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饮料 > 乳制品 > 牛奶中的苯甲酸是怎么回事--兼谈多美滋奶粉

牛奶中的苯甲酸是怎么回事--兼谈多美滋奶粉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1 00:29   浏览 N 次  
近日,很多媒体突然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这在普通人看来很令人吃惊。因为苯甲酸的钠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又称为安息香酸钠。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是一种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此外,英国学者曾经发现,苯甲酸可以损伤线粒体DNA,导致细胞损伤,引起神经系统的症状。苯甲酸还可能引起哮喘等过敏反应。有些未经证实的说法,还有苯甲酸可以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有毒性的苯,但这一点并未被认可。因为可乐等饮料中,同时有苯甲酸和维生素C,而急性中毒的事件从未被报道过。
尽管,苯甲酸钠是一种防腐剂,有毒性,但是在美国FDA仍被认可为一般公认的安全类食品添加剂(GRAS)(FDA,§ 184.1021,2000 ), 其急性中毒剂量为(大鼠口服) 4070 mg/kg(苯甲酸为2530mg/kg比特仑苏中的所谓MBP稍高,即稍安全些),人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是300mg/天。苯甲酸进入机体后,在9—15小时内,大部分与甘氨酸化合成马尿酸,从尿中排出,剩余部分和葡萄糖醛酸化合成葡萄苷酸而解毒,通过尿排出体外。与MBP不同,苯甲酸钠是我国允许添加的一种食品防腐剂。根据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苯甲酸钠的允许使用范围包括:碳酸饮料、低盐酱菜、酱油、蜜饯、葡萄酒、果酒、软糖、食醋、果酱(不包括罐头)、果汁(味)型饮料、食品工业用塑料桶装浓缩果蔬汁、果汁(果味)冰、预调酒、复合调味料、半固体复合调味料、调味糖浆、液体复合调味料。我国规定苯甲酸钠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g/kg。
那么,在“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一文中报道,“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间,研究人员从广州商店和超市购买了142份乳制品,其中包括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142份乳制品样本中,有109份检出苯甲酸,含量从0.51毫克/千克到110毫克/千克不等。情况最好的是巴氏消毒奶,24份产品仅有11份检出苯甲酸。而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出率,分别高达87.1%和85.7%。但即使是食用苯甲酸含量最高的那种婴幼儿配方奶粉(88毫克/千克),也不会超过世卫组织推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5毫克/每千克体重)。”看到这,我终于明白了其实该文只是说牛奶和奶粉里含有苯甲酸,但含量不超标,且作者排除了外源添加的可能性,因为其含量远远达不到抑菌的效果。

那么,奶制品的苯甲酸不是添加的,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不是做牛奶和食品专业的,但该文作者应该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他应该知道牛和其他草食动物的尿液中都含有一种物质,称为马尿酸(牛的尿中含量可以达30-60mg/L),马尿酸也可通过乳汁排出,因此可以存在于牛奶中。当然,在过去美国的农场主还通过向牛奶中添加牛的尿液,以提高氮含量,所以添加了牛尿的牛奶马尿酸可以更高。为什么提起马尿酸呢?因为,牛奶中的马尿酸可以在乳酸杆菌等细菌的作用下,水解形成苯甲酸。而我国的食品行业就是利用测定马尿酸的含量,来预测酸奶中的苯甲酸水平的(谢国祥, 吴丽莉, 宋如森, 余静, 张存政,乳制品中马尿酸的检测及其在发酵过程中动态变化研究。<<食品科学>>2005年 第26卷 第09期 )。由此可见,所谓检测出的苯甲酸其实就是马尿酸分解的产物。其检测的含量是正常范围以内的,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我认为专家在此时爆料这样的内容其实只是混淆视听,转移注意而已。早在2006年,雀巢公司就曾经发生过因为苯甲酸含量超标造成的产品召回事件。因此不足为奇。
不过,这个消息倒是提醒了我一个问题,就是近来报道的多美滋引起的肾结石问题。因为马尿酸不仅是体内苯甲酸的转化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的物质,由于可以导致尿液酸化,所以可以引起和促进泌尿系结石的形成。约40%的马尿酸在8小时内由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出,严重肾功能损害时可引起蓄积并产生毒性。同时,一种以马尿酸为主要降解产物的抗生素——马尿酸乌洛托品(主要用于泌尿系感染),还可以引起尿结晶(酸化尿液后可以消失),与结石宝宝的症状类似(一件很遗憾的事是我一直没有收集到我国三聚氰胺事件中宝宝结石主要成分的报告,我相信其中可能也有马尿酸导致的可能,因为症状很像,尤其是容易溶解这个特点,是三聚氰胺结合物不具备的)。在我国,我未查到有关牛奶中马尿酸的国家标准,不知道质检总局是否对多美滋的马尿酸和马尿酸乌洛托品水平进行了检测没有?如果检测这些指标可能会为了解多美滋结石宝宝的病因提供帮助。
当然,如果牛奶中的苯甲酸水平超过了ADI或者存在着外源添加的证据,就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尤其是应该考虑是否有奶牛及饲料被甲苯污染(因为甲苯的代谢产物为苯甲酸和马尿酸)和是否在牛奶中存在抗生素超标及添加防腐剂的问题。
从三聚氰胺和OMP以后,人们的健康意识有了危机感,但是不能盲目过敏。其实,我们每天接触的苯甲酸主要来源是各种碳酸饮料,只要饮用超过1.5升,就可以到达人所能接受的每天剂量,对于牛奶目前的含量,还是没有必要担心的。
最后,我是应一位网友的要求,写这个文章的,但愿能有所帮助和参考,很不专业。所以,我也感到很累,希望下次能为大家提供我比较熟悉的免疫知识。
作者:王月丹 责任编辑:拓荒
该文中引用的那篇论文写明是发酵乳制品。对于奶粉等非发酵乳制品,希望提供更加详细的数据。不要混淆视听。
原文章摘要:
本文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乳制品中马尿酸的方法,并对纯酸牛乳中马尿酸、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ODS为固定相,甲醇-水-醋酸体系为流动相,马尿酸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6.2%~104.4%,变异系数(CV)为1.60%,最低检出量为1.8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9mg/kg.研究表明,纯酸牛乳生产用原料乳中马尿酸,在接种乳酸菌后3h基本转化为苯甲酸;建立了纯酸牛乳生产中天然苯甲酸生成量的预测方法,对控制纯酸牛乳中苯甲酸含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注意这句话:研究表明,纯酸牛乳生产用原料乳中马尿酸,在接种乳酸菌后3h基本转化为苯甲酸。
请问,没有接种乳酸菌的乳制品,马尿酸转化是怎样的情况?请提供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谢谢。 另外,三聚氰胺的价格不便宜,每吨大约一万元,“奶霸”、“奶站”和“奶农”掺加这种东西并不合算,因此,媒体上广泛传播这样的说法,就是他们实际掺用的是生产三聚氰胺的废弃物,这里面最多只有20%的三聚氰胺,此外含有尿素、氨、硅胶、硝酸钾、亚硝酸钠、冰乙酸、活性炭等物质,这种有毒的东西还有个漂亮名字叫“蛋白精”。 原来三聚氰胺就是美耐皿 (melamine)
一种塑料材料 ,不过美耐皿不溶于液体---牛奶中,而能溶于液体中的是尿素---一种肥料,施放于田地中的东西,它可以溶于牛奶中,因为奶站以奶中含蛋白质---氨含量计价给钱收购,
因此奶农,奶站,奶场都往里面加。

原来,这阵子因为毒奶粉事件被吵的沸沸扬扬的「蛋白精」三聚氰胺就是「美耐皿」(melamine)。
「美耐皿」(melamine) 这样的东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垂手可即,你我天天都会遇得到。美耐皿就专用来做为餐具的,摔不破的碗盘条根。
三聚氰胺是制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密胺塑料)的原料。该树脂有时也被俗称为三聚氰胺,常用于制造日用器皿、装饰贴面板、织物整理剂等。最常见的应用是一类被称为「美耐皿」的塑料碗碟。这类器皿的物理性质非常类似陶瓷,坚硬不变形但又不像陶瓷那样易碎。常常标有「不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的警示,因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受热后有可能散发毒性。
食品工业中常需测定蛋白质含量,常用一种凯氏定氮法的方法,通过测定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由于三聚氰胺(含氮量66%)与蛋白质(平均含氮量16%)相比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被一些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与三鹿奶粉污染事件等严重的食物安全事故的要角就是此物。
「美耐皿」造的餐具在常温时倒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温度越高就越可能释出有毒物质。因此,使用美耐皿制造的餐具也是要十分的慎重,别是只知道不要吃毒奶粉与毒奶精,却又使用美耐皿造的餐具盛装高温的食物了。

另外,家庭装饰中常用的美耐板,在美国以 Formica 最为知名 (其知名程度甚至于形成了以此品牌名称成为通用的产品名称),也是以此 melamine 为主要成分。三聚氰胺被用于装饰板材料,原本是在寻找绝缘材电木的代用品时的偶然发现。而今,在一般家庭中使用美耐板做为装饰面板的家俱,十分的普遍。
来源 牛奶中的苯甲酸是怎么回事——兼谈对多美滋奶粉的检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