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食用油 > 北京鸿禧之旅

北京鸿禧之旅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8 08:42   浏览 N 次  

有了十月份三站会员活动报道的经历,十一月份的北京鸿禧之旅显得轻松,顺利。结合上一次的经验,这次出发前对球场的特色、地理位置、活动形式及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准备充分,这次活动报道基本顺利完成,发稿16篇,图片36张。以下是我本次活动报道的总结:

一、临时遭遇

出发地点突变,手机又出故障,差点就延误去球场的车。

原本以为活动当天跟上次一样仍然在分公司的办公地点集合,所以21号下午到北京后,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找了一家饭店住宿。安定后,打电话给分公司杨总,电话中也没提到改变集合地点的事。晚上十点才接到司机的电话,明早八点在 “燕沙”广场附近的“朝阳小区”门口集合。北京经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所以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起床乘出租赶去“燕沙”,七点二十赶到那里,没有人。手机居然也打不出去,提示网络故障。屋漏又遭连天雨,我急坏了。由于太早,又是偏郊区,附近找不到公用电话。提着包,在广场周围四处寻找,问了一个又一个人,居然都不知道“朝阳小区”为何物。移动的客服也打不通,否则他们的客服小姐定会被我骂个狗血喷头。

快七点五十的时候,这破手机居然响了。分公司的司机催促问到了哪儿?才知道走错地方了。北京还有一个叫“燕沙”的地方,于是再搭乘一辆出租,路上不停地接到那边催促的电话,花了二十分钟左右才赶到。

幸亏起得早,否则延误了公司的车,再自己一个人找到球场又不知道要多久了。也许这次的会员活动报道就流产了。同时也看出我这个人缺乏细心,之前没问清是哪个区哪条路。以后得多一份细心了。

二、有关活动报道

1、再次提出装备问题

行政部相机拍摄的效果实在很糟糕。在拍摄的204张照片中挑20来张也显得如此的费劲。当然,上次就已经排除了我技术不到位的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拍。尽管如此,也常常错过了很多精彩的瞬间。

没有电脑真的很不方便,如果在“下榻”的“饭店”有电脑,就不用赶很远的路转三次地铁外加打一次的士去同学那里赶稿。在分公司赶稿,担心半夜没地方休息,可能有沙发可以躺躺,但又怕躺下了后就起不来。北京的冬天如此冷,尤其是半夜,这种可能不是没有的。

2、采访技巧

采访鸿禧球场副总李以鸣起初,感觉到对方的傲慢和不愿配合。开始,一问一答,气氛异常压抑,几次竭力尝试想改变这种状况,让对方打开话茬,但都以失败告终。一旁的分公司总经理杨玲及时解围,杨总和李以鸣是常来往的朋友,在他俩的交谈中,我听出端倪,原来对方之前的症状缘于对杨总某件事情上的耿耿于怀。而我这次采访恰逢杨总在旁。对方的这个气就往我这里使了。冰释前嫌后,再介入,我轻松了许多,李以鸣的话也多了起来,前后谈了约五十分钟。这次采访,我看出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临场应变能力有待加强,行业知识欠缺。

3、时间把握

签到时,看到鸿禧球场副总坐在餐厅角落里看报,这应该是采访的最好时机了。如果采访,又顾不了签到场面。不采访的话,又担心活动之后他已经离开了球场或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最后还是选择先暂时放弃。

开球,我选择跟有男女搭配的一组,从第一洞拍到第五洞,发现有很多场景一致的照片。然后从第六洞开始,我换跟另外一组。心里却惦记着刚才那组,或是其它小组有没有精彩的击球镜头。几次会员活动报道都有顾此失彼的感觉。该选择哪个组?

5、稿件质量

几次会员活动下来,从我个人及其它几位同事写作的稿件看,都存在同一个问题,花大量的笔墨和篇幅报道会员签到、会员采访、活动颁奖晚宴等,而击球的过程,击球的精彩瞬间却避而不写或几笔带过。个人认为,击球过程的描写应该是活动报道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一味停留在对场景表象的叙述报道,个人能力就谈不上提高。也达不到行业媒体的要求。

三、活动分析

1、这次活动弥补了前几次的不足,之前做了充分准备,所以得以圆满收杆。

签到现场的筹备紧张有序,派卡、礼品袋发放、收款、解难答疑等,工作分工合理。 看得出,有了多次赛事、活动组织的经验,公司的组织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2、分公司对本次活动重视力度不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宣传条幅挂到了大厅入口的侧面,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如图:

其次,开球时间到,才想到要集合会员拍合影,可会员已经三三俩俩分赴球场。

另外,会员击球成绩未做统计。作为本次活动的记者,出现这些疏漏,我也是有责任的。

最后,会员还没打完球,分公司人员就已经陆续撤离球场,只留下三个商务代表。

四、会员心目中的1872

近三个月来络绎不绝的活动、赛事,1872的影响在逐步扩大。第一次外出报道,听到最多的提问是“1872是什么?”,而这次听到最多的是“1872上次的活动我参加了。”而且还目睹了很多打球的朋友围在商务代表签到台前咨询绿卡,其中有一位女士接连领了五张绿卡。

然而仅仅为了打球来参加活动的会员也大有人在。他们冲着1872的价格而来,花比平时少上一半的钱,在快要封场前过巴球瘾,何乐而不为?对他们来讲,活动的组织者是1872还是1782已经不在乎了。如果有一个1882组织的活动只需平时三分之一的消费,那他们肯定会改投1882。所以,个人觉得公司会员多,十万之众,但忠实会员又有多少?

五、建议:

1、给公司的建议:

a、建立完善的会员管理机制

从几次活动及跟会员接触的情况看,目前我们缺少会员约束机制,会员报名后仍然可来可不来,要么姗姗来迟。如果象携程、高友联盟一样,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会员施以小惩,扣积分或取消以后的预定资格等等,是否会有所改观呢?

b、提高赛事举办水平

在鸿禧采访李一鸣时,他说,1872组织的活动不象活动,赛事不象赛事。听到这话的时候很难受。几次活动赛事下来,我们的确该反省了,我们举办活动、赛事的目的是什么?仅仅为了完成预定量?每次活动和赛事都代表了一次亮相,每次亮相后就会在会员、外界人士的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印象如何?取决我们每次亮相,是否每次赛事,每次活动都圆满成功。我们现在的确还不够专业,但我们要力求专业。

c、做好品牌

1872的网已经撒得够大。十万之众的会员,我想任何高尔夫俱乐部和中介都书无法比拟的。个人觉得,现阶段我们要巩固取得的成果,从服务上下功夫,抓住互动会员,培养忠实会员,让忠实会员去扩盘,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运做的负荷不大。在采访李一鸣时,我对他说:“1872绝不会昙花一现”。

2、有关活动报道的建议:

a、重新衡量稿件数量和质量

学习摸索阶段,质和量不可能同时兼顾。

b、设备解决

新闻中心目前只有一台笔记本和相机,但会员活动举办时间一般比较集中,经常会出现倾剿而动现象。提出一个建议,望领导考虑是否可行:、

个人愿意出资购买笔记本,根本出发点是了便于外出会员活动报道,当然也会有其它用途。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是否可以由公司出部分加个人出资部分购买?公司出资部分可分月在薪水中扣除。

c、外派报道可否在公司行文

很多时候,分公司或办事处也许把我们当做了累赘。可以理解,活动、赛事就这么忙,那还有精力去理会其它。可能在他们脑海里也根本就没意识到活动报道的重要性。如果能在公司行文,对改变他们的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对以后赛事报道取得分公司、办事处的支持也有很大的帮助。

六、收获:

如果说第一次外派报道仅仅是为了学习;那么这次的“鸿禧之旅”,我已经开始了去发现问题。用脑子去思考,而不只是学习。

我十分珍惜每一次的外出报道。尽管稿件的质量和数量及发稿的速度上都不如人意,但每次活动报道我都在全力以赴。每次活动的报道以后,我也发现自己在不断进步。相信自己会在1872这块舞台成长起来!

新闻中心:

2006-12-1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