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特舍德以来的德国戏剧改革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9 07:02 浏览 N 次
满腔道德情怀的哲学系硕士先生高特舍德看不惯当时品味低下的德国戏剧现状,觉得里面不是插科打诨的小丑活蹦乱跳于历史大戏(Haupt- und Staatsaktionen)之中,就是些矫柔做作的爱情故事,真真不堪入目,全是为了迎合下层观众的口味。最合他胃口的乃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其中首推高乃依的《锡德》(Le Cid),做得是规规矩矩,干干净净。
高特舍德硕士先生的愤懑暂且按下不表。且说诺伊贝尔两口子(Karoline和Johann Neuber)自从接手了萨克森戏团之后,便也要立志改革德国戏剧现状,提高民众口味。诺伊贝尔夫人颇具文学造诣,雄心壮志也是不让须眉。她往剧团的保留剧目里添塞进许多当时德国人还没怎么听说过的高乃依、拉辛、莫里哀、伏尔泰。德国人这才逐渐熟悉起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有些剧本确实难找,全靠喜好戏剧的Braunschweig公爵Anton Ulrich提供。后来,Heinrich Gottfried Koch就是在这些本子的基础之上翻译加工,德国观众才有缘识得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之大体。诺伊贝尔夫妻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旨在洁净舞台。以前的悲剧里会插入一些逗趣的喜剧间奏,演员也不怎么按照台词表演,多是自己的即兴发挥,小丑还会在台上翻个筋斗,逗逗观众。台下观众也是一团乌烟瘴气。吃零食、哄小孩、冲着演员吐口痰(有时是演员先向观众吐口痰……),来看戏图的是个开心,寻求的乃是低级趣味!诺伊贝尔夫妻先是廓清了悲剧和喜剧这样不伦不类的混杂。演员也要严格遵守剧本的台词,不再靠翻筋斗来博得观众的喝彩,甚至连演员的动作也不能做得过于花哨,他们靠的是字正腔圆的念白来打动观众。剧本才是戏剧之根本——这个理念早被流动剧团遗忘许久,这才被诺伊贝尔夫妻重新提了出来。
高特舍德先生的旨趣与诺伊贝尔夫妻的改革令双方一拍即合。1727年,高特舍德联系上诺伊贝尔夫人,请求她上演自己翻译的拉辛之《伊菲革涅亚》。这次演出大获成功,大喜之下,高特舍德自己创作出悲剧《垂死的卡托》(der sterbende Cato),以助诺伊贝尔夫妻戏剧改革一臂之力,同时也践行自己的戏剧主张。
1730年到1740年,诺伊贝尔剧团很是风光了一阵子。尽管经济方面苦难重重,夫妻俩仍然尽力贯彻他们的改革计划。比如把低俗的小丑角色Hanswurst赶出舞台啦等等大胆且冒险的举措。然而改革谈何容易!戏团的保留节目里面仍然留有许多意大利喜剧的痕迹,只是尽可能地除掉里面猥琐的文字游戏。
这段时间,高特舍德也从理论的高度上为诺伊贝尔的改革造势。1729年,高特舍德回敬了(尤其是来自教会方面)那些鄙视戏剧艺术的观点。他竭力主张,悲剧也能培养观众的理性,促进他们的道德修养。当务之急是要创作出中规中距的戏剧作品来。他创办的《德国舞台》(Die Deutsche Schaubühne)就专门收录外国戏剧的译本和能入得他法眼的本土戏剧(直到1745年,《德国舞台》共记出了7期)。1740年为《德国舞台》撰写的前言中,高特舍德说道现下德国戏剧的惨状都是学坏了外国戏剧,尤其是意大利戏剧落下的病根。咱们应该学的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不是照搬硬套,而是要细细捉摸人家戏剧技巧的规矩。要动动脑子,从人家的戏剧精品中悟出戏剧创作的规矩来。高特舍德的不懈努力终于结出硕果。30年代、40年代已经涌现出一些德国本土戏剧作家了。
好景不长。1741年,高特舍德却与诺伊贝尔剧团闹僵。起因是演员的服装问题:高特舍德很早就重视要凸现古代戏剧题材的历史层面,因此他要求演员应该穿古代人穿的衣服。诺伊贝尔尝试过,被台下观众大加耻笑。从实际角度出发,诺伊贝尔夫人坚持顺应当时的习惯,还是让演员穿着当时的服装来演古代戏。高特舍德大怒,认为诺伊贝尔夫人的失败乃是故意要挫败他的宏图伟业,把他搞臭,说成是对舞台实践一窍不通的半吊子。诺伊贝尔夫人也不是好惹的主儿,当即创作戏剧一部,高教授手提灯笼,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眼儿,头上罩的是光灿灿太阳一枚,如同圣徒一般,俨然一副要将真理启蒙与观众的形象。
其实,早就有人看不惯高特舍德处处以法国人为楷模的戏剧改革了。不过大家都还认同戏剧的道德教化功能这一理念(直到50年后的席勒仍然对戏剧的教化功能念念不忘)。杰出的德国文学青年J. E.施勒格尔(Johann Elias Schlegel,可惜死得太早)曾经是高教授的学生,后来渐渐疏远。于1747年撰写的论文《论对丹麦戏剧的接受》(über die Aufnahme des d?nischen Theaters)就提出,并不存在一套普适天下的戏剧法则。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不同趣味,强求不来。戏剧作家的要务乃是刻画性格与情感。既然各个民族的喜好不同,那么本国戏剧家自是刻画为本国人接受的性格与情感。法国人认为庄严或搞笑的性格、情感,不见得适合咱们德国人。所以,吾国之戏剧家创作戏剧时,务必考虑到吾国人民之独特旨趣为要也~
施勒格尔这套理论的论据并不是没有毛病,毛病还是大大的。不过,他却为德国人建立自己的民族戏剧带来一丝曙光。让德国戏剧走出高教授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亦步亦趋的态度。从此,建立德国民族戏剧的理想就从18世纪中期如火如荼地搞起来。
高特舍德硕士先生的愤懑暂且按下不表。且说诺伊贝尔两口子(Karoline和Johann Neuber)自从接手了萨克森戏团之后,便也要立志改革德国戏剧现状,提高民众口味。诺伊贝尔夫人颇具文学造诣,雄心壮志也是不让须眉。她往剧团的保留剧目里添塞进许多当时德国人还没怎么听说过的高乃依、拉辛、莫里哀、伏尔泰。德国人这才逐渐熟悉起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有些剧本确实难找,全靠喜好戏剧的Braunschweig公爵Anton Ulrich提供。后来,Heinrich Gottfried Koch就是在这些本子的基础之上翻译加工,德国观众才有缘识得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之大体。诺伊贝尔夫妻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旨在洁净舞台。以前的悲剧里会插入一些逗趣的喜剧间奏,演员也不怎么按照台词表演,多是自己的即兴发挥,小丑还会在台上翻个筋斗,逗逗观众。台下观众也是一团乌烟瘴气。吃零食、哄小孩、冲着演员吐口痰(有时是演员先向观众吐口痰……),来看戏图的是个开心,寻求的乃是低级趣味!诺伊贝尔夫妻先是廓清了悲剧和喜剧这样不伦不类的混杂。演员也要严格遵守剧本的台词,不再靠翻筋斗来博得观众的喝彩,甚至连演员的动作也不能做得过于花哨,他们靠的是字正腔圆的念白来打动观众。剧本才是戏剧之根本——这个理念早被流动剧团遗忘许久,这才被诺伊贝尔夫妻重新提了出来。
高特舍德先生的旨趣与诺伊贝尔夫妻的改革令双方一拍即合。1727年,高特舍德联系上诺伊贝尔夫人,请求她上演自己翻译的拉辛之《伊菲革涅亚》。这次演出大获成功,大喜之下,高特舍德自己创作出悲剧《垂死的卡托》(der sterbende Cato),以助诺伊贝尔夫妻戏剧改革一臂之力,同时也践行自己的戏剧主张。
1730年到1740年,诺伊贝尔剧团很是风光了一阵子。尽管经济方面苦难重重,夫妻俩仍然尽力贯彻他们的改革计划。比如把低俗的小丑角色Hanswurst赶出舞台啦等等大胆且冒险的举措。然而改革谈何容易!戏团的保留节目里面仍然留有许多意大利喜剧的痕迹,只是尽可能地除掉里面猥琐的文字游戏。
这段时间,高特舍德也从理论的高度上为诺伊贝尔的改革造势。1729年,高特舍德回敬了(尤其是来自教会方面)那些鄙视戏剧艺术的观点。他竭力主张,悲剧也能培养观众的理性,促进他们的道德修养。当务之急是要创作出中规中距的戏剧作品来。他创办的《德国舞台》(Die Deutsche Schaubühne)就专门收录外国戏剧的译本和能入得他法眼的本土戏剧(直到1745年,《德国舞台》共记出了7期)。1740年为《德国舞台》撰写的前言中,高特舍德说道现下德国戏剧的惨状都是学坏了外国戏剧,尤其是意大利戏剧落下的病根。咱们应该学的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不是照搬硬套,而是要细细捉摸人家戏剧技巧的规矩。要动动脑子,从人家的戏剧精品中悟出戏剧创作的规矩来。高特舍德的不懈努力终于结出硕果。30年代、40年代已经涌现出一些德国本土戏剧作家了。
好景不长。1741年,高特舍德却与诺伊贝尔剧团闹僵。起因是演员的服装问题:高特舍德很早就重视要凸现古代戏剧题材的历史层面,因此他要求演员应该穿古代人穿的衣服。诺伊贝尔尝试过,被台下观众大加耻笑。从实际角度出发,诺伊贝尔夫人坚持顺应当时的习惯,还是让演员穿着当时的服装来演古代戏。高特舍德大怒,认为诺伊贝尔夫人的失败乃是故意要挫败他的宏图伟业,把他搞臭,说成是对舞台实践一窍不通的半吊子。诺伊贝尔夫人也不是好惹的主儿,当即创作戏剧一部,高教授手提灯笼,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眼儿,头上罩的是光灿灿太阳一枚,如同圣徒一般,俨然一副要将真理启蒙与观众的形象。
其实,早就有人看不惯高特舍德处处以法国人为楷模的戏剧改革了。不过大家都还认同戏剧的道德教化功能这一理念(直到50年后的席勒仍然对戏剧的教化功能念念不忘)。杰出的德国文学青年J. E.施勒格尔(Johann Elias Schlegel,可惜死得太早)曾经是高教授的学生,后来渐渐疏远。于1747年撰写的论文《论对丹麦戏剧的接受》(über die Aufnahme des d?nischen Theaters)就提出,并不存在一套普适天下的戏剧法则。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不同趣味,强求不来。戏剧作家的要务乃是刻画性格与情感。既然各个民族的喜好不同,那么本国戏剧家自是刻画为本国人接受的性格与情感。法国人认为庄严或搞笑的性格、情感,不见得适合咱们德国人。所以,吾国之戏剧家创作戏剧时,务必考虑到吾国人民之独特旨趣为要也~
施勒格尔这套理论的论据并不是没有毛病,毛病还是大大的。不过,他却为德国人建立自己的民族戏剧带来一丝曙光。让德国戏剧走出高教授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亦步亦趋的态度。从此,建立德国民族戏剧的理想就从18世纪中期如火如荼地搞起来。
上一篇:荷兰高特GORTER中高压调压器及切断阀 下一篇:芝麻官何以有亿万身家?
相关资讯
- 06-20· 美术馆行程总结(照片)
- 06-20· 吉美里的中文古诗(zz)
- 06-18· 出走的吉美
- 06-18· 吉美仁波切示范磕大头
- 06-18· 暂别云南
- 06-18· GMA 吉美艾 你以为你是谁?
- 06-18· 【亲子书吧】益智互动游
- 06-08· 药店正品- 10最新一代 仙美
- 06-02· 银鹭桂圆椰果八宝粥
- 06-02· 就是很心疼那种饮料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
- 06-02· 没有了你都不对。
- 05-28· 眉和眼的成语
- 05-28· 安格妮特的魔法苹果
- 05-25· Sat. Night
- 05-25· 分享印客网免费活动啦!
- 05-25· 跳槽!不做老师了!
- 05-21· “里斯中国行”志愿者小
- 05-21· 成都印象
- 05-21· 热烈庆祝。。。
- 05-21· 利用博客说几件不太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