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蜜制品 > 暖风吹过(三十六)-(四十)

暖风吹过(三十六)-(四十)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0 03:37   浏览 N 次  

三十六

东旭已从家返回现场,周一组织了一个早会,马上又走了。没有顾得上和希婷说什么。周日那天他给希婷打了个电话,说父亲确实病重,医院已下病危通知书了。他和妈妈白天晚上在医院,没顾上回家。周一一定得回现场开个会,布置一下任务,还得回去。结果真是如此。

希婷心里像什么似的,乱得很。她替东旭着急,又使不上劲,不知怎么好。她给管述办完“建材”供应的事,就找到厂长说:“厂长,李副厂长的父亲病重,我们应派两个人去看一下。一是表示领导的关心重视,二也是扩建指挥部同志们的心意,大家有这个反映。我来跟你汇报一下,您看?”

“我看行,但现场这么紧张,主体工程正往上赶,主设备部分已进场,附属工程逐步展开,本来李厂长就不在,你们再走两个人,一旦有事处理不了怎么办?。”厂长有些为难,话比较委婉。

“啊!那好办。”希婷一看有门,马上回应。“我们走两个人能脱开身的,再把所有的事考虑一下,保证不让它影响工程。如果影响工程对李副厂长也不好。”

厂长看了看希婷,觉得也可以。省城离这里也就200多公里的路程。三个小时就到了,厂办给派个车,没多大问题。要是李副厂长家里有事厂里不出面也不好。就说“去吧!事情考虑周全一些。”

三十七

希婷和办公室的杨副主任前往省城。

本来安排明天早上走,可是希婷说:“没事了,就赶紧走,明天早上回来,现场本来就人少。”办公室主任看希婷着急的样子,只能跟她上路了。

在医院里,东旭的父亲因为是老干部,享受一定的待遇,住在高干病房。虽然是抢救,也是在高干病室,放了一些仪器在观察。有专门的医生和护士在监护。而且在患者的外屋,有两张床,可供陪护人员休息。

希婷和杨主任代表厂子来看望,并带来了厂长的问候。李母很是感激。同时他也感到儿子的重要和为人。看到东旭两眼熬得通红,希婷心里疼疼的,有人在也不能说什么。

希婷在医院边上的宾馆住了下来,这也是希婷的主意。其理由是,明早走之前再到医院来看一下,免得走冤枉路。

晚上,希婷买了一些水果、牛奶、果汁和一些护理所需要的用具,还特别的买来了两条毛巾被。白天到医院看了一下,这些都是应该有的,虽然也有一些水果和其它生活用品,但希婷认为不够。我想晚上在医院呆一宿,不管是东旭在还是李妈妈在,他都想在医院呆一宿。

因连续几宿都是东旭在医院陪护,今晚李母说啥也不叫东旭在这,怕东旭累坏了,所以东旭回家了。

还没等希婷到医院,东旭的电话打了进来。

“希婷,你在哪?”他不知道她们怎么安排的,也不知道住哪。

“哦!我在往医院走。你在医院吗?”

“没。我妈说啥也不让我在那儿,我想去你那里坐会。”

“别,你赶快回家。我陪李妈妈,你就放心,不要管了。明天早晨你来,我再走。不要多说了,快回家休息。”

希婷心里怎么想的东旭知道,如果现在执意赶到希婷那里,希婷非急不可。

李妈妈看见希婷买的这些东西都是当用的,也是自己愿意吃的。而且想买又没顾得上买,请别人帮忙,又怕人家不要钱,占了人家的人情。所以,心里非常高兴,嘴里就说:“这孩子,来看看就行了,怎么这么客气?花了这么多钱,不是让你破费了?”

“李妈妈,您快别说,这不算啥。李厂长平时对我们都很好,我们相处的也很好,赶上这个事,有机会来看看都是应该的,我们也是愿意的。”看到李妈妈很慈祥,很面善。希婷又说:“李妈妈受累了。晚上就让他们来呗,多辛苦呀?”

“哎哟!姑娘你不知道,这几天就累了我们东旭了,姑娘在这又指不上,来了几次,让我给撵回去了,她的婆婆患病也几年了,离不开人,怎么能让她在这?儿媳妇娘家有点事,也不能来,我害怕把东旭给累坏了。”说着,李妈妈鼻子有点酸。

“这个老头子,就是不听话,什么事都认真,什么事都跟着上火,硬把自己憋出这个病来。没办法啦,就等着‘那天’啦。”

希婷没法劝李妈妈,只能说:“李妈妈,别着急,慢慢就好了。你老也得注意身体,老伯伯已经得病了,就这样了。您也得保重身体呀!”

“是呀!这不是怕东旭再出问题吗?一旦把他再累坏了,这家怎么办啊?”

希婷拿出一个苹果,是她特意买的进口的美国青苹果,有一种特殊的香。她给李妈妈削去了皮,让李妈妈吃。同时自己拿了一个橘子剥开皮。

李妈妈看见这姑娘很会体贴人,心也动了。这么些天来,还是第一次吃苹果。几天来,想吃、爱吃,就是吃不进去。

看着李妈妈吃了苹果,希婷走进了里屋。老伯伯紧闭双眼,骨瘦如柴。她问李妈妈,需要给老伯伯准备什么?

李妈妈说,什么都不用了,现在已经不能进食了,所以就免去一切麻烦。

“那我去给你打点水来。”没等李妈妈表示,希婷就去给李妈妈打来了洗脸水。

李妈妈看见希婷体贴她,心里想,这姑娘够温顺够体贴人的。如果是自己的儿媳该多好哇。想到这,李妈妈就说:“姑娘啊,太晚了,回去吧。”“没事,没事,李妈妈,我就是来看大爷和您的,回去也是那样。这还有床,我要困就在这睡。今天晚上就让我陪陪您吧”对于这样的一个姑娘,李妈妈在这个时候也想身边有个伴和她唠唠磕“好吧,那就委屈你啦。”

希婷帮着李妈妈把东旭爸爸的“卫生”收拾了一下,因为东旭爸爸完全不能自理,所以费了好大的劲,弄得两个人一身汗,,希婷透了一个热毛巾给李妈妈擦了擦脸,又打开了一盒牛奶。

“李妈妈,喝点牛奶吧!”“好!好!我喝,”

“你也喝点吧!”“好!”希婷应允着。
两个人躺在床上谁也没有睡觉的意思。

李妈妈就问:“小王啊,我们东旭在单位怎么样啊?”希婷就讲东旭怎么讲话,怎么开会,怎么处理问题,怎么对待同志。李妈妈听完就讲东旭小的时候,上小学中学的时候,上高中上大学的时候,在家的时候……。

天要亮的时候两个人才渐渐睡去。

早晨。李妈妈和希婷刚洗漱完。东旭就一脚迈进屋来,“爸爸怎么样了?”他看着妈妈问,同时走到里屋。“还那样!”妈妈说着跟了进去。他回头对着希婷说:“昨晚在这住了一宿?”没等希婷说话,李妈妈就说。“哎哟,亏这姑娘跟我在这,我觉得今天这精神好多了。东旭呀,以后可得好好的谢谢人家。你看还买了很多水果。”

“王希婷,是我们工程技术部主任。我在那多亏她帮我,要不工作哪能那么顺利。”东旭笑着说。

“了不得!了不得!即帮工作,又帮家里,将来到家,我好好招待你。”李妈妈高兴的说。

这是自打东旭父亲生病以来,李妈妈第一次这么愉快。希婷看到这,忙说:“李妈妈客气了,你别听他的,他是领导。他领导的不好,我们能干好吗?”紧接着,话锋一转。“李妈妈,我得走了。马上赶回厂子去,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呢。哪天有时间我再来。”

回头跟东旭说:“东旭呀,你也要注意身体。李妈妈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果和睡眠,时间长了谁也吃不消。”说着爱怜的看了看东旭。

虽然是瞬间,可是这一眼让李妈妈看见了。李妈妈想,我应叫她希婷才对,因为她没有叫我儿子厂长而是东旭。

“你去送送希婷,是不是叫希婷?”李妈妈确认了一下自己的听觉。“是叫希婷,是叫希婷。李妈妈,再见!你老保重。”希婷说着走出了病房。

“姑娘慢些走。”李妈妈回应道。

三十八

走在回厂子的路上,希婷的心情不好。一是不能陪东旭在那,二是东旭和他的母亲都在受罪,她帮不上忙。好在她知道了现在的情况,不是很担心了。

希婷回来的第三天,东旭父亲去世的消息就传到了厂里。送葬的那天,厂里去了一个大客车。希婷也去了,整个葬礼都是省里安排的。包括花圈、悼词、骨灰安放等等。李母没有到火葬场,而是由来人在家陪护。虽然希婷到了家里,无奈,人太多、太杂,也没说什么。参加完葬礼,就随大客车返回了厂里。东旭烧完了“头七”纸,这是老礼数了,就返回了厂里。

三十九

宝明做的第一笔买卖比较顺畅,和朋友协议好,一把一利索。就是做一次分一次,谁也不欠谁。厂子这边只要货拉来进厂、验收、结账、付款都由宝明负责。建材商店也省心,只管买货送货。

钱一拿到手,宝明就和小梅商量。“你看,没费什么劲,就把钱挣了。赶紧给妈去个电话,告诉她一声。”小梅特高兴。从打和宝明结婚,还没见过这么多钱。

“妈,你忙啥呢?”

“我刚下班,快到家了。有事吗?”郝健想又出什么事了,没事从来不打电话,一打电话一定有事。

“妈,宝明他们做了一笔买卖,挣了一些钱……”还没等小梅说完,宝明就抢过电话,“妈,一会我和小梅过去,到那再和你说。”

“好,我等你们。”郝健这才知道“挣钱了。”

宝明和小梅到农副市场买了一些水果和蔬菜,还买了一些晚上吃的主食,来到郝健家。郝健一看,行了,我也不做了,把买来的热一热,和他们一起吃吧。

“妈,想跟你商量个事。”宝明边说边看着岳母。“这次一下子就挣了好几万,怎么也得谢谢人家呀!”“怎么谢?”郝健问。

“我想给管叔买点礼物,也不知道买啥?”

“算了,算了。只要你们好,什么都没事了。管叔那边我跟他打个招呼,等你们确实挣钱了再说。主要是厂里那边,主管物资供应的,管财务结算的,你去答对好。不出问题,就行了。”

一家人自然是很高兴。

吃完饭,郝健说:“你们走吧!不用你们管,我自己来收拾,你们事多。”她看见小梅在收拾桌子。小梅一看妈妈没有让她收拾的意思,也没客气。心里想,如果回去早,应该和宝明到婆婆那看看孩子。也就说:“那行,让妈妈受累了。宝明,咱们走吧。早一点回去看看孩子。”宝明就穿衣穿鞋。

临走,小梅说:“妈,注意身体,有事给我们打个电话。”

过了两天,小梅来了。给妈妈买了一件羊绒衫,给管叔也买了一件羊绒衫。

四十

东旭回到厂里的时候,明显瘦了一圈,希婷就心疼。晚上快下班的时候,希婷给他打电话。“东旭,咱俩到外面吃点饭吧。我还有个事要和你商量一下。”“到什么地方?”“你不用管了。下班你出来就行,我接你。”

希婷打的士把东旭接走了。

市里有一家“煲鸡店”,据说是百年老店,做的很好。很多人都愿意吃,只是价格贵了一些。平常来的人倒不多。这个店不像那些大饭店,排场大,装修华丽。它结合煲鸡的特点,不搞大桌,都是三、五个人的小桌和家庭聚会,还有小包间。店门是煲鸡店。其实煲鸡、煲鹅,还有一些荤冷食的下酒菜。既僻静、温和又营养可口,很有特色。

希婷和东旭要了一个包间。

跟服务生说:“来一份煲鸡,宽点汤。来一个鸡、鸭、鹅杂的拼盘,一个青笋素炒,再来一盘水饺。”转眼看东旭,“来点酒不?”“来一个小瓶2两装的。”东旭说。“行,来一个小瓶的,就这样。”服务生刚要走。“唉!服务生,鸡汤不要咸了。要不,你把盐拿来,我们自己放。”希婷是想让东旭多喝些汤,养养身体。

服务生走之后,希婷就说:“看你,身体瘦了一圈。李妈妈好不好?”“没事,都挺好的。原来没想到爸爸发病这么快,治是治不了了。我来时已是癌症晚期,我和妈妈都有思想准备,但还是很失落、很惋惜。爸爸的一生也算是拼搏奋斗的一生。对社会、对家庭、包括对我都很负责任,我确实很想念他。”东旭说着又动了情,眼里含着泪光。

“好了!好了!”希婷一看东旭的心里依旧沉浸在对父亲的思念之中。赶紧劝说着:“过去的事,就过去吧!老想也不行,还是多想想现在吧!身体也受不了。”

服务生端上菜来,希婷就给东旭盛汤。“饭前一碗汤,身体才健康。东旭,先喝点汤。”

东旭边喝着汤边问希婷:“你不是说跟我说点事吗?”

“嗯!大女儿从小就在我妈家,在那儿长大的,和姥姥、姥爷的感情太深了。我爸就是搞建筑的,结果一辈子啥也没干,想干的时候,当了‘右派’,平反的时候,退休了。要不我怎么学建筑,当时我考大学的时候,就是我爸给定的专业,现在他看我没出息,还要让女儿学建筑。你说,怎么办?”

“建筑也好哇,你不是挺好的吗?”东旭说。

“好什么好,我都够够的了。要不是这次扩建工程,这一辈子不就是修修补补的了吗?还让姑娘学。以后哪有那么多的房子建。”希婷说着又给东旭盛了一碗汤。

“那你什么意见?想让她学啥?”

“我想听你的意见,你认为什么专业好?”

“女孩子学建筑确实也有问题。如果搞设计、搞规划还好,要是搞现场管理、现场施工也是太累。还没有规律,风里来雨里去的。”东旭喝了一口酒,抬眼看看希婷。

“如果说爱好,我以前跟你说过,我喜欢的是历史和文学,我还是认为,这与我们的生存和文明有关系。不懂得历史就不懂得今天;不懂得文学,就不知今天的文明……”

“哎呀,又来了,她现在已经学了理工科,再学文科肯定是不行了。”希婷知道东旭的脾气,喝点酒就兴奋,就长篇大论。在平常她愿意听,可是现在有事,所以就不能不打断他。

“上师大吧!还是学理工,那里我有几个同学,现在都是教授了。大学毕业后,再选一个研究生专业,那时才是真正的专业了。”接着又说:“现在的大学,也就是个基础课程,分个类。要想有专长,还是读研究生。你看呢?”

希婷心里非常舒畅,他就喜欢东旭的这一点,不管什么事,总能让你心悦诚服,有道理、有逻辑。还能让你有下一步的考虑。

“那我就听你的,将来你再给我管一管。”希婷软软的说。

“没问题,只要你没意见。”东旭说着,用手指了指希婷。

希婷还想说点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就改口了。

“唉,快八月节了,这个八月节和国庆节连着,你是不是得回省城啊?”

“到时再看吧!这边的工作还得细安排一下。”

希婷和东旭吃完了饭,走出了饭店。

东旭问希婷:“你还回去不?”

“一会,我回办公室看个方案,明天得讨论通过,我就不回去了。”希婷说着拿出了手机。“喂!管述呀,你回家没?

“我在家!”

“女儿吃饭没?”

“吃了,她自己做的。”

“啊!我今晚在厂子住了,着急审查一个方案,明天厂里开会研究,就不回去了。”

“好!好!”管述答应着。

希婷放下电话回过头来;“先到你哪”。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