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赤脚医生”今又来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0 19:09 浏览 N 次山道弯弯,医生上门
傍晚时分,池淮镇驻村医生郑水清带着我们穿过开满大片油菜花的农田,来到西山村78岁的村民何宗艇家里。一看到郑水清,何宗艇就高兴地把他请了进去。“多亏了郑医生。”老人家激动地说,8年前自己高血压中风,半身瘫痪躺在床上,村里没有卫生室,全靠郑医生每天走2公里山路上门换药打针,两三个月后才能下床。这之后,郑医生隔三岔五都会上门帮自己查身体量血压,从没中断过。如今,开化县30万农民都有了自己的驻村医生。“之所以要设立驻村医生,是因为村民过去看病太不方便。”开化县卫生局局长朱曙升说,开化是个山区县,面积有223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5万人,绝大部分村民分散住在大山之中,加上山区老人居多,出行很不方便。
为破解看病难,开化县经过调研决定,将全县400多位医务人员3人一组分片轮流驻村服务。考虑到村民白天要干活,县里又统一将驻村医生的服务时间调整到了晚上,并规定每个驻村医生每月蹲村走访农户不得少于10个晚上,每晚下村工作时间2小时以上。于是,在开化的田间地头,在弯弯的山道上,背着红十字箱的驻村医生上门看病、免费体检、宣传保健知识、建立健康档案,他们就像大山中的“流动医院”,实现了村级医疗的全覆盖。
医患之间,重拾信任
从坐等病人到主动上门,驻村医生制打破了当地“医不叩门”的旧习俗。在长时间的上门治疗和卫生指导中,驻村医生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医生到村里就好像回到了家,村民们见到医生也特别亲切放心。苏庄镇大坂湾村70岁的村民林金女说起驻村医生李樟富,既感动又惭愧。最初,她看到李医生有事没事主动上门,心里很警惕,担心是游医骗钱,观察了一段时间,她放心了。“10年了,李医生每个月至少来两次,比亲人还要亲。”林金女说,自己有高血压和冠心病,有段时间手脚全部都麻木了,经过李医生的的细心诊治,现在身体好了很多,又可以自己梳头了。昔日少人问津的驻村医生,也拥有了职业成就感和自豪感。“被人需要、被人认可、被人信任,这是一个医生最幸福的事情。”李樟富说,刚毕业那几年,卫生院坐等病人上门,平均每个医生一天门诊量只有3.5人,好几个月连工资也发不出,几个年轻人差点想辞职不干了。做了驻村医生之后,和村民们打成一片,随时都有人打电话找他看病。现在,他成了苏庄镇卫生院院长,还在坚持为村民巡诊。
称呼变了,温情依然
活跃在深山之中的驻村医生,以低廉的用药和良好的态度唤醒了很多人对昔日赤脚医生的温馨记忆。对于他们而言,从“赤脚医生”到“驻村医生”,称呼虽然在变,温情依然。“真想不到,赤脚医生又回来了。”何宗艇老人说,40年前,公社里的赤脚医生不论刮风下雨,只要病人需要,随时可以上门。现在,自己有个紧急情况,郑医生也是随叫随到,深更半夜都来过好几回。
余六宾是洪源村的驻村医生,这里是开化最偏远的村庄。他高中毕业后就做了一名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其实就是靠卖药赚钱的私人诊所,6年前经卫生院聘请做了驻村医生。变化也随之而来:政府按照每人每年10元钱的标准,掏钱给农民免费开展健康体检;之后,政府又按每人每年15元钱的标准,掏钱为农民免费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孕产妇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去年,政府出台政策,把乡镇卫生院重新定性为公益类事业单位,重新核定编制,并在社区医疗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驻村医生的再次回归,大部分功劳要记在这些好政策上。”余六宾说,有了这些好政策,政府每年就会根据自己的服务量给予补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卖药为生了。
- 06-12· 2010年06月01日
- 05-25· 事事如意
- 05-25· 如意粥
- 05-25· 如意_宜兴紫砂茶壶谢晓东
- 05-25· 如意的规矩
- 05-25· 如意_紫砂壶 工艺美术师
- 05-21· 引用 【锐评】“一条死鱼
- 05-21· 金龙鱼玉米油传播借力柔
- 05-21· 金龙鱼饲养
- 05-21· 苏泊尔、金龙鱼联袂破“
- 05-20· 与混血美女主持人的亲密
- 05-20· 纪念伽蓝菩萨圣诞暨安福
- 05-20· 2010.12.05彰化圣元堂-温府千
- 05-19· 转基因食品清单
- 05-19· [转载]手工皂原料—芥花油
- 05-19· 多力多汁
- 05-19· 关于表彰2008-2010年度支持
- 05-19· [转载]Dr. Martens 2011春夏进
- 05-19· 腾讯的用心 文章摘录
- 05-19· 2010年 处处皆是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