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调味品 > 古都大同:那一份别样的繁华与风情

古都大同:那一份别样的繁华与风情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4 09:52   浏览 N 次  

  日前,跟随市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民俗文化研究组专家进行走访时,记者聆听了"老大同"对旧日大同文化生活的讲述。虽然岁月相隔遥远,记者更无切身体会,但在那绘声绘色的讲述声中,眼前却恍若架起一台老式的吱嘎作响的放映机,透过发黄磨损的老胶片,呈现出一派生动鲜活的旧日大同文化生活景象。喧杂中有着别样的繁华,浮光中透着浓郁的风情,让人思绪萦回,久久难忘……

  民国年间,大同有两家较大的戏园,一为位于鼓楼西街的天庆茶园,称之为"南戏园",一为位于原天尊庙、现三道营坊口的天桂茶园,称之为"北戏园"。南戏园更热闹些,每天大戏不断,以北路梆子为主,还有中路梆子、耍孩儿、河北落子等。头些年唱戏的多为男性,包括青衣、花旦等都是男性扮演,后来才逐渐有了女角,层出不穷地涌现出的名角有月月红、小桂桃、十三红、花女子、小十六红、水上漂、金钱豹子等,解放前后,晋剧表演名家丁果仙等也长期在这里演出。南戏园建筑魁伟,上下两层楼,还有能摆五排凳子的大包厢。戏园能容纳600人看戏,中间为戏池,后面为演员化妆室。台口盖得也相当科学,上有天窗卷棚顶,下有八瓮抬大轿,在没有扩音设备的当年,能很好地把声音"笼"住传出。戏台中间的地面是空的,搭着结实的木板,下面的四个角有四口大瓮,在文武场的台口处还有四口大瓮,这隐藏台下的八口大瓮能使整个戏园产生很好的回声共振效果,让每个戏迷都听得真真切切。戏园两边有很多窗,夏天时打开便有穿堂风流过,清爽凉快,冬天场内有两只大火炉,能让偌大的戏园温暖如春。戏园内有卖茶水卖瓜子的,喝一壶茶5分钱,瓜子用三角包包着,随着客人的吆喝,一包包瓜子、一方方热毛巾飞来飞去,分外热闹。当时的戏园子都带博彩赌博,戏迷们买票时自带赌号压宝,戏场结束时,开始摇号,使场内气氛再次达到高潮,伴着老板的高声唱号,有叫好的,又气骂的,嘈杂一团。北戏园在热闹劲上比南戏园略显逊色,且更以博彩为主,戏多时就唱戏,戏少时则纯粹压宝叫号,各色人等混迹其间,也常是人声鼎沸。演员们台上光鲜,台下却受班头摆布,为了更好地控制演员,班头就想方设法教演员们抽大烟,在旧时代,十个演员中就有八个抽大烟的,很多有才华的演员也因此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上世纪二十年代,大同就有了电影院,即位于现工人文化二宫,名为"大讲堂",能演戏演剧也能演电影,当年首善医院即今天的二医院的成立典礼就在这里举行。日本侵华大同沦陷时,在当年的"烂衙门"一带即今天的少年宫南,又新建了两个电影院,解放后被人们称为青年宫影院和大同影院,此后的很多年,这里都是大同人看电影的去处,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电影市场走向萧条,这两家影院才逐渐销声匿迹。当年的"烂衙门"一带空地多,有很多评书艺人、鼓书艺人就在此表演,老大同们还记得当年被人们称为"二丫头"的我市著名绢人艺术家康巧玲和其父就在这里说书表演。 老大同们说:"当年的大同城虽然饱经战乱,可一直是很繁华的。"当年大同城内有大小庙宇百余座,而且各行有各行的庙,各行有各行的庙会,城隍庙会、关帝庙会、火神庙会……形形色色的庙会和表演活动层出不穷,在纷乱的年代,人们也只能把平安的祈愿寄托在各路神仙身上。虽然不乏迷信色彩,但在庙会活动中,民间自发的表演活动还是为人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让人们在乱世生活的压力下绽出欢欣的笑脸……

  记者:史涌涛

  2010-10-29 09:12

  回复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