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调味品 > 棒棰岛 美丽的冲蚀岛

棒棰岛 美丽的冲蚀岛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2 07:43   浏览 N 次  

6月,可以说是美丽的大连最迷人的季节,众多的游人贪婪地观赏她的美景,但是却少有人知道它们的地质成因,比如说“棒棰岛”———这个早就声名远扬的地方,要知道它周围的地质构造现象十分丰富,而且岛还在不断变小……今天,就由辽宁师范大学专家尹怀宁教授讲述这个特别小岛的“来龙去脉”。

滨海路的东端,离岸约600米远处的海面上有一小岛突兀而立,远远望去,极像农家捣衣服用的一根棒棰,这便是棒棰岛。岛上岸崖陡峭,怪石嶙峋。海中“棒棰”有个美丽传说

棒棰岛的面积只有0.03平方公里,岸线长0.9公里,岛的主峰海拔53.1米,为周围十余里海域的高视点。从正面看去棒棰岛就像一头静卧在海面上的巨鲸;俯瞰此岛,又像一颗巨大的绿色宝石,镶嵌在宽阔的海面上。岛上土质肥沃,草木茂盛,有各种海鸟栖息。岛周围的海水清澈见底,水中生长着各种贝类及其他海生软体动物。棒棰岛上的岩石多是石英岩,形成于大约10亿到6亿年前。

对棒棰岛的成因,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有哥俩为母亲治病到北海找药,其实老大想找到棒棰(人参)发财好娶媳妇,老二则一心一意想给母亲治好病。老二很快遇见一个穿红肚兜的小胖孩,小胖孩送给老二两棵草根,并说等四月十八日赶庙会那天再给捎点。可老大累得筋疲力尽也还是没挖到棒棰。老二带回的药治好了母亲的病,老大认定那草根一定是棒棰,便在四月十八日赶庙会那天,带上一根红线偷偷地跟在老二后面。他知道系在小胖孩的红肚兜上,棒棰就找到了。老二刚找到小胖孩,老大就把红线系在小胖孩的红肚兜上,抱起来就跑。小胖孩忙叫老二解下红线,马上不见了。老大气急败坏地把老二打入海里,海里的王八精将老二抱上岸,小胖孩又重新出现,抢救受伤的老二。这时,老大拼命扑上来,小胖孩与老大一起掉进海里,小胖孩化为一座小山,把老大压在下面,再也上不来了,这座小山就是今天的棒棰岛。不断变小的冲蚀岛

读罢传说,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棒棰岛真正的成因。棒棰岛是大陆岛,所谓大陆岛,即与大陆有着共同的地质基础的岛,一般位于大陆附近。大陆岛可分为构造岛和冲蚀岛两种,前者原为大陆的一部分,后因陆地沉降与大陆分离而成为岛屿,如台湾岛、海南岛。后者则是由于海蚀作用与大陆分离,其生命较短,在波浪的冲蚀作用下很快就会消失,棒棰岛即为冲蚀岛。大连地区在震旦纪(约5.7亿年前)时还是海洋,后因地质构造运动作用抬升为陆地,那时棒棰岛还是陆地的一部分。之后经过长年的海水冲蚀,棒棰岛这部分被分离出去,较高的部分就成为现在的岛屿。由于海水的冲蚀作用一直不断,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来看,棒棰岛是不断变小的。从理论上来说,它还将消失。波浪“雕塑”出多彩海岸地貌棒棰岛景区婀娜多姿的海岸地貌又构成了供人揽胜观光的主要旅游资源之一。在棒棰岛浴场的北部海蚀崖(即为基岩海岸带由海蚀作用造成的陡崖)附近地质构造现象十分丰富。搞过多年地质工作的专家学者也未必都目睹过此景。发育在海蚀崖南端的强烈挤压褶皱带由4到5个轴面直立的两翼近于平行的紧密背斜、向斜(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形成的,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拗曲,但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成的,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组成。宽约3米,呈东西向伸张。状似半个圆锥体的背斜核由海蚀崖伸向大海,其形态之完美堪比书画。它们都是长期在南北方向上的巨大挤压力作用下形变形成的。

棒棰岛四周都是海蚀崖,这些海蚀崖是波浪的雕塑作品,波浪撞击海岸主要集中在海平面附近,使基岩海岸在海平面位置上下出现凹槽,凹槽以上的岩石逐渐被悬空,最后崩坠,促使海岸步步后退,形成海蚀岸。在大连的东南沿海上,有一条从东北向西南流的沿岸流。这沿岸流源于黑潮暖流(黑潮,北太平洋中部表层环流系统中的西边界流。是世界大洋的著名暖流。因其水色深蓝,远看似黑色,故而得名。黑潮是北赤道流在菲律宾群岛以东向北流动的一个分支延续而来的海流)的支流,一年四季流向不变,流速甚快。棒棰岛正处在沿岸流附近,崩坠下来的岩块被沿岸流带走。海蚀崖的坡脚得不到保护,将不断受波浪打击而后退。而棒棰岛南侧,山石陡峭,有天然的石洞。洞内怪石玲珑,千姿百态。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