合1/
75秒,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
么是刹那生灭呢?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
、病、死,但从他组成的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的生住异灭。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
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
“常见”,认为是错误的。
烦恼与“菩提”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大乘派佛经典中常见。说:“诸法平等,烦恼即菩提。”天台宗等也强调这句话。禅宗从慧能开始,将此
作为他的顿悟禅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六祖坛经》及《曹溪大师别传》中都引过这句话。慧能论智慧与烦恼的关系,主张用明照暗。即用智慧解除烦恼。慧能认为作为一个有智之人,应该认识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这句话的意思颇为费解,要想弄清这个问题,
先得弄清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
“烦恼”来自梵文,有时也译做“惑”。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称为“烦恼”,潜在的还未发生作用的
称“随眠”,已在实际中发生作用的称为“缠”或“漏”。不过佛教的烦恼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狭隘意义上的烦恼。大乘.佛
教认为宇宙是无形无相,一般人无法认识的;世界万物由因缘而生(或由心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一般认识所能把握的
。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认识活动,都是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烦恼是诸苦的根源。是
生死轮回的总团。只有摒弃一切愿望,心无所求。对周身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才能摆脱烦恼,达到涅槃境界。
菩提,本义为“觉”、“智”,佛教指断绝烦恼,成就涅槃的智慧,或译为“道”,意指达到涅槃的道路。
慧能改革后的禅宗,打破了以往的条条框框,将成、定、慧三学融为一体,以定代戒、慧,但又不重坐禅,甚至摒弃坐禅这种形式,
主张佛性遍有,众生与佛不二,将坐禅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担水挑柴都是禅。
“烦恼”与“菩提”从本义上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断除烦恼才能达到“菩提”。但从《维摩经》等大乘经典开始,强调“不
二法门”,即把两个对立的事物和概念等同起来。如讲世间与出世间,涅槃与生死,色与空等,都是二而不二的。烦恼与菩提也是这样。
“烦恼即菩提”。从二者关系讲,二者相对存在,无烦恼也就无菩提,从佛法的意义讲,只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才有授佛法引导众生觉悟
菩提的必要。因此,菩提以烦恼为前提,进一步烦恼即是菩提。这是把世与出世距离缩短,把禅法寄于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附:“烦恼
”的种类
佛教所说的烦恼从两大心识的性质来看,可将“心”的作用概括为三大类烦恼。
①根本烦恼――贪、嗔(急怒)、痴(愚痴)、慢、疑、恶见6种。
②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③十小随烦恼――愤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欺骗、倨傲、迫爱、嫉妒、自私。佛教认为人之有吉凶祸福,因为人的“心”不
时有各种烦恼和意念,然后会诸言行,成为招引吉凶的基因,久而久之的重复出现,便形成习惯,根深蒂固后变成性格,性格又决定其命
运。
因此,“心”不但成为人“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连锁因果的根源,也成为个体轮回的根本所在了。
- 06-07· 长明灯--鲁迅
- 06-07· 阿希泰馍片 340克
- 06-07· 原创-内蒙牛肉干好吃吗?
- 05-30· 银行板块为大盘风向标
- 05-30· 含权除权股十分火爆
- 05-26· 最近将实施分红、送股的
- 05-26· 【引用】红歌,是执政者
- 05-26· 2011.4.25
- 05-26· 每日市场前50位分析0421
- 05-26· 可可西里--陆川
- 05-26· 可可西里伤心地
- 05-26· 可可西里(2004)
- 05-26· 电影《可可西里》的抄袭
- 05-26· 《可可西里》的剧情和结
- 05-25· 四川若尔盖大草原旅游攻
- 05-24· 雨润五月
- 05-24· 『小城警事』春风化雨润
- 05-24· 雨润素心
- 05-24· 七绝.雨润菊韵
- 05-24· 雨润“当班日记”: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