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乳制品 > 李安子怡--团结就是力量

李安子怡--团结就是力量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3 14:43   浏览 N 次  

美国时间晚上,北京时间上午,昨天前天,就不停地在外地与本报的编辑们和记者通电话,再用我的小本本在高速公路上与她们联系。奥斯卡出来了,怎么做?本报是滚动出报,一天两次。

女记者马在几月前就申请去美国,中国方面都同意了,美国方面问了很多情况,最后邀请信不知寄到哪里去了。没去成,只有在家里看电视。

总要做点专题,不然对不住中国的影片和华人艺员。讨论。最后弄了几个版,记录在此:聚焦奥斯卡之中国味道;聚焦奥斯卡之风向坐标;聚焦奥斯卡之商业气息;聚焦奥斯卡之台前幕后;聚焦奥斯卡之七嘴八舌;等等。

不过,我最满意的是本报的名牌专栏---“MM三人行”,这是本文化部三位女记者的专栏,逢有热点,她们就奋不顾身,指点江山,大家都说好看,几天不出来,读者就会来电提意见。

今天写什么,她们说还是写李安和章子怡。她们说对他们两人有感觉,虽说李安年龄大了点,还有妻儿老小,但她们一样有写他的冲动;虽说子怡在国际舞台上猛了点,但她们一样有撩拨她的欲望。
李安,章子怡,两人搭档,力量无穷大。想起一首老歌,革命歌曲,常在重大场合演唱,由领导在台上指挥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才能有人民币,没有钱哪有钢啊,又不是早年郭德纲,没有钱也出场。)

附“MM三人行”:

团结就是力量

扬子晚报记者马彧: 谁提拔谁?

拍过《卧虎藏龙》,李安和章子怡当然有交集,张艺谋发现了她但并不雕琢她,倒是李安,四两拨千斤般,把她送进好莱坞。然后,他们就各奔东西,一个光芒渐长,一个韬光养晦。他们好像不是“很熟”,是李安的斯文儒雅让人没法“联想”吗?看电视转播,似乎没有他们俩在一起的镜头,晚宴上他们肯定也不会坐在一个桌子上——老外才不管你们是否都是黄皮肤呢!不过,按照章子怡的个性,必然会跑过去跟李安套套近乎。她费了那么多辛苦顶了那么大压力演的日本艺伎,却没人买账。李导演哪,什么时候我们再合作吧?章子怡一定会这样问。只是不晓得,现在他们,是谁“提拔”谁?

扬子晚报记者张漪:李安惹八卦疑云

《断背山》首映时,香港著名戏剧人兼作家林奕华曾第一时间“扑”去观看,之后他写了一篇八卦文章《李安又一次战胜了“时间”》见于报端。在文中,身为李安的影迷,同性恋爱取向的林奕华以一种“小影迷”式的猎奇心理,估测着李安的内心。他说,“从《喜宴》到《卧虎藏龙》再到《断背山》,我看见除了市场的成果,李安所发展的体系——暂时姑且把它叫做“寻找自我的辩证”吧——正一步步趋于成熟。……正如李安说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座《断背山》’,那未尝不是回归真我的一种比喻吧。”文章出街后,温润如玉的李安公开否认过自己是同性恋,昨天走奥斯卡红地毯时还带着妻儿亮相,不过好事者仍然会想,在大有“媚功”的章子怡的发嗲下,他似乎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招的导演。

扬子晚报记者冯秋红:商业视线中的李安章子怡

在被扔“板砖”中茁壮成长的章子怡、十年卧薪尝胆终于冲奥成功的李安,现在是被欢呼声簇拥着了:原来,只要奋斗不止,哪怕骂声不息,终会赢得万众欢呼的一天。哪怕是坚不可摧的奥斯卡评委阵营,也会为这样的决心而让出一条缝来 。 且慢欢呼!我始终疑惑于这样的“代表中国”。据说《艺妓回忆录》原来想找的是张曼玉——商人的视线总是锐利的,谁能带来最大的关注度,谁就能带来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章子怡之风光出场,李安之熊抱小金人,都有其最深厚的广泛的后盾——被庞大的十数亿的中国民众所无比熟悉和关注。获奖之后,颁奖过后,两位的商业价值的光芒将更辉煌,就像有服饰商人垂涎三尺地看着章子怡:“红色中国啊,上亿双眼睛,多大的市场!”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