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蜜制品 > 游松江颐园

游松江颐园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1 20:46   浏览 N 次  

MY BLOG:00798

游松江颐园

2月4日,立春,天气特别好,太阳暖暖的。

我应邀陪着老同学宝根前往上海市第四福利院,看望他97岁高龄的老母亲,并陪老人和她的部分亲属,一起在“和记小菜”提前吃了年夜饭。饭后,我又驾车带老人游览了松江新城、大学城和泰晤士小镇。好久没有出门的老太太异常高兴,连连谢我,甚至主动要求在泰晤士小镇的教堂大门前留影。看到老人家这么开心,我的心里也是乐滋滋、甜滋滋的。

其实,古城松江除了崛起的新城区和足以令人骄傲的大学城、泰晤士小镇之外,还有很多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和园林佳景。譬如,就在老人家感叹赞誉新城之大、之新、之美之际,我却独自回味着上午意外闯入的松江颐园。

说来真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享有“上海十大名园之一”美誉的颐园,就坐落于老人家栖居的上海市第四福利院院内!

仅仅占地两亩多的松江颐园,或许是上海现存最小的一座迷你园林。园子虽小,但假山、池塘、曲桥、楼阁、斋舫、榭廊与绿树、翠竹一应俱全。虽遇冬寒,园内怪石嶙峋,古树参天,一泓盈盈池水依旧荡漾着许多的妩媚……

据考:颐园最早的园主人是当地赵氏望族,原名“因而园”。清代道光年间,赵氏渐衰,该园转手至罗氏,园名也因此改作“罗氏园”。时至光绪初年,“罗氏园”又为浙江一位知县许威拥得,再易名为“颐园”。后来进入民国,许家败落,到了1937年,此园又被金山人高君藩出资购得,故当地人称之为“高家花园”。高君藩之父高燮,号吹万,为南社著名诗人,藏书十万余卷,时常邀集当时著名诗人、画家、学者前来园中赏吟,南社社员也常在园中集会。

颐园布局精致得体,以水石取胜。黄石叠山,凌空于池;池水荡漾,曲桥踏波。园内外尚有古木多株,园门东首一棵百年树龄的广玉兰,须抬头仰望,四季常青。园内的庭心里,有两株高大冲天的山核桃树,树叶早就落光了,树枝上却还悬挂着好多山核桃,煞是好看,惹人眼馋嘴馋。穿堂入室,然后沿石阶而下,有一小小洞室,匾额“洞天”,实然室内夹巷与室外假山连成一体。洞壁上留有小孔,光亮透射,影影绰绰,使洞天并不显森森然。出洞口,便进入又一个庭院。左边有雅斋,右折便是画舫。这些地方,在我眼里全都是潜心读书之绝佳处。

园南有楼台相望,均为厅堂卧室,放置一些构件线条简洁的明代家具,想必是日常起居之处。奇在南面小楼,竟可作演戏之场所!楼上北面的一溜长窗,可以随意装卸,卸去后即成宽丈二有余的一个小小戏台,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当然,此楼不演戏时,多数时间还是当作书房、卧室用的。当年,留下这一两得妙笔的,我想肯定是位儒雅倜傥之性情中人。

经过百年的风雨侵蚀,颐园曾经沦落到处处残垣断壁,园内杂木丛生,假山岌岌可危,水池差点变成了垃圾场的悲惨、窘困之境。近年来,才得以修复。据熟知内情的朋友介绍,说梁思成先生的高徒、上海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梁友松先生曾亲自到颐园来考察指导等等。

目前,颐园已列入松江区政府编订的“松江仓城历史风貌区”的总体规划,不久,它就将和仓城历史风貌区内的其他诸多景点一起对外开放。

呵呵,原本是怀着一颗爱心去做善事的,却意外地享受了颐园的精致细腻。戌末亥初之际,颐园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新春的美丽记忆。

(2007年2月4日 于海上云间炼石斋)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