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肉制品 > 古村落-风水理念下的神奇天地

古村落-风水理念下的神奇天地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9 18:06   浏览 N 次  

2009-09-28 10:09:20


古村落-风水理念下的神奇天地


刘沛林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3 16:16:42
巨龙戏珠——张谷英村
巨龙戏珠——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这里四面青山环抱,溪水淙淙,风景秀丽,是一处难得的桃源胜景。张谷英村原名叫“渭洞村”,现在的村名是以该村的始祖张谷英的名字命名的。
说起张谷英村村址的选定,如今族人们还会眉飞色舞地讲起六百年前的一段传说。明代洪武年间,从江西过来三个结拜兄弟,一个叫刘万辅,一个叫李千金,一个叫张谷英。他们结伴来到渭洞山区,见这里山气氤氲,树木葱茏,溪水清澈,感觉这是一个难得的耕读之地,遂决定在此择地定居。三兄弟中的张谷英很懂得风水,他在附近一带仔细踏勘后,选中了三块宝地。这三块宝地的发展情势各异,分别是“禄位高升”、“四季发财”、“人丁兴旺”。张谷英觉得三处都不错,请两位朋友先行挑选。刘万辅挑了“四季发财”,李千金挑了“禄位高升”,张谷英别无选择,“人丁兴旺”这块地就归了他。
张氏家门600余年来,虽无名宦显贵、巨商大贾,但人丁兴旺,繁衍至今已26代,现在村内住有2600余人,均是张谷英的后代。
张谷英村就建在龙形山下。龙形山是一座小山,位于盆地中央,形状像条龙,故而得名。从外观上看,龙形山下的这大片房屋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当地人又把张谷英村称为“张谷英大屋”。按族谱记载,这片大屋的首建者是张谷英的第6代孙张伏层。他为了恢宏祖业,励精图治,于明万历年间,将村址从笔架山下的“石桥冲”迁至龙形山下,先筑大屋的“当大门”一幢。此后由于人丁的增多,大屋不断延展,环绕龙形山达百余间之多。
龙形山昂首向东南,逶迤向西北摆尾。山的两侧各有一条小溪,在“龙头”前方汇合。恰巧龙头正前方百米开外有一块直径约3米的天然巨石,被称为“龙珠”。“当大门”前原有一条环带小溪经过,溪上建有两座八字形石桥,被称为“龙须”(现溪水改道,桥已不存)。这样,“龙头”、“龙须”、“龙珠”齐全,从而构成了张谷英村“巨龙戏珠”的风水格局。
龙头前的环带小溪因为形状很像帝王将相腰间所系的玉带,又被村里人称作“玉带水”,村里人认为这“玉带水”能给大家带来运气和财富。
无论你走进张谷英村的哪一间大屋,你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特点,那就是每间大屋的房间在平面上都是呈“丰”字形结构展开布局的。这种阵容硕大、纵横轴线交织的总体布局方式,国内尚不多见。每一间大屋从大门往内,先是两侧各有一个烟火塘,供防火或养鱼之用,接着沿纵深方向排列多个天井和堂屋,多者可达五进。纵轴两边呈“丰”字形并列伸出三至四道横向的分支,每一分支又由三至四进堂屋组成,一般每个分支上的一组堂屋即为家族的一个支系居住。这就像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一样,层层衍生,生生不息。各进堂屋之间虽然由屏门隔开,但屏门可开可闭。当几个屏门打开,堂屋和天井连成一片时,内空间显得宽敞明亮,豁然开朗。遇到大红喜事,几个堂屋贯通,场面宏大,热闹非凡。
张谷英村的大屋之间由巷道相连。据统计,张谷英村有巷道60多条,总长1459米,最长的巷道有74米,贯通了10个堂屋。张谷英村的巷道多为“暗巷道”,处在两堵高墙之间,上有挡瓦、挡檐,族人在此生活,可做到“晴不曝日,雨不湿鞋”,生活极为方便。巷道条条衔接,常常给人一种“行至幽厢疑抵壁,推门又见一重庭”的层次感。
张谷英村的巷道,除了起着界线分隔和交通纽带的作用之外,还有着重要的防火功能。由于两面高墙直抵屋顶,如发生火灾,只需将瓦掀开,火苗上窜,就截断了火路,使火势不会蔓延。数百年来,张谷英村从未发生过大火,究其原因,除了大门口普遍设有烟火塘和渭溪河水穿街而过有利于消防外,独特的巷道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张谷英村从整体上看非常宏大,但内部采光、通风和排水等问题却处理得非常好。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天井。张谷英村的天井随处可见,不仅堂屋与堂屋之间有天井,厢房与厢房、厢房与厨房之间也都有天井。据统计,全村共有天井206个,大的为22平方米,小的在2平方米左右。天井往往是汇水、采光之地,上可仰观星空,下则由青砖、长石砌成矩形汇水池,规整有序。天井中间往往还有一个矩形平台,雨天接水,晴天晒物。有的天井中间没有平台,却有一个圆形凹孔位于井中,当地人称此为“天地一体,造化阴阳”之所在。
让人奇怪的是,在张谷英村的天井里,你很难找到排水的管道。原来,张谷英村的排水系统,是本着风水学上的“山管人丁水管财”和“财宜藏而不宜泄”的原理设计的。也就是说,张谷英村的排水,是从天井的下面,采用暗道的形式,迂回环绕,穿过数个天井逐步下行的。当排水暗道到达前大门后,流入门前的烟火塘,再由烟火塘流出,这样就做到了藏而不露。如此曲水流觞的下水道,却畅通无阻,从不衍塞,个中玄妙,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风水迁徙
张谷英村的选址很有讲究,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五百里幕阜山绵延至此,突起的三座山丘,像一朵花瓣,把张谷英村环抱在花芯当中。张谷英村北面的龙形山就是风水上所说的“龙脉”集结之地。传说,张谷英村的地点是在明代洪武年间由始祖张谷英选定的,张谷英与另外两个结拜兄弟从江西结伴来到渭洞山区,见这里山气氤氲,树木葱茏,于是决定在此择地定居。三兄弟中的张谷英分到了一块主“人丁兴旺”的风水宝地。现在村子里住着2600多人,都是始祖张谷英的后代。”
“巨龙戏珠”的风水结构图
张谷英村建在龙形山脚下,龙形山昂首向东南,逶迤向西北摆尾,它的两侧各有一条小溪,在“龙头”的前方汇合。恰巧龙头正前方百米开外有一块直径约3米的天然巨石,被当地人称为“龙珠”。“当大门”的前面原来有溪水流过,溪上建有两座八字形石桥,被称为“龙须”。这样,“龙头”、“龙须”、“龙珠”齐全,从而构成了张谷英村“巨龙戏珠”的风水格局。不过现在溪水改道,两座小桥已经没有了。
[ 本帖最后由 空山鸟语 于 2009-9-24 11:57 编辑 ]

张谷英村的“当大门”.jpg

“巨龙戏珠”的风水结构图.jpg

“玉带水”与天井的“造化阴阳”.jpg

“玉带水”与天井的“造化阴阳”.jpg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4 11:36:41
文房四宝——苍坡村
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四件必备工具,可是,你能想象一个村落布置成文房四宝的样子吗?浙江永嘉县的苍坡村就是这样布局的,据说这样的风水布局可以兴文运。
苍坡村为李氏宗族的聚居地。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身为唐朝王室后裔的李氏始祖为避战乱,由福建长溪迁居于浙江永嘉的灵山附近。由于李氏家族是文化根基深厚的名门望族,因此,在建村之初,就把“兴文运”的思想理念贯穿于村落规划之中,让村人充满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期待。
苍坡村“文房四宝”布局的正式形成是在南宋时期。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商讨建村规划。李国师先是对照阴阳五行生克原理,对村落环境和地形大势作了基本分析:苍坡东面有不少林木,东方属木,木无水的话易被火冲,且长势不盛;南方属火,火无水约束的话易蔓延致灾;西面的笔架山有如火焰,西方属金,金适于火炼;北方属水,而苍坡北面并无大江深潭匹配。
李国师认为苍坡村的火气太重,四面均有火灾之虞,要通过水来克火。于是,在他的建议下,苍坡村人在村落的四周开渠引来溪水,溪水环绕着苍坡村,流入东南角。寨墙被加高加厚,溪水被蓄拦成两个大的水池,东西各一个,就是现在的东池和西池。同时,结合兴文运的理念,他们把东池、西池比拟作砚池,两池之间由长28米、宽16米的水面连接,在砚池边沿用条石砌筑成砚槽。他们在西砚池的北面临池处放置了几根4.5米长的大石条,象征墨锭,其中有一条“墨”的端头已被砍斜,表示已研磨过,即村内读书传统早已形成。未研磨的石条“墨”摆放于砚池边,这是寄希望于后人发奋读书。
西池的北面,村里人用青砖、鹅卵石和条石铺砌了一条自东向西延伸的笔直的主街,长约330米,取名为“笔街”。笔街的西头,正对着一座山,它三峰并立,颇似搁笔的笔架,村民们称之为“笔架山”。而整个村子地势平坦,方方正正恰似一张纸。至此,整个村子“笔、墨、纸、砚”的“文房四宝”格局正式形成。
苍坡村以“文房四宝”格局激励着村人发奋读书、努力向上。村口溪门上过去曾有一副对联曰:“四壁青山藏虎豹,双池碧水储蛟龙”,以寓示苍坡村乃“藏龙卧虎”之地。
在苍坡村这个积淀着浓厚文化底蕴的村落中,你处处都可以找到儒家文化的印记。在东池南岸的寨墙上立有一座望兄亭,是南宋时修建的。关于望兄亭,有一个温馨的故事。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七世祖李秋山迁往一公里开外的方巷村,弟弟李嘉木每天一早就站在寨墙上向东远眺,等待兄长回来相聚。天长日久,弟弟在寨墙上修了望兄亭,兄长在小溪边造了送弟阁。两座亭阁一模一样,遥遥相对。望兄亭上书有对联“礼重人伦明古训,亭传佳话继家风”,讲的就是这段故事。与望兄亭隔池相望的是水月堂,它是李氏家族当中的一个弟弟为了纪念战死沙场的哥哥而修建的。无论水月堂的故事还是望兄亭的故事,均表明了苍坡村的村民对儒家人伦礼教的重视。在宗族社会中,家族内部的团结和睦是兴旺家族的根本,这大概也是苍坡村历经千年繁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吧。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4 11:38:36
“笔、墨、纸、砚”的独特布局
苍坡村是以“文房四宝”来进行布局的:“笔”用笔街来代表,笔街的笔尖直指西面笔架山,“墨”用笔街旁边的几块条石来代表,而村东、村南的两个池塘东池、西池就成了“砚池”,“纸”则是村墙围绕着的整个村庄。

“笔、墨、纸、砚”的独特布局.jpg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4 11:40:02
融入山川的耕读
村西的笔架山倒映在村中的砚池当中,宁静而清雅,让人觉得这里的确是一个可以安心读书的好地方。不过,把山当作“笔架”,把池水当作“砚台”,恐怕也只有古代的中国人才有这么大的心胸和气魄吧。

融入山川的耕读.jpg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4 11:41:19
状如磨过的“墨条”,
一位老人走过笔街。笔街用青砖、鹅卵石和条石铺成,长约330米。笔街的路边,搁置着一块大条石,端头打斜,状如磨过的“墨条”,象征着村内的读书传统早已经形成。

状如磨过的“墨条”.jpg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4 11:43:20
状如磨过的“墨条”,
一位老人走过笔街。笔街用青砖、鹅卵石和条石铺成,长约330米。笔街的路边,搁置着一块大条石,端头打斜,状如磨过的“墨条”,象征着村内的读书传统早已经形成。

状如磨过的“墨条”.jpg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4 11:46:30
活水排形——流坑村
在江西省乐安县的西南方,距县城38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个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它就是被称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
流坑村占地约3.61平方公里,据族谱记载,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942年)。全村主要为董姓,村里人自称是董仲舒的后代,千余年来,董氏家族繁衍不息,村内现有800多户,4300多人。流坑村是一个典型的耕读乡村。据族谱的详细记载,从宋真宗到明宪宗的400多年间,全村共有32人中进士,其中,出现过“一门五进士”、“六子联科”、“七子联科”的盛况,还出过一文一武两位状元。
乐安县位于赣中南丘陵的北段,境内丘陵和小盆地交错分布,流坑村就处在其中一个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之中。流坑村背依于山山脉西北麓的金鼓峰,四面青山环抱,所谓“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绛西峙”。乌江(又称牛田河)之水自村落东南方的崇山峻岭中迤逦而来,如一缕青带,至村缘转绕而西,使流坑三面绕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水格局,当地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活水排形”。
流坑村的历史,首先是由董氏掀开的,在隋唐以前,这里是一片静谧幽深、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南唐时董合来到这里时,这里“犹是鱼凫之境”(同治《永丰县志》)。董合一家先在案山(与主龙脉相对的穴前之山)脚下的乌江往西转角处的白玉堂(又称白泥塘)卜基为宅,耕垦繁衍,流坑董氏基业由此肇始。
白玉堂三面环山,面水朝阳,符合通常居住之地的基本要求。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住地范围日显狭小,加上乌江在此处南来西转,白玉堂处在河道的拱背处,在风水上这属于“反弓位”,犯了阳宅择基的大忌。于是,董家人又将三面环水的白茅洲开辟出来,举家迁居于此,这就是今日流坑村所在的位置。借助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董氏家族逐渐发展为科甲兴盛、仕宦迭出而称雄于江右的巨家大族。
流坑村的先人一贯倡导耕读之风,特别强调以科举入仕,实现“代代富贵家有官”的目标。据董氏族谱记载,流坑村的发展还与两位堪舆大师杨筠松、曾文有关。据传杨为窦州(今广东信宜西南)人,唐僖宗时当过国师,为堪舆“形势派”(亦称“峦头派)的创始人。曾文是江西于都人,是杨氏的弟子,同为堪舆“形势派”宗师。
传说杨、曾二人在踏勘山水路过流坑一带时,受到董家热情相邀和盛情款待,留居流坑达两年之久。为报答董家人的热情相待,他们特为董合夫妇及董桢(董合之长子)夫妇相得吉穴四口,又为流坑指点地形,并留下了许多诗句,以预示董家的未来发展。如在谈到流坑地形格局的情况时,杨筠松留下的诗句为:“只要水朝庚,依旧好流坑。”而乌江水口正是处在庚位。在预示读书荣身方面其诗句曰:“阳星日月峡相随,文武状元归。端正飞鹅头上生,金殿玉阶行。代代富贵家有官,子息不穷寒。亥上一峰,明月楼台,董氏子孙,功名百世。”并进一步预言:“赐绯赐紫一百人,三百绿袍玄息着。儿孙累世享官荣,与国齐同如山岳。”诸如此类的众多诗句,至今仍存留在董氏家族的各类谱牌之中,流坑一带留下许多与杨、曾二人相关的传说和古迹。
从历史本身来看,董氏家族以科第而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董氏家族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子弟们实现“学而优则仕”的愿望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其次也与当时流坑“序塾相望、弦调相闻”、“文风盛于江右”的风气熏陶有关。
据董氏族谱记载,宋代时,董氏家族当中有一位叫董文广的人对推进家族的科举升仕有特殊的贡献。董文广抓住了北宋重文轻武,大开科举广为取仕的时机,利用家族之财大力发展家族私塾教育,使董氏子弟均有读书入仕的机会。据记载,自北宋至清代,流坑村的书院、书屋遍及全村。明万历年间,流坑村有书院26处,清道光年间有书院、书屋精舍28处。著名的西山、心斋、雪峰等三大书院,成为四方名儒讲学执教的重要地方。
这些书院、书屋,对流坑村科甲和教育的兴盛,起了重要的作用。宋仁宗时,董洙、董汀、董仪、董师德、董师道五子联科,同中进士,时号“五桂”,在士林中传为美谈,流坑村后来的“五桂坊”就源于此。
通过科举致仕,宋、元、明三朝中,流坑人做官的多达200余人,所任官职上至宰相、尚书,下至知府、知县均有,“流坑董氏”可谓名重天下。
流坑村的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经商之富、家族之大、建筑之美,使它成为中国
众多古村落当中最耀眼的一个,也因此,人们把流坑誉为“千古第一村”。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4 11:47:16
四面青山三面水
四面青山三面水
在流坑村东的东华山可以俯瞰到流坑全貌。流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乐安县位于赣中南丘陵的北段,境内丘陵和小盆地交错分布,流坑村就处在其中一个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之中。流坑背靠于山山脉西北麓的金鼓峰,乌江(又称牛田河)之水自村落东南方迤逦而来,碧水澄澈,使流坑三面绕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水格局,当地人形象地将这种风水格局称之为“活水排形”。

四面青山三面水.jpg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4 11:48:12
凤凰展翅——李家山村
山西临县的李家山村位于湫水河南岸、黄河东岸的山梁上,北距“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约3公里,村中居民有300多人。
李家山村是一个在选址和整体布局上都特别讲究风水理念的黄土高原古村落。村中窑院分布在呈“M”形的沟坡上,像一只展翅的凤凰,在风水上称之为“凤凰展翅”格。村庄北面依靠的凤凰山山顶是凤凰的“凤首”,中间向南突出部分为“凤身”,凤身两侧为两道沟,即凤凰的“两翼”。整个村落主要分布在“凤首”和“两翼”地带。两道山沟的东西两坡上,密布着依山就势而建的窑院,由高而低,直至沟底。其中东沟两侧的窑院组成小村,西沟两侧的窑院组成大村,大村与小村在北端由一条横街——上街相连,大村的院落要明显多于小村。在“凤身”部分,东西南北都布满窑院。在南端陡坡尽头的悬崖上,建有天官庙,为凤尾。
李家山村的南面、东面是较为典型的黄土峁梁,看上去很陡的坡梁上开辟了层层的梯田,是古镇碛口附近最具代表性的黄土塬景观。
李家山村的窑院依沟坡分布,层层叠叠,院门、院墙、窑洞、厢房,像一幅壁画挂在黄土坡上,颇具诗情画意之美,这一点曾得到美术大师吴冠中的高度评价。吴冠中于1989年来李家山村采风,惊呼这里从外部看好像一处荒凉的汉墓,一走进去却是非常典型和讲究的窑洞,整个村落相对封闭,仿佛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他说,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房子,全世界独有。
整个李家山村,大都是民国以前的老窑院,极少新修的建筑,古老的黄土沟坡上尽是古色古香的窑院,使人仿佛回到了百年以前的过去。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4 11:49:09
栖息在黄土高原上的“凤凰”
栖息在黄土高原上的“凤凰”
李家山村“凤凰展翅”格局大致如下:北面依靠的凤凰山山顶是凤凰的头,中间向南突出部分为凤身,凤身两侧为两道沟,即凤凰的两翼。整个村落主要分布在“凤首”和“两翼”地带

栖息在黄土高原上的“凤凰”.jpg


空山鸟语 发布于2009-09-24 11:50:17
李家山村的窑院
李家山村的窑院大都依沟坡而建,因地而设院,看似无序,但每面沟坡上的建筑又通过“之”字形路径,巧妙串连。

李家山村的窑院.jpg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