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罐头食品 > 睿宗实录(二)

睿宗实录(二)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0 22:32   浏览 N 次  

   睿宗 1卷, 卽位年(1468 戊子 / (成化) 4年) 9月 16日(壬申) 1

  ○上率百官诣殡殿, 成服哭临, 其仪曰:

  礼曹判书诣庐次前跪, 赞请成服, 尙衣院进衰服。 殿下服衰服, 诸君服衰服, 王大妃、王妃、内命妇以下服衰服, 宗亲及文武百官皆服衰服。 内侍设馔讫, 监察、典仪、引仪, 分引宗亲及百官入就位。 左通礼引殿下出次, 内侍扶引杖入就位, 跪俯伏, 哭尽哀。【跪时内侍捧杖。 后仿此。】 诸君去杖, 从入就位, 跪、俯伏、哭尽哀。 女官引王太妃、王妃、内命妇以下就位坐, 哭尽哀。 引仪唱: “跪、俯伏、哭。” 宗亲及百官, 跪、俯伏、哭尽哀。 殿下止哭, 王太妃、王妃、内命妇以下止哭, 诸君止哭。 引仪唱: “哭止、兴、四拜、兴、平身。” 宗亲及百官, 止哭、兴、四拜、兴、平身。 引仪唱: “跪。” 宗亲及百官跪。 代奠官盥手, 升自东偏阶, 诣香案前, 北向跪, 三上香, 酌酒奠于灵座前,【连奠三盏。】 俯伏兴退。 殿下哭尽哀, 诸君哭尽哀, 王太妃、王妃、内命妇以下哭尽哀。 引仪唱: “跪、俯伏、哭。” 宗亲及百官, 俯伏、哭尽哀。 殿下止哭, 诸君止哭, 王大妃、王妃、内命妇以下止哭。 引仪唱: “哭止、兴、四拜、兴、平身。” 宗亲及百官, 止哭、兴、四拜、兴、平身。 左通礼导殿下, 内侍扶引还庐次。 诸君还次, 王太妃、王妃、内命妇以下还次。 引仪分引宗亲及百官, 移班近东皆跪, 班首进名奉慰讫。 引仪分引以出。”

  【】

  【】 8 272

  【】 *-(仪式)

  ○高灵君 申叔舟、宁城君 崔恒、汉城府尹徐居正等, 草大行大王行状以进。 上览之曰: “御制陈法序, 示之中国, 无乃不可乎?” 叔舟等对曰: “陈法出自中国, 文宗因而制之, 已载文宗行实。 大行大王, 又因文宗所制而序之, 论河图之理甚明, 欲使中国之人, 共知文章之渊源, 故竝录焉。”

  ○遣中枢府知事李石亨、汉城府左尹李坡, 奉表如大明, 告讣请諡, 又请承袭。 百官以白衣、乌纱帽、黑带, 拜表於昌德宫。 其请諡表曰:

  赐諡示终, 惟帝王之令典; 易名致孝, 是人子之至情。 敢摅微悰, 庸渎聪听。 伏念臣父先臣讳, 叨守敝服, 特荷眷怜。 常竭忠诚, 恪修侯度, 遽婴疾疹, 永辞圣朝。 谨稽往规, 宜请殊号, 伏望谅显亲之危恳, 垂恤孤之洪私, 遂令贞魂, 获纡宠命。 臣谨当克勤无怠, 益修继述之诚, 永矢不谖, 恒贡寿康之祝。

  行状曰:

  国王姓李氏, 讳瑈, 字粹之, 庄宪王第二子。 母妃沈氏, 本国领议政府事温之女也。以永乐十五年丁酉九月丙子生, 天资英明, 好学不倦, 德器日就,封首阳君。 庄宪王晩年罹疾, 王性至孝, 晨夕侍侧, 未尝少懈, 比薨哀痛毁瘠, 观者莫不感叹。 景泰三年, 恭顺王薨, 帝遣尙膳监左监丞金宥、右监丞金兴, 赐諡祭, 又赐嗣王诰命冠服, 嗣王选遣王, 奉表赴京称谢。 四年, 奸臣皇甫仁、金宗瑞等, 聚群不逞谋逆, 祸机已迫, 王告嗣王诛除。 六年, 嗣王弱龄且疾, 国内多故, 遣陪臣具由陈奏, 请传付国事于王。 七年二月, 帝遣内官尹凤、金兴来锡诰命, 仍赐王及王妃冕服、冠服、彩段。 王遣陪臣, 奉表陈谢, 仍请立嫡子暲为世子。 王旣受封, 夙夜惕厉, 忧勤庶政, 常以务农兴学, 求贤养兵为先务。 七月, 下敎曰: “监司受命分忧, 抚育一道, 黜陟臧否。 比闻守令廉平爱民者寡, 徒事厚敛, 甚至营私伤民, 若是而监司不能刺擧, 则责任之意安在? 夫国之所以为国, 军民而已, 知军民之弊, 而无所措置, 则予牧民之意安在? 监司责守令, 予责监司, 体统相维, 纲擧目张, 此国之大政也。 自今若有诚心抚字, 务农桑勤种畜, 养兵马无滞囚, 薄自奉惠老疾, 兴学校者, 予必不次擢用, 少有反是, 必用重典。 赏善罚恶, 国之大柄。 予敢有私, 以累天心?” 十月, 勑封嫡子暲为世子, 王奉表称谢, 仍请遣世子朝见, 帝谕曰: “国王要遣世子来朝, 乃古者列国世子, 受命于朝之意, 亦人臣敬上之所当然, 缘今天寒, 跋涉艰难, 世子已到关上, 卽便入朝, 如未到关, 不必来朝。” 世子已登途, 王闻命止之。 天顺元年二月, 王闻英宗皇帝复位, 奉表称贺, 帝遣翰林院修撰陈鉴、太常博士高闰, 齎诏勑, 赐王及王妃锦币、表里, 王宥境内, 奉表称谢。 九月, 世子暲病逝, 王请立第二子晄为世子, 勑曰: “朕惟享有国土, 继体为重。 今得王奏, 以世子暲早逝, 国人请立第二子晄, 特允所请,以晄为朝鲜国王世子。 王尙训以忠孝, 俾敦德秉义, 毋慢毋骄, 庶副国人之望。” 王奉表称谢。 王令世子, 谒先圣入学, 行齿胄礼, 博士执经授学。 王每遇事, 必援引古今, 谆切论说, 以训世子, 又择儒士, 授以经史。 亲著训辞一篇, 以恒德、敬神、纳谏、杜谗、用人、勿侈、使宦、愼刑、文武、善述十事为目, 备述为国之要, 常令世子诵之。 天顺二年, 王谕诸道守令曰: “汝等孰不知省刑罚、薄赋敛、修武备、劝农桑、遵奉宪章, 致君无过为意也? 尧、舜虽圣, 致治必资股肱, 汝等皆我股肱, 分忧四方者也。 盖天生烝民, 立以司牧, 天不自有所为, 必借之君, 君不能独亲庶政, 必委之百官。 然则人主与百官, 均是代天理民, 当日愼一日, 常以不合天心为虑。 君若荒纵, 不恤民事, 天降之殃, 汝守令亦如是焉。 若体予意, 爱民如子, 刑罚无滥, 淸白勤俭, 则显有超赏, 名垂后世; 若贪刻苛暴, 贻弊於民, 则卽受刑戮, 身死家亡。 夫十目所视, 其能掩乎?” 十二月, 山东都司登州卫摠旗锁庆等四十五人, 遭风漂流, 到我国境, 王亲见劳慰, 厚资衣粮, 解赴辽东, 帝降勑褒奖。 三年, 王敎曰: “养育人材, 非一朝可成, 又非人人皆用。 虽有材而敎不劝, 则不成; 虽有人而试不预, 则难用。 宜常诱掖劝励, 数试之为登庸之备。” 数引诸生, 讲问经史。 三月, 王至成均馆, 谒先圣, 发策取士, 自后频谒先圣。 王常患学者师授不明, 各执所见, 议论纷纭, 会诸儒论难四书五经同异, 亲自临决, 剖释肯綮, 至当归一, 群疑以定。 《易学启蒙》, 精密难晓, 王亲著注解, 以晓学者。 王尝於后苑, 酌旧臣酒, 仍与射侯, 王发必贯鹄, 有进诗者。 王手扎示之曰: “予少年气雄心壮, 自在於游艺, 以为平生之业, 今则不然。 若徒为冯妇, 而不知所以节之, 则非致治服戎之道也。” 又见诸臣诗, 皆有警戒之词, 益感股肱之忠, 和之诗曰: “欲少欲可满, 事简功乃成。 敬天天乃保, 勤民民乃宁。 小艺莫致虑, 大政宜致精。” 又曰: “忧患生安乐, 畅达荄穷困。 天命固靡常, 惟善以为从。 毋忘交修志, 思与有始终。” 四年, 王以本国在海外, 书籍鲜少, 文学未精, 请遣子弟入学, 勑曰: “王国诗书礼义之敎, 传习有素, 表、笺、章奏, 与夫行移吏文, 悉遵礼式, 虽未能尽通汉音, 而通事传译, 未尝不谕, 何必子弟来学?”初, 毛怜卫兀良哈浪卜儿哈, 世居我国会宁地面, 与我国人民, 世相婚嫁, 无异编氓, 其子亦升哥, 来住王城, 娶妻从仕。 卜儿哈欲赴王城, 边将例减傔从, 卜儿哈发忿, 至王城,与亦升哥同谋, 还诱亲党, 煽动诸落。 亦升哥请治病吉州温泉, 倍道驰驿, 就父同叛, 边将迹知其谋, 拿致卜儿哈父子以启。 王按核俱服, 乃置於法, 建州右卫都指挥佟火尔赤等, 虚捏为辞, 谋欲报复。 帝遣礼科给事中张宁, 来问根由, 实得其情, 卜儿哈之子阿比车逃窜, 肃聚群党, 侵扰边疆。 九月沿江屯结, 潜伺窃发, 边将分道追击, 杀获几尽, 王卽具由以闻。 七年, 王敎曰: “为国莫大於用人, 用人尤重於择将。 将者, 生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故云将者, 国之辅。 国之强弱, 系辅之周隙, 则任用之际, 其可或轻乎? 故人主常自择将, 而下不得注拟者, 岂非任之重, 故不可假人以柄耶? 虽然深居宫中, 虽明四目, 人之贤否, 岂能尽知? 故不得不畴咨博访, 以咨佥擧, 旣擧之后, 择而用之, 则在乎上耳。昔汉 高之兴也, 萧、曹皆沛鄕吏卒, 岂以天下之无人? 只以知之之难耳。 予以寡昧, 守兹艰大, 恩无逮下, 威不及远, 常安不忘危, 思得将才。 凡大小臣僚, 皆与我共治者, 勿拘卑显, 勿嫌亲姻, 具录才行, 实封以闻。 称尔所擧, 赏当延及, 擧或不中, 予不尔罪。” 王以升平日久, 则武备必弛, 月再阅陈, 春秋讲武, 又自著说, 训励诸将, 略曰: “兵者, 以智运用, 以用应智。 智者, 本仁义, 度我人, 审地利也; 用者, 明形数, 一节制, 利器械也。 本仁义, 则如之何? 明学校, 严君臣, 崇文武, 守典章是也。 度我人, 则如何之? 观天运, 校将士, 计曲直, 参劳逸是也。 审地利, 则如之何? 乘风水, 达道里, 因高下, 据险易是也。 明形数, 则如之何? 修军籍, 预作队, 定人心, 一耳目是也。 一节制, 则如之何? 勤敎阅, 恒赏罚, 比临敌, 无少贷是也。 利器械, 则如之何? 人各造, 禁常用, 劝牧马, 考黜陟是也。” 又尝序恭顺王所著《陈法》, 略曰: “自风后《握奇》以后, 诸葛亮、李靖, 得其遗法, 虽因时宜, 有八陈六花, 而其理则至于今, 未尝异。 我殿下, 以迨天未雨之志, 修定陈法, 兼蕃汉之势, 尽奇正之变, 法天地明人伦, 集大成於先哲, 立弘规於后叶。 文约而意深, 法简而用繁。 其连陈之外陈者, 六、七、八、九之数也; 内阵者, 五、十之数也; 间陈者, 一、二、三、四之数也, 此法河图之文也。 合陈之中, 卫包内外者, 五十之包内外也; 四卫之离乎方者, 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之各离乎其方也, 此法洛书之变也。 驻统方列, 战统圆聚, 方以守之, 圆以行之, 此法天地之体也。 外陈方而内陈圆, 义形於外, 智藏於内, 此法阴阳之用也。 各保小将, 父子之亲也; 听於一将, 君臣之义也; 阵有牝牡, 夫妇之别也; 队伍相爱, 兄弟之情也; 法令不愆, 朋友之信也, 此法人伦之道也。 是故敎兵而民知礼义, 国家恒安也。 传曰: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孔圣曰: ‘不敎民战, 是谓弃之。’ 敎战者, 国之大事。 夫孰不爱七尺之躯, 重百年之命? 履尸涉血, 争首赴敌者, 谅由敎之预而法先定, 势先固而气力成也。 管子曰: ‘敎士三万, 横行天下, 此无他, 变刚柔而固其势耳。’ 小而一家, 大而天下, 无非势合而成也。 始也乾坤之旣判, 善恶之必有对, 治乱之必相因, 愚迷之徒, 有违命负力者, 则王者当有以接之, 故不得已制为干戈, 以讨不服, 此因乱势而制兵也。 及乎尘淸海晏, 豺狼屛迹, 放马投戈, 制礼作乐, 时敍九功, 乃歌七德, 此因治世而偃兵也。 然则兵之出入, 无非势也。” 成化三年八月, 皇帝勑曰:“建州三卫董山等, 本以蕃臣, 世受朝恩, 近者阳为朝贡之名, 阴行盗边之计, 朕宥之而愈肆, 不得已用兵致讨。 惟尔朝鲜国王, 世守礼义, 忠於我国家, 有加无替, 朕甚嘉焉。 若我兵加于彼逆虏, 王宜闭绝关隘, 使彼奔逬无所入, 以就擒殄, 若王能遣偏师, 与我军遥相应, 伺便而蹙之, 则彼之授首尤易, 而王之功愈茂, 忠愈彰矣。 朕岂无以报王哉? 勉树勋名。 时不可失。” 王卽遣陪臣康纯、鱼有沼、南怡, 领一万余兵, 驰渡鸭绿江, 分道直抵建州东北泼猪江兀弥府诸寨, 捣其巢穴, 擒斩贼酋李满住、古纳哈及其党类, 焚荡屯落而还。 王遣陪臣高台弼, 献俘。 四年四月, 勑曰: “朕命将率师, 致讨建州逆虏, 俾王协助天兵, 今得王奏, 知遣陪臣中枢府官康纯等, 统众万余,渡鸭绿、泼猪二江, 攻破兀弥府诸寨, 杀逆虏李满住、古纳哈父子, 斩获其部属, 焚其卢舍积取, 得其所掠我东宁卫人口, 遣陪臣吏曹参判高台弼献俘。 已将王所献贼属, 依例处置, 人口给亲完聚, 牛畜给军屯种。 良由王世笃忠贞, 故朕以尺札命王, 而王国之众, 响应于海东朕之将士, 雷厉风驱, 内外合势, 逆虏瓦解, 王可谓毋负朕所命矣。 朕与王, 君臣同心, 岂不美哉? 今遣内官姜玉、金辅, 至王国, 赐王彩段、白金、纹锦、西洋布,其康纯、高台弼等, 亦各有赐, 以旌其劳, 王其钦承之。” 王奉表称谢。 六月, 登州卫总旗锁庆等四十三人漂流, 到我国境, 王厚资衣粮, 解送辽东。 上国之人, 或自海上漂到, 或自虏中逃还者, 前后所解辽东, 无虑数百人, 悉皆厚慰资送。 秋九月甲子, 王以病薨于正寝, 享年五十二, 在位十四年。 王英果勇智, 恭俭宽简, 天性笃学, 手不释卷, 经史诸书, 一览不忘, 淹贯古今, 以至历算、音律、医、卜之理, 靡不精硏, 遇有施措, 触处洞照。 自幼一言一动, 皆明白正大, 无纤毫矫饰。 事上以诚, 接下以礼, 正家法而尽其雍睦, 厚人伦而极其恩爱, 严妃妾之分, 明嫡庶之等, 享祀必躬。 法令必信, 临政锐精, 唯以敬天勤民为心, 日勤日愼, 无少暇豫。 甄升贤能, 黜退邪侫, 崇儒术而英材作兴, 尙武事而士卒精鍊, 明赏愼罚, 务农重蚕, 轻徭役薄征敛, 身先俭约, 常服浣濯, 王妃以下, 皆斥华饰。 放出宫人, 只令才备洒扫, 汰冗食, 省浮费, 以节财用, 不数年间, 储峙盈衍, 民日殷阜。 每申儆监司、守令, 或遣使廉访, 尽祛民瘼, 赴外任拜辞者, 亦必引见, 曲谕分忧字民之意乃遣。 由是泽下究情上达, 鱞寡无盖。 日引臣僚, 咨询治道, 虽处小事, 亦自师虞, 舍己无难, 有匡救箴谏者, 必虚怀听纳, 以广言路。 或値闲燕, 招延儒雅, 尙论历代治乱成败之迹, 讲明圣贤道统, 性理之奥, 日昃夜分, 亹亹不为疲。 常训戒储贰, 贻谋经远虑, 祖先以来宪章虽具, 科条滋多, 有司或眩於遵守, 且时异势殊, 有不得不变而通之。 於是参酌商搉, 务从简切, 定著一国大典, 为后世持守之规。 交隣以义, 唯务辑睦, 示以诚信, 故虽岛倭、野人之顽犷, 亦无不怛威赧德。 自受命以来, 竭诚述职, 愼守藩翰, 凡有帝命, 恐不及祗若, 天眷特加, 荐蒙宠绥, 东民欢悦, 方愿永年, 昊天不吊, 遽罹于疾。 及至垂绝, 神思不少乱, 虑劳民以襄后?樧 遗命丧葬, 悉从俭约, 殁犹惠民, 可胜痛哉?

  ○传于承政院曰: “狱囚若大辟, 则三年后断之, 虽干大罪, 若或自明者, 亦待三年, 无乃不可乎? 其速磨勘以启。”

  【】

  【】 8 275

  【】 *-(行刑)

  ○礼曹启: “旧例国丧三年内, 如诞日、正至, 百官以吉服行贺礼, 且诸道进笺时, 竝用吉服, 请依此例。” 又启: “卒哭前馈倭、野人时, 请依旧用素馔。” 皆从之。

  【】

  【】 8 275

  【】 *-(仪式) / *-(礼服) / *-(野) / *-(倭)

  ○初, 诸宗宰启广州 李之直坟茔, 宜於陵寝, 上将亲幸观之。 密城君 琛、永顺君 溥、领议政浚等, 回自丰壤, 启曰:“郑钦之坟茔, 山形奇秀, 甚合陵寝。” 上命高灵君 申叔舟等, 率相地官, 更审以启, 仍停广州之行。

  ○礼曹启: “宗庙祭各室先王、先后祝文, 第一室称; ‘孝曾孙嗣王臣讳桓祖渊武圣桓大王、祖妣懿惠王后崔氏。’ 第二室称; ‘孝曾孙嗣王臣讳皇高祖考太祖康献至仁启运圣文神武大王、皇高祖妣承仁顺圣神懿王后韩氏。’ 第三室称; ‘嗣王臣讳恭靖温仁顺孝大王、定安王后 金氏。’ 第四室称; ‘孝曾孙嗣王臣讳皇曾祖考太宗恭定圣德神功文武光孝大王、皇曾祖妣彰德昭烈元敬王后 闵氏。’ 第五室称, ‘孝孙嗣王臣讳皇祖考世宗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皇祖妣宣仁齐圣昭宪王后沈氏。’ 第六室称, ‘嗣王臣讳文宗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 且文昭殿及各陵祝文, 请竝依此。” 从之。

  ○传旨礼曹曰: “陵寝皆用石室, 而大行大王命不作石室, 今宜遵奉遗命, 以成美德。”

  【】

  【】 8 275

  【】 *-(宗社)

  ○以大明 慈懿皇太后薨, 遣行上护军卞袍, 奉表陈慰, 行大护军安克思进香。 其表曰:

  昊天降割, 永閟慈仪, 率土缠悲, 悉均哀慕。 伏惟俯就中制, 少抑至情。

  进香祭文曰:

  於皇圣后, 克配乾刚, 密赞神猷, 鸿图再昌, 晩御长乐, 慈仪益彰。 庶几怡愉, 永享寿康, 天胡不吊, 仙驭斯迫? 六宫攀号, 九有痛恻。 念惟小邦, 世荷卵育, 闻讣以还, 惊悼冞切。 爰遣陪臣, 恭荐菲薄, 於昭在上, 冀纡歆格。 礼物, 白细苎布一百匹、黑细麻布一百匹、人蔘一百五十觔。

  【】

  【】 8 276

  【】 *-(明)

  ○高灵君 申叔舟等, 回自丰壤, 启曰: “相地官皆云:‘郑钦之坟茔甚好, 愈於李之直坟茔。’ 但有一人, 言右臂惬隘, 主穴倾仄, 为可少尔。” 仍启曰:“京畿内, 或有胜於此者, 请分遣相地官, 期以旬日来会, 各启所见之地, 然后更议。” 从之。

  ○命吏曹判书成任、行上护军郑兰宗、行副(诸)〔护〕军赵瑾、承文院判校赵安贞、别坐安惠、判官李叔生、承政院注书朴孝元、司正朴耕、僧文冏等, 以金泥写经, 盖为大行大王资福也。

  【】

  【】 8 276

  【】 *-(佛敎) / *-(印刷)

  睿宗卽位年9月20日、睿宗卽位年9月21日、睿宗卽位年9月22日略

  ○上党君 韩明浍及兼兵曹判书金国光、兵曹堂上等, 以宿卫军士数少待罪。 传曰: “是当该郞吏之过, 卿等何与焉? 其勿待罪。” 卽命囚佐郞崔八俊于义禁府鞫之。

  ○兵曹参知柳子光启曰: “臣承大行大王密旨, 护送倭人古都老、而难洒毛于荠浦, 因见倭船制度, 竝诸浦倭人来居者船制, 我国人似难依样而造。但倭人来居者, 数至万计, 今若不为处置, 则恐贻后患。” 命礼曹, 录诸浦来居倭人名数以启。

  ○时, 军士之宿卫于景福宫、昌德宫、宁寿宫者, 只八百九十二名, 而兵曹省记, 竝录外所各处军士, 号一千九百七十三名。 承政院以为军士数少, 本不可也, 而省记虚张其数, 尤不可, 卽取兵曹佐郞金利贞供辞以启。 判书朴仲善启曰: “当日宿卫左部军士数少, 故已移牒五卫, 以他部军士充定, 五卫不卽抄定, 将欲推勘, 会日暮未及以启, 请待罪。” 御书传旨义禁府曰: “兵曹郞官虚张军数, 甚不合臣子之义。 其逐条推鞫以启。” 传于仲善曰: “尔为判书, 小事尙不能检擧, 今乃归罪下官乎? 汝则非他人比, 乃予族属, 故予甚愧焉。” 仲善启曰: “省记磨勘, 正郞孙次绵所管,而次绵新除, 未谙格例, 故令正郞洪偁同议为之。 金利贞当夕直宿, 而已非所知也。” 传曰:“偁虽同议为之, 本非所管, 可只囚次绵。 若竝囚与知者, 则当竝劾判书, 何独偁也?”

  ○命高灵君 申叔舟、绫城君 具致宽、昌宁君 曺锡文、上党君 韩明浍、左赞成金国光、中枢府知事徐居正、礼曹判书任元浚等, 率相地官, 分往京畿相地。

  ○传于承政院曰: “今旣不用石室, 役夫无乃太多乎? 其亟抄还。” 承政院卽招山陵都监郞官问之, 对曰: “旧例用石室役夫六千, 今令旣不用, 故只役三千。”

  【】

  【】 8 277

  【】 *-(役)

  ○造纸署提调启: “本署只有别坐八人, 而无久任, 官事多疎虞。 请依掌菀、司圃等署, 置禄官一员为行首, 仕满三十朔, 方许递差, 汰去别提四员。” 从之。

  【】

  【】 8 277

  【】 *-(中央行政)

  ○宗亲永顺君 溥等, 将进香于殡殿, 禀祭品隆杀。 传于承政院曰: “进香隆杀, 宜各以诚, 而宗亲等禀旨, 无乃有诚少而强为者乎? 如有强为者, 命勿进香何如?” 都承旨权瑊对曰: “宗亲等禀旨, 固失矣。 然为大行王, 孰无诚心?” 上意乃解。 自是凡进香祭品, 务尽隆美, 花烛等物, 皆饰以金银, 争极奢丽, 无复限制。

  ○高灵君 申叔舟, 自广州来复命, 启曰: “凡加君上諡, 必与国人同议, 未可以二三大臣之议定也。 臣请更与二品以上同议。” 命议政府、曾经政丞、六曹参判以上、春秋艺文馆堂上, 议定。 因出御书示叔舟曰: “庙号曰世祖, 諡号曰承天体道至德隆功烈文英武圣神明睿懿肃仁孝, 陵号曰(泰殿)〔泰陵〕, 魂殿曰永昌。” 叔舟启曰: “御书諡号, 无以尙之。 但昔唐 玄宗陵号曰泰陵, 泰字虽好,然玄宗非令德之主, 请改之。且承天体道烈文英武, 大行王生时尊号, 先称八字而后加諡。” 传曰: “卿言甚是, 然须与众议之。” 叔舟出与诸宰佥议, 陵曰光陵, 諡曰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懿肃仁孝。’ 传曰: “可。”

  ○承政院奉旨驰书于咸吉北道观察使李恕长、节度使金峤曰: “本道防御最紧, 自后陪笺差使员, 除守令, 择道内品官之解事者以遣。”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